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第四单元第十二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2课时备课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上第四单元第十二课《低碳生活每一天》第2课时备课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低碳生活每一天》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内容分析 文本位置:《低碳生活每一天》是统编版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内容分析:1.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教材共设计了三课内容,引导学生从环境污染问题人手,关注垃圾的再利用,倡导学生过低碳、绿色的生活,体现了从知到行的递进过程。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侧重引导学生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侧重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并学会节约资源。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侧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学会过绿色生活,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2.课时内容分析:(1)本课共有三个话题,可分为两个课时进行讲授,“气候变化观察站”“家庭碳足迹计算”“低碳生活新约定”。(2)本节课学习的是后两个话题《家庭碳足迹计算》《低碳生活新约定》,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气候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学会过绿色生活,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关系建构:本单元属于社会教育主题,三课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从“认识污染”到“解决污染”,再到“低碳生活”。资源挖掘:视频《低碳生活方式有哪些》《衣服上的“碳排放”》
课标分析 1.通过课前搜集塑料制品,探究塑料的性能、找出塑料制品的代替品等活动,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法治观念,道德修养)2.通过画垃圾分类的手抄报、分小组调查城市生活的垃圾丢弃、处理分析情况,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能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健全人格,责任意识)3.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了解全球的气温变暖的现状,地球变暖与人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说说自己的生活打算,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学习过低碳绿色的生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1.学生们从小就接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样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2.保护环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在学校生活中,对环境污染并不陌生。3.学生通过参加一系列的环保活动,知道一些简单的环境保护的方式方法。未知经验:1.没有充分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不是很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2.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做到减少碳排放,过低碳绿色的生活。3.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通过变废为宝等活动能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个性差异:1.部分学生对生活污染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够重视。2.个别同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对于低碳生活了解不到位。3.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做到低碳环保。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环境保护我自己做了就有用吗?我保护环境了真的对大社会有用吗?环境保护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学习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互相交流,能够说出碳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生生互评,能够知道过低碳生活的必要性,做到低碳生活每一天。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反思自己家庭的“碳排放”,再次增强环保意识、危机意识。2.努力做到“低碳生活每一天”,坚持为环保做贡献。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课前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ppt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题 任务2:家庭碳足迹计算调查家庭每月用电量并计算碳排放量。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球气候变暖会给环境及人类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伤害
我们还知道了地球变暖的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增多,人类生活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找到了原因,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减少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
板书课题: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二、认识碳排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标2) 生活中的碳排放
1.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哪些活动会产生碳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藏在哪呢
2.学生交流。
(1)工厂生产的时候排放出的烟雾里有大量温室气体。
(2)汽车尾气里有大量温室气体。
(3)人类大量砍伐树木,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了。
(4)生活中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碳排放呢。3.算一算:问一下父母,家里一个月要用多少度电,计算一下产生了多少碳排放。全班同学每家每月所用电的碳排放量又是多少?家居用电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度数×0.785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4. 很多“碳排放”容易被人们忽略。很多物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看下面视频感受一件衣服的“碳排放”。5.小结:生活中的很多“碳排放”容易被人们忽略,很多物品在生产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要想减少“碳排放”,就要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能够根据课本清楚明了说出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碳排放碳排放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知道要减少碳排放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预设:不明白碳排放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感受生活中的碳排放
三、学会过低碳、绿色生活(目标3) 任务3:低碳生活新约定制定个人或家庭低碳生活规范 (一) 环节一:低碳生活经验分享
1.提问:很多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了很多经验,下面请他们来介绍一下低碳生活经验。
2.学生讨论。
3.小结: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小事都会产生碳排放,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能降低碳排放的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二)环节二:制订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
1.请你仔细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呢?请你从吃穿住行用中选择一个方面,制定一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
2.学生交流。(衣食住行用方面举例)(二)环节二:制订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
1.请你仔细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呢?请你从吃穿住行用中选择一个方面,制定一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
2.学生交流。(衣食住行用方面举例)
3.小结:大家介绍的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减少碳排放的好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树立一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减少碳排放。
(三)环节三:节能环保小妙招
1.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只要稍微注意一点,你就会发现,低碳环保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请大家看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2.播放视频《低碳生活有哪些方式》。
3.学生讨论。
4.小结:外出购物带好购物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及时关闭水龙头,不浪费一滴水。家里的电视、电蚊香等电器,在不使用的时候不要让它处于待机状态,待机状态也耗电,彻底关闭电源,就是节约能源。这是不是很容易做到!(三)环节三:积极参与碳补偿
1.由于现代社会中,人们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太多了。而科学研究发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可以通过大力种草植树,爱护花草树木,这样就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改善生态环境。
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碳排放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这叫做碳补偿。
2.学生交流。
(1)积极参加植树种花的活动就是参与碳补偿,就是爱护环境啦!
(2)绿色植物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好了。
3.小结:所以,只要有机会大家就要积极参与植树种花的活动。 能够说出生活中处处存在碳排放,碳排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组讨论人人参与,积极发言☆小组代表分享成果清楚有逻辑性☆ 预设:对碳排放的危害认识不够。补救: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交流、课本资料让学生自己明白危害 知道以后自己应该怎么做。
课堂小结 山是那样青,水是那样绿,动物在自由的呼吸,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环境多美啊!但是这一切得来都不是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每个人能自觉主动的做到低碳生活每一天,主动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减少我们的碳排放,积极参与碳补偿。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制作宣传海报,呼吁更多人和我们一起践行低碳生活。 拓展性作业 3 5分钟
板书设计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