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第三单元第八课《网络新世界》第2课时备课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上第三单元第八课《网络新世界》第2课时备课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四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8.网络新世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序号 2
内容分析 文本位置:本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第二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同时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内容分析及关系建构:《网络新世界》这一课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新世界 很精彩”“新世界 有规则”“网络游戏的是与非”,这些版块会引导学生感受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的产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第二板块是“新世界 有规则”,这一板块有两个部分,一是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学会网络安全防护的小技巧;二是做到不损害别人,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第三板块是“网络游戏的是与非”,在交流辨析中明确网络游戏的利与弊,同时在模拟网络游戏设计师的活动中,掌握一些避免网络游戏带来不良影响的小方法。资源拓展: 1.相关媒介视频。2.拓展与本单元媒介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3.与学校科技节、数学节等相关活动进行链接。
课标分析 总目标:1.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理解宪法的意义,知道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能够初步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2.形成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和权利义务相统一观念。3.遵守规则和法律规范,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意外伤害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学段目标:1.政治认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家庭,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为课标己任的使命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分析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道德修养:践行明礼遵规、宽厚正直、自律自强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等个人品德与优良品行;践行以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3.法制观念:遵守宪法与法律,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尊法用法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了解与识别可能对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4.健全人格:学会认识自己,珍爱生命、乐观开朗、自立自强;理性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换位思考。5.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或社区服务活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能够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增强担当精神与参与能力。
随着媒介环境的日益复杂,孩子们不仅需要了解媒介信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更要学会如何全、有效地获取、判断、传播信息,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1.学生对新媒介使用的自制力不足,容易造成过渡依赖甚至成瘾。2.学生还未形成良好价值观,对媒介信息的正确与否判断不足,容易轻信、传播虚假信息。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会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2.教会学生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网。
学习目标 1.通过事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利与弊,是与非。2.通过小组辨析、视频引导等方式明白沉迷于网络游戏会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树立防沉迷网络游戏的意识,掌握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网络游戏的是与非、利与弊。难点:认识到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树立防沉迷网络游戏的意识,掌握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方法。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资料,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教师准备:教学媒体、教学设计等。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活动一:调查游戏情况 新课导入:师:在互联网中,网络游戏非常受青少年的欢迎,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玩过网络游戏。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下列这些网络游戏吗?学习内容:你最喜欢的一款网络游戏是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它?学生活动:生自主思考、自由交流小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对于网络游戏的利与弊,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不少人认为玩网络游戏利大于弊,但也有人认识网络游戏弊大于利。 学生通过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讨论交流。
问题预设:因问题距离同学较近,可能会讨论时偏离话题。补救措施:学生提前搜集资料并自行消化教师恰当补充、引导。
活动二:小小辩论会 学习内容:师:你认为网络游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请你选择自己的立场,并展开辩论。学生活动:说一说网络游戏的利与弊。(1)自主思考(2)同桌交流、讨论。小结: 能搜集和整理资料,与同学一起分享交流。能通过故事的搜集和讲述,恰当表达自己的感受。 问题预设:学生分享形式较单一补救措施: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不断丰富展示形式。 问题预设:学生分享角度有遗漏或不全面。补救措施:指导学生通过多种角度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不断丰富展示形式。
活动三:故事屋 学习内容:师:看看下面这位同学的遭遇。学生活动:网络游戏给他造成了哪些伤害?你认为网络游戏还有哪些危害呢?(1)学生自主思考。(2)分小组讨论、交流(3)视频拓展小结:同学们,偶尔玩一下网络游戏,能起到休息、放松的作用,但是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伤害。学习内容:我们怎样才能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呢?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怎样才能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避免网络游戏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伤害。小结: 总结出避免受到网络游戏的危害的方法。 问题预设:学生分享角度有遗漏或不全面。补救措施:指导学生通过多种角度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不断丰富展示形式。
活动四:网络游戏设计师 学习内容:有的时候光靠我们个人是无法摆脱网络游戏的强大诱惑的,这时候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来限制网络游戏。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位网络游戏设计师,你会设计哪些技术手段来避免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呢?请你发挥想象,画一画,说一说。学生活动:(1)小组交流讨论(2)选取代表发言(3)全班总结 能通过头脑风暴设计技术手段来避免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问题预设:学生对于方法与文明上网公约易混淆。补救措施:应通过具体事例举例说明,让学生明确概念。
五、总结提升 学习内容:师:同学们,无论是技术手段还是他人的劝告,都没有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意志力重要,只要我们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危害,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寻求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就一定能够远离网络游戏,远离网络游戏带来的危害。 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文明上网规则,并远离网络游戏带来的危害。 问题预设:部分同学的感受不甚强烈,不能从本节课获得恰当的启示。补救措施:应通过真实事例的引导达到教育的目的。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四、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关于网络游戏的事例与学到的知识,在社区或课外兴趣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 实践类 目标1、2
板书设计 网络新世界新世界 有规则网络游戏的是与非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