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九江市2026届八年级阶段评估(一)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h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2题。

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飞泉瀑布奔涌,奇洞怪石遍布,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古
人赞曰“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数千
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让庐山成为(zhang)显千年文脉的文化圣山。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载
(2)(zhang)
2.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一4题。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一次次幸运地成为历史的见证者,目睹那一场场具有深远意义
封)
的伟大变革与历史性跨越。而这一切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是因为无数建设者们的默默奉献
他们日夜兼程,不辞辛劳,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
(挥
舞挥洒)汗水,为美丽九江的建设添砖加瓦,不懈奋斗。
3.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遗址,在改造过程中常常存在对家族历史、人物身份的错漏
记录。这不仅暴露了改造者的无知,更反映了城市更新中记忆重建存在的问题。城市更新的目
的是什么?
线
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3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可以说,没有记忆的人,生命是残缺的;没有历史的城市,也不过是无根的建筑群。
②这些记忆属于每个活生生的个体,而所有个体记忆汇聚在一起,就是城市的历史。
③说到底是为了找回那些忘却的记忆:童年时代街边的小吃、屋顶的飞鸟、门前的花香、唢呐
的声响…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6.新“百卉园”(校内植物园)建成,学校拟撰文记录其规划理念、植物种类及建设意义。下列适

合作为该文标题的一项是(
A.《百卉园书》
B.《百卉园说》
C.《百卉园记》
D.《百卉园传》
使用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一8题。(4分)》
舟宿湖口(其一)
董嗣杲
汀沙如雪水无声,舟倚蒹葭①雁不惊。
霜气隔篷才数尺,斗杓”插地已三更。
抛书枕畔怜儿子,看剑镫前慨友生③。
尚有乘桴①无限意,催人摇橹转江城。
【注】①蒹葭:芦苇。②斗杓:北斗七星的斗柄。③友生:朋友。④乘桴:引用孔子“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的典故。
7.(2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描写了诗人冬夜泊船湖口时的所见所感。
B.前二联写景,以冷静凄清的环境衬托作者漂泊在外的孤寂心情。
C.后二联即景抒怀,借典寄意。
D.本诗抒发了作者思亲怀友、抱负不能实现的感慨。
8.(2分)试分析“舟倚蒹葭雁不惊”中“倚”字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9一12题。(10分)
初六日,襆被①出城,过文昌桥。积雨新涨,桥与波会,势若浮动。至千金陂,大水陂没。呼
舟洄旅而渡。过松湖,复微雨,四望凄湿如晚春,怅然孤行。泥甚,舍路穿林间,与蛙、雀乱行
数里许,所闻皆非耳目素习,亦闷中幽趣。雨渐息,就道秋田数十里,桑麻满野。篱多以槿,槿皆
花,倦眼为之明。
又渡,至许湾。湾为通市,四方贾人所集,喧杂摩击,垂首疾趋过之。日斜,至奥塘,骤雨如
注,匿树下,不可,复走至空舍,避雨者数十人,皆朴野,相顾错愕如麋鹿。雨歇,寂然散去。
(节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注】①樸()被:以包袱裹束衣被。②洄旋:逆流盘旋而上。
9.(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一处需要断句,请用“/”标示。
相顾错愕如麋鹿
10.(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舍()
(2)疾()
(3)复(
11.(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桥与波会,势若浮动。
(2)雨歇,寂然散去。
12.(2分)下列对作者经历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过松湖,心境愉悦欢快;奥塘避雨,避雨之人文雅有礼。
B.过松湖,心境怅然失落;奥塘避雨,避雨之人质朴粗野。
C.过松湖,心境愤怒不满;奥塘避雨,避雨之人热情好客。
D.过松湖,心境麻木冷漠;奥塘避雨,避雨之人冷漠疏离。
(三)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崔颢《黄鹤楼》中的“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