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新课导入2024年12月13日,湖北省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原主教练李铁案公开宣判,李铁被以受贿罪、行贿罪、单位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思考:追求特权的后果是什么?提升法治素养,增强法治意识。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6.1 树立法治意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2025秋)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46-49,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1.法律的重要性及要求?2.什么是法治观念?3.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4.如何树立法治观念?第一部分解码法律——含义及要求1.这场交易有效吗?能赎回来吗?2.李老板买青花瓷的行为合法吗?3.你依据什么判断老板行为无效和违法?《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规定因胁迫、乘人之危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判定无效。 无效不合法的日子过得非常窘迫,眼看房贷车贷钱到期要还了。李老板知道了这个事,就说:我欠你的1万块工资就不给你了,我再给你2万块,你把你家祖传的青花瓷卖给我吧?青花瓷价值50万元,但是欠银行的车贷房贷马上就要到期了,没办法,只好把青花瓷卖给李老板。但的妈妈知道了这个事情,非常生气。给2万块,让他把青花瓷赎回来。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解码法律同学们,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呢?解码法律交通瘫痪食品安全问题犯罪暴力事件增多家庭暴力结合漫画,思考如果没有法律的后果。思考:法律对我们有着怎样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反家庭暴力法》笔记整理1.法律的含义及要求(P46)①含义: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②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第二部分读懂法治——法治观念的内涵公司接待了一位美国的客户。谈判结束后,公司宴请尼尔森,点了一道清炖虹鳟鱼。然而,鱼肉还没有送到嘴里,就被他放回了盘子里。他很失望地对我们说:“很抱歉,我不能吃这条鱼了。”尼尔森解释说:“根据我们美国的法律规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吃有籽的母鱼。你们看,这条鱼有籽啊,我不能吃。”公司的老总忙说:“没关系,是在中国,中国没有这样的法律,你可以尽情品尝。”尼尔森却说:“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美国人,我要遵守我们的法律。”尼尔森自始至终没有吃一口鱼肉。他的行为让在座的每一位都肃然起敬。尼尔森吃掉这条鱼虽然违反美国法律,但这是在中国并不要付出代价,但他还是不吃,这体现他内心对法律怎样的态度?对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治观念是人们笔记整理2.法治观念的内涵(P47)体现: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读懂法治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习近平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如果法律仅靠强制力执行能否实现法治社会?如果人们没有法治观念社会秩序将陷入混乱暴力冲突、盗窃抢夺等恶行肆意横行人们生命财产失去保障商业交易失去诚信与规范,欺诈盛行弱势群体无人保护,没有了公平正义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笔记整理3.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P46-47)①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P46)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P47)第三部分践行——如何树立法治观念思考:视频未成年人犯罪受到惩罚对我们有何警示?不能触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敬畏和信仰法律笔记整理4.如何增强法治观念(P47)①敬畏和信仰法律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内心行为①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 说说你有哪些收获。(抢答!!)②判断下列情况是否违法案情: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口无遮拦”言语威胁、恐吓他人如“弄死你”但无实际行动,这算违法吗?近年来,一些学校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答、法律辩论赛、法律学习宣传、法律情景剧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主题活动。我逛街时,轻信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我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我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我上饭店吃饭时,吃到了含有苏丹红的鸡翅我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抚养费我回家时,发现物业擅自出租小区地下室赚钱我出行时,有人闯红灯而影响交通我假期加班时,老板不给加班工资《广告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义务教育法》《产品质量法》《民法典》《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法》议一议:以下生活情景适用哪部法律?4.如何增强法治观念(P48)②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A.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B.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笔记整理思考:视频对我们有何警示?议学合作违法无小事,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遵守交通规则杜绝餐饮浪费做好垃圾分类树立法治观念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笔记整理4.如何增强法治观念(P49)③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A.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如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垃圾分类、杜绝餐饮浪费,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等。B.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小结:如何树立法治观念?P47-P49(1)敬畏和信仰法律。P47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2)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P48①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②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3)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P49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课堂小结6.1树立法治观念法律的重要性和要求原因要求敬畏、信仰积极主动学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离不开各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法律的权威1.我们要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②到了上学年龄,父母送我上学③违反校规校纪,不按时完成作业④配合交警进行酒驾测试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C主动为老人让座属于道德层面的行为,并非法律强制要求。不直接涉及法律。2.小延的妈妈骑电动自行车上班,未佩戴安全头盔,被交警拦下,最终被公安部门依法处罚。这启示公民要( )A.学习法律,任性而为B.崇尚法律,惩恶扬善C.严格执法,伸张正义D.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守法D说法错误。题目强调公民自身需守法。公民无权执法。3.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下列名言体现出法治思想的有( )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③政令必行,宪禁必从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4.2025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惩防并举,善于通过严格执法解决现实问题。对挑战法律权威、挑衅公共秩序、侵犯人民利益等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坚决依法惩治。这反映出( )A.坚持严格执法就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B.法治是一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C.依法惩治犯罪行为就足以保障人民权益D.守护公平正义已成为每个人的价值共识B5.某网民通过论坛、微博等平台,传播“发生恐怖袭击”的谣言,被行政拘留十天。这启示我们( )①要敬畏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要分清是非,增强法治观念③要依法行使权利,维护自己的权益④要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观念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A6.小林的妈妈骑电动车上班时,由于未佩戴安全头盔被交警拦下,交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小林妈妈处以20元罚款,这启示公民要( )A.学习法律,任性而为B.制定法律,伸张正义C.制裁犯罪,惩恶扬善D.敬畏法律,自觉守法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