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校: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 。。。。。。。。。。装。。。。。。。。。订。。。。。。。。。。。。。。。。。。线。。。。。。。。。。。。。。。。。。。。。。。。。。。勿。。。。。。。。。答。。。。。。。。。题。。。。。。。。。。。)九年级物理阶段性学习评价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选项 A D B B A A C C D C D D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 滑轮或杠杆 , 斜面 , 力 ;14. 定 , 等臂 , 改变力的方向 , < ;15. 150 , 5 , 0 ;16. 费力 , 增大 , 减少长时间低头(合理即可) ;17. 杠杆或轮轴 , 省力 , 乙 ;18. 30 , 60 , 可能小于 ;19. < , = , > ;20. 4 , 1 , 高 ;21. 2:3 , 3:2 , 1:1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解答26、27、28题时应有必要的解题过程)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25.(1) 右 , 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 0.15 , 没有多次试验 ;(3) 1.5 ;(4) 变大 ;(5) 不变 ;26.(1) 3240 , 1、4 ;(2) 做功相同,用时越短,做功越快 ;(3) 两者皆可 ;(4) 4 , 速度 ,② 先变大后变小 ;27. (1) 刻度尺 ;(2) 竖直 , 匀速拉动 ;(3) 0.252 , 79.4% ;(4) 大 , 不变 ;28. (1)机器狼匀速行驶的速度为3m/s;------2分(2)机器狼水平匀速前进过程中的动力为120N;------2分(3)该过程中,机器狼的功率为360W;------2分29. (1)秤砣的质量为1kg;------2分(2)被称物体的重力为100N;------2分(3)OB的长度为40cm;------2分(4)物体的实际质量是2.4kg;------2分30. (1)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为2.7×105J;------2分(2)绳端的拉力为104N;------2分(3)拉力的功率2×104W;------2分(4)动滑轮的重力为1800N;------2分九年级物理阶段性学习评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钓鱼竿 B.开瓶器 C.核桃夹 D.钢丝钳2.如图所示,先后用三个力F1、F2和F3通过定滑轮匀速提升一个重物,不计绳重和轮轴处的摩擦。关于F1、F2和F3的大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1最小 B.F2最大C.F3最大 D.三个力一样大3.同学在班级打扫卫生,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A.水平推动桌子 B.提着水桶水平移动C.用笤帚向前扫地 D.捡起地上的纸屑4.如图所示,两位同学正在爬楼梯,若他们爬相同的楼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重大的一定做功慢B.体重小的做功一定少C.用时短的做功一定快D.用时长的一定做功多5.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越快的机械,其功率一定越大 B.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一定多C.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D.功率大的机械,所做的功一定多6.在如图的三种场景中,拉力F1、F2、F3大小相等,在拉力的作用下物体移动的距离也相等。若拉力所做的功分别记为W1、W2、W3,下列关于它们大小关系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W1=W2<W3B.W1=W2=W3C.W1=W2>W3D.W1<W2<W37.如图,山区公路多修成盘山公路,这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A.减小发动机功率B.减少发动机做功C.减小所必需的牵引力D.增大所必需的牵引力8.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记述的有关杆秤的杠杆原理,此时杆秤处于平衡状态,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B.增大“重”时,应把“权”远离O点C.若“权”有磨损,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D.为提高测量精度,可换轻一点的“权”9.图1为停车场的电子闸杆,其结构图如图2所示,闸杆和摇杆组成一根可绕转轴O转动的杠杆,闸杆质量分布均匀,摇杆质量不计。当力F作用于A点时,闸杆恰好开始向上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装置可视为省力杠杆B.力F的力臂为OAC.闸杆重力的力臂为OBD.当力F垂直于OA向下时,F为最小值10.某人将一箱书搬上楼,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把所有的书一起搬上楼;二是先搬一部分书上楼,再搬剩下的部分。假设他上楼的速度相同,则用这两种方法搬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人对自己做的功是额外功,所以第二种方法人做的总功多B.由于人对书做的功是有用功,所以两种方法人做的有用功相同C.由于第二种方法人要跑两趟,所以第二种方法人做功的机械效率大D.由于第二种方法人要跑两趟,所以第二种方法人做有用功的功率较小11.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分别以图中两种方式,将重为G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竖直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甲、乙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拉力F1、F2做的功分别为W甲和W乙、功率分别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F2B.η甲<η乙C.W甲=W乙D.P甲<P乙12.如图,轻质杠杆OA的中点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拉力F,逆时针缓慢改变拉力的方向到图示虚线的位置,这个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F的大小变大B.力F的大小先变大后变小C.力F的力臂先变小后变大D.力F和它力臂的乘积始终保持不变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简单机械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小宁利用图甲的方法将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则A树干相当于 ;图乙中螺丝钉的螺纹相当于 ,可以起到省 的效果。(前两空填简单机械名称)第13题图 第14题图14.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重物,其中甲为 滑轮,使用时相当于 杠杆,使用甲滑轮的优点是 ;若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且拉力F1=F2,则GA GB(选填“>”、“<”或“=”)。15.小强推着重600N的小车,30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如果小强施加的水平推力为10N,在此过程中小强对小车做的功为 J,小强做功的功率为 W,重力对小车做功为 J。16.人的脊柱起着支撑头部的作用,如图所示,不同程度的低头,颈椎承受的质量不同,长时间低头会对颈椎造成损伤,人低头时头部的脊椎可以看作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人在低头过程中,头部的重力的力臂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而使颈部肌肉群对后颅向下的拉力增大,颈椎所受的压力也会增大;结合以上分析,给出一条保护颈椎健康的合理建议: 。第16题图 第17题图17.如图甲是用于松紧螺丝的内六角扳手,其中AB>BC,其使用方法如图乙、丙所示。该工具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使用时会 (选填“费力”或“省力”),图 (选填“乙”或“丙”)中的方法可以更轻松的拧动螺丝。18.重为500N的小明在60s内跳绳120个,每次跳离地的高度约0.06m,则小明跳绳一次做的功为 J,他在跳绳时的功率为 W,而此时同班的小华同学在60s内跳绳140个,则在本次跳绳时小华的功率 (选填“一定小于”、“一定大于”或“可能小于”)小明的功率。19.如图所示,AC、BC为光滑斜面,且AC的长度大于BC的长度。分别沿斜面用力F1、F2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推上同一辆货车。物体从斜面底被推上货车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推力F1、F2做功分别为W1、W2,已知t1<t2。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在此过程中①F1 F2,②W1 W2,③P1 P2。(选填“>”、“<”或“=”)第19题图 第20题图甲 图乙20.如图甲所示,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小组活动中,分别将A、B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做功情况如图乙所示(不完整),对物体B做的有用功是 J,对物体B做的额外功是 J,对物体B做功时比对物体A做功时的机械效率更 (选填“高”或“低”)。21.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重300N,滑轮重30N,分别按甲、乙两种方式,在相同时间内使物体上升相同高度,则绳端拉力F甲:F乙= ,绳端移动的速度v甲:v乙=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48分,解答28、29、30题时应有必要的解题过程)22.(2分)动滑轮是实质也是杠杆,如图所示,正在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请标出动滑轮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臂L1。23.(2分)请在图中画出使杠杆ABC(O为支点)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的最小动力F1及阻力臂L2的示意图。24.(2分)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25.(7分)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1m,阻力F2=1N,阻力臂l2= m,根据上组数据分析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小华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 。(3)另一同学按如图(a)所示进行实验,在A点挂2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4)如图(b),保持A点所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到b位置,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拉力F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c)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6分)某班同学进行登楼比赛,看谁做功快。甲、乙同学记录自己两次从一楼跑到相应楼层所用的时间,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g取10N/kg)学生 序号 学生的质量/kg 楼梯的高度/m 登梯做的功/J 所用的时间/s甲 1 50 3 1500 52 50 3 1500 8乙 3 54 6 124 54 3 1620 5(1)第3次实验乙同学做的功 J。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做功所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做功越快;(2)分析比较序号1和2,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分析比较序号2与3,若要比较甲、乙两位同学做功的快慢,则可以比较 来确定哪位同学做功快。(选填“功与时间的比值”、“时间与功的比值”或“两者皆可”)(4)分析比较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登楼做功最快的是序号 。在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中,类似于这种表示“快慢”的物理量有 (写出一个)。27.(7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c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η1 1 5 0.40 15 66.7%2 2 5 0.84 15 79.4%3 2 10 0.84 304 4 10 1.50 30 88.9%(1)要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测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测出钩码重力G后,按图所示组装滑轮组,分别记下钩码和绳端的位置,将测力计沿 方向 (填“匀速拉动”或“静止”)时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和机械效率η。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将数据记录表格中。在第3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百分号前保留1位小数)。(4)分析第1、2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时,物体的重力越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第2、3次实验数据可知: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提升重物的高度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8.(6分)2025年9月3日,在“大阅兵”中亮相的“机器狼”是一种新型无人作战装备。如图所示,该机器狼的质量为40kg,某次展示时,“机器狼”运输20kg的物资,1min内匀速行驶到距离180m的预定地点,之后四足站立对周围进行侦查,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阻力是总重的0.2倍,g取10N/kg。求这次展示中:(1)机器狼匀速行驶的速度;(2)机器狼水平匀速前进过程中的动力F;(3)该过程中,机器狼的功率大小。29.(8分)杆秤是我国古老且至今仍在使用的一种衡量工具,如图的杆秤可视为杠杆,提纽处为支点O,若不计其自重,当在挂钩悬挂被称物体后处于平衡状态,已知CO=2cm,OD=20cm,秤砣的重力为10N,(g取10N/kg)求:(1)秤砣的质量;(2)被称物体的重力;(3)若这杆秤所能测物体的最大重力为200N,求OB的长度。(4)若有人将原来的秤砣换成一个质量为0.8kg的秤砣,从杆秤上读出物体质量为3kg,则物体的实际质量是多少?30.(8分)如图所示,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将重为2.7×104N的重物吊起,使其在15s内匀速上升10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求:(1)求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2)求绳端的拉力。(3)求拉力的功率。(4)若克服摩擦和钢丝绳重所做的功12000J,求动滑轮的重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物理答案.docx 九年级物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