江苏省徐州市铜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读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P地的气压值可能为( )
A.997hPa B.1000hPa C.1003hPa D.1011hPa
2.此时,东京主要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下列对图中各城市此时天气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乌兰巴托受高压影响,天气晴朗 B.天津受冷锋影响,降温显著
C.东京受反气旋控制,狂风暴雨 D.合肥处于冷锋过境前,天气晴朗
读“某地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给此地带来的天气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
A.气温降低 B.云淡风轻 C.气压升高 D.阴雨天气
5.下列可以表示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是( )
A.A B.B C.C D.D
6.下列典型的天气现象主要由该天气系统活形成的是( )
A.“一场春雨一场暖” B.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C.“一场秋雨一场寒” D.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如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7.1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8.与该大陆西北地区夏季的风向成因相同的是( )
A.东亚西北季风 B.东亚东南季风 C.南亚西南季风 D.南亚东北季风
读南亚1、7月风向图和孟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可以分析得出( )
A.盛行东北季风时降水多 B.盛行西南季风时降水多
C.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 D.地形对降水没有影响
10.有关气候对印度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年降水量稳定,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B.有明显的旱季,不宜种植水稻
C.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建设非常重要 D.水热条件丰富,水旱灾害少
中美洲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是连接南美洲和北美洲的狭长陆地,气候类型多样。下图为中美洲部分区域以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甲地、乙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12.导致甲地与乙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格局 ②洋流性质 ③纬度位置 ④海陆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1~4月甲地气温高于乙地,主要原因是该时期甲地( )
A.雨季未到,天气晴朗 B.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C.地势较高,地处阳坡 D.白昼时间逐渐延长
一艘货轮12月初从香港出发驶往鹿特丹港,历时近2个月。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选择最近路线航行,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15.货轮通过①海峡时,①区域附近的气候特征是( )
A.温和多雨 B.高温多雨 C.炎热干燥 D.寒冷干燥
16.下列有关四个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①和③ B.通过④海峡时,船只吃水深度变深
C.两岸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的是④ D.处于板块消亡边界的是①和④
下图为六地年内受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间长短的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若仅考虑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则六地中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8.下列关于六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全年高温多雨 B.②地位于③地北方
C.⑤地位于大陆东岸 D.⑤地纬度高于⑥地
中国中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和雨季的起止具有一定规律性。图为中国多年平均雨季时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中国( )
A.华南前汛期主要影响长三角地区
B.西南雨季持续时间最长
C.华西雨季开始最早、结束最晚
D.东北雨季比华北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20.梅雨是( )
A.由准静止锋带来的长时间降水
B.受热带气旋影响形成的狂风暴雨
C.引发川渝地区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D.影响皖、赣秋粮晾晒的主要障碍
新疆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流域是典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20世纪70年代,该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地下水演化基本处于天然状态。下图示意1971年与2021年孔雀河部分河段潜水(地下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1.孔雀河甲河段( )
A.自西向东流,河水补给地下水 B.自西向东流,地下水补给河水
C.自东向西流,地下水补给河水 D.自东向西流,河水补给地下水
22.1971~2021年间,造成乙区域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 B.降水减少 C.农业发展 D.城镇建设
下图为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差值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大西洋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纬度带是( )
A.0°~20°N B.0°~20°S
C.40°S~50°S D.40°N~60°N
24.该纬度带热量收入与支出差值最大的原因有( )
①纬度低,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②纬度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少③寒流的作用明显④暖流的作用明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天山北坡从海拔5000多米的山地延伸到不足200米的准噶尔盆地腹地,主要土地覆盖类型为草地、裸地和耕地。下图示意2011~2018年该区域降水量、融雪量和灌溉量(均用平铺到整个区域上的水层厚度表示)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图中折线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是( )
A.降水量、融雪量、灌溉量 B.灌溉量、降水量、融雪量
C.融雪量、灌溉量、降水量 D.降水量、灌溉量、融雪量
26.若地下水的补给仅考虑降水和融雪的影响,该区域年内地下水位存在一个峰值,则该峰值大致出现在每年(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1~12月
27.受农业用水影响,该区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推测2011~2018年该区域地下水位平均每年可能下降( )
A.5mm B.10mm C.25mm D.50mm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若甲洋流所处纬度为60°,则甲洋流可能为( )
A.厄加勒斯暖流 B.马达加斯加暖流 C.阿拉斯加暖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29.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20°,则甲洋流影响下沿岸多见( )
A.雨林 B.草原 C.常绿林 D.荒漠
30.若甲附近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该海域表层水温分布特征与洋流组合,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
31.读“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 (填“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形成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 风,D处盛行 风,我国的天气以 为主要特征。
(4)夏季,D处盛行 风,说明其形成原因 。
(5)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有 和 。
32.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A的名称是 ,其与气压带C相比,降水 (多、少),终年在A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2)依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此时北半球处于 季。常年受D风带控制的地区形成 气候,该气候的特征表现为 。
(3)图示季节,N地受 (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M地受 的影响(选择填空)
A.西北季风B.东北信风C.中纬西风D.东南季风
(4)下图的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上图中N地区气候特征相吻合的是 ;与M地区气候特征相吻合的是 (选择填空)
33.小黄鱼的涧游
材料一:厘清鱼类洄游规律,对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
材料二:我国作为海水养殖强国,海洋碳汇潜力巨大。碳汇渔业指渔业生产活动中,不投放饲料,通过水生生物吸收水中CO2等温室气体,再捕捞产品将碳移出水体的过程。相关研究指出,海洋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是大气的50倍、陆地的20倍。
(1)碳汇渔业的生产过程离不开海—气相互作用,其中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最主要方式是 (单选:A.洋流热量输送B.蒸发潜热输送C.海面短波辐射);与碳汇渔业原理相似的是 (单选:A.围湖造田B.稻田养鱼C.休耕轮作);为促进碳汇渔业发展,人们在海水养殖区实施人工上升流,其目的是 。
(2)海洋资源丰富且多样。按照属性分,小黄鱼属于海洋 资源;小黄鱼选择丁海域作为越冬场的主要原因有( )。(不定项)
A.海水密度低 B.纬度低,水温高 C.受洋流影响 D.距离陆地较远
(3)正常年份时,图中四个海区表层盐度最低的是( )(单选)
A.冬季甲海域 B.夏季乙海域 C.冬季丙海域 D.夏季丁海域
(4)每年3月初,小黄鱼从丁越冬场出发产卵洄游,其路线应为( )(单选)
A.丁→甲→乙→丙 B.丁→乙→丙→甲 C.丁→丙→乙→甲 D.丁→乙→甲→丙
(5)在框内添补丁洋流流经区的2条等温线,并注明温度(10℃和15℃)。
(6)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碳汇渔业的重要意义。
第8页,共8页2025-2026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地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B A C A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B A C B D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D D D B B C D B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5分)
(1)1(1分)
(2) 亚洲高压(1分)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形成冷高压(2分) 副极地低气压带(1分)
(3) 西北 (1分) 东北(1分) 寒冷干燥(1分)
(4) 西南(1分)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2分)
(5)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分)
32.(10分)
(1) 赤道低气压带(1分) 多(1分) 热带雨林气候(1分)
(2) 夏(1分) 温带海洋性(1分) 终年温和湿润(1分)
(3) 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 D(1分)
(4) D(1分) B(1分)
33.(15分)
(1) B(1分) B (1分) 将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2分)
(2) 生物资源(1分) BC(2分)
(3)B(2分)
(4)C(2分)
(5) (2分)
(6)通过水生生物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缓解温室效应,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发展渔业能提供渔业产品,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2分)
答案第4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