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202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高一)政 治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距今约 11000—8500年。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夹炭红衣陶片、石磨盘、石球等,考古工作者在残破的陶片中发现了炭化稻壳。在新石器时代,该区域①是一个没有剥削、生活富足的“世外桃源”②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③出现城乡分离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④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人类实现了定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阶级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指出国家和阶级、私有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在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此可以推断①阶级的出现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③国家和阶级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④国家将会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唐朝诗人于濆在《辛苦吟》中写道:“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政治试题 第 1页(共6页)①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②诗中所反映的矛盾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③封建社会农民毫无人身自由,在地主强制下劳动④封建土地所有制使社会生产力发展陷入停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英国工会活动家、评论家托·约·登宁指出: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这说明①资本具有逐利性,其无限扩张会危害社会②资本积累的过程充满着野蛮和罪恶行为③资本家通过榨取工人剩余价值获得财富④资本增值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创造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恩格斯在论述空想社会主义时指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①理论不成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以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③仅从理性等原则出发,而不是从经济社会现实出发④没有看到无产阶级所受的压榨,没有动员广大群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在英国,这个以“议会民主”著称的国家,选举权长期被限于缴纳高额所得税的少数人手中,而广大工人阶级则被拒之门外。因此,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人阶级以《人民宪章》为旗帜,连续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请愿书”活动,试图改变这一现状。该活动被称为“宪章运动”。宪章运动①是无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②说明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已无法缓和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历史条件④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低谷,西方政客发出“社会主义大失败”的喧嚣,并断言中国会紧步苏联后尘,在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冲击下垮台。革命队伍中有些人也担心:社会主义红旗还能打多久?下列说法可以有力回击以上“喧嚣”和“疑虑”的是①社会主义可以通过阶级调和实现持续发展②科学社会主义曾实现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飞跃③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④科学社会主义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得到人民拥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政治试题 第 2 页(共 6页)8.《时局图》全名叫《东亚时局形势图》,于1898年由兴中会会员谢缵泰绘制,曾刊于香港《辅仁文社社刊》上,后在日本印成彩图,交给上海别发洋行发行。它把 19 世纪末中国面临的危机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对该图所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C.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是近代中国最为紧迫的历史任务D.有识之士已经在探索中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9.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①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③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光辉历程。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坚强的主心骨②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历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这是因为政治试题 第 3 页(共6页)①革命的领导阶级已经是无产阶级②革命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革命的前途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④革命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5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举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标志着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胜利完成②意味着剥削和压迫在中国被彻底消灭③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④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在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1956年,某省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主要指标大都提前完成。“一五”计划末的1957年与1952年相比较:社会总产值从65.64亿元,增加到93.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8.8%;工农业总产值从57.40亿元,增加到77.82亿元,增长35.1%。据此可知①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②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伟大胜利,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③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④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党和毛泽东及时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我国经济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在八大前后分别作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这一时期①苏联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对我国已没有借鉴的价值②只有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解决这一时期主要矛盾③我国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④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二次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据统计,1952—1978年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1.3%,其中重工业增长了2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3.7%;工业产值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由1952年的19.5%上升为1978年的46.8%。这些成就政治试题 第 4 页(共6页)①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力量②说明社会主义在中国前途光明,一帆风顺③能推动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④得益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当代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经济危机于20世纪下半叶逐渐形成并在近年来频繁出现,具体是指由于不同生产部门、生产性企业和非生产性企业等之间的平衡比例被打破,经济内在稳定增长的机制受到阻碍而形成经济危机,它表现为有些部门生产过剩、有些部门生产不足。以美国为例,自从去工业化出现后,传统的冶炼、纺织、橡胶等部门生产萎靡不振,而像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部门生产势头迅猛。持续时间长、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的门槛约束高、资产专用性强等因素致使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恶劣,导致所有应对之策都需以较强的阵痛为代价。可以预见,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1848年,《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在今天依然具有巨大的真理力量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在新时代重温《宣言》,就要深刻理解和感悟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1)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阐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力量。(10分)(2)某校准备开展学习《共产党宣言》的活动,请你设计一个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和活动形式。(6分)政治试题 第 5页(共6页)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关键要看这条道路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近代以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中国人民要完成的历史重任。社会主义为解决这一历史课题提供了全新选择、开辟了广阔前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经历了漫长和反复的探寻、比较、实践后的历史必然。作为超越资本主义的一种社会形态和制度安排,社会主义主张建立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材料二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经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价值取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赢得中国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1)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结合材料一,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哪些特点。(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新中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取得独创性理论成果。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伟大成就的意义。政治试题 第 6 页(共6 页)202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高一)政治参考答案1.C【解析】材料表明,上山遗址是原始社会新石器发,而不是从经济社会现实出发,③正确。空想社时代遗址,这一时期生产关系的特点包括人们共同会主义并未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但看到了无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②正确。材料产阶级所受的压榨,②④不选。故选B项。中考古工作者在残破的陶片中发现了炭化稻壳,表6.D【解析】英国的宪章运动是十九世纪三大工人明这一时期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人类实现了定居,运动之一,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历④正确。原始社会生产力落后,“生活富足”说法错史条件,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误,①不选。奴隶社会时期出现城乡分离、脑力劳量登上历史舞台,③④正确。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动和体力劳动分工,③不选。故选C项。是无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①错误。2.C【解析】材料中恩格斯指出,国家和阶级、私有“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已无法缓和”说法错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误,②不选。故选D项。阶段上、在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这说明生产7.D【解析】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建立一个没有工具,将会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②④正确。私压迫的社会,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得有制的出现导致了贫富分化和阶级的产生,①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实现持续发展,③选。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它们并不是④正确。社会主义不可以通过阶级调和实现持续同时产生的,③不选。故选C项。发展,①错误。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从一国到多国实3.A【解析】材料中该诗作者通过对比农民的劳苦践的飞跃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低谷前的历史与统治者的奢侈,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事件,不能有力回击题目中的“喧嚣”和“顾虑”,②实的揭露。这说明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存在严不选。故选D项。重的贫富分化;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所有8.B【解析】《时局图》反映的是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制,①②正确。在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封建社会的历史现实,表明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③不选。材料体现不出封建土地所有制使社会生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A项不选。19世纪末,产力发展陷入停滞,④不选。故选A项。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B4.A【解析】材料中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项正确。近代中国最为紧迫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主义社会中,资本为了利润可以不顾一切,这说明,独立和人民解放,C项不选。当时社会的有识之士看资本具有逐利性,其无限扩张会危害社会;资本积到了国家和民族的灾难,但还未在探索中确立反帝反累的过程充满着野蛮和罪恶行为,①②正确。材料封建的革命目标,D项不选。故选B项。并未体现资本家通过榨取工人剩余价值获得财富,9.C【解析】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评价五四运动是也未体现资本增值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创造条件,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③④不选。故选A项。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5.B【解析】材料表明,“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新文化运动,这说明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出来”,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不成熟的根本原备,②④正确。五四运动的爆发并不能说明资本主因在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①正确。“社会所表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①不选。五四运动是旧民主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不选。的任务”,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仅从理性等原则出故选C项。·政治答案(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重点高中2025年10月高一大联考 政治试题(word).docx 青桐鸣10月14-15日高一联考政治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