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西大学附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模块诊断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Na-23、Ba-137、Ag-108、Cu-64一、选择题(1-8每题2分;9-20每题3分,共52分)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句中体现的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D.我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纳米氮化镓(GaN)”是一种胶体2.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都指同一物质的是A.冰、干冰、CO2 B.汞、水银、AgC.氧化钙、消石灰、CaO D.氢氧化钠、烧碱、NaOH3.下列物质中,只有在水溶液里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 B. C. D.固体4.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过滤C.蒸发溶液 D.稀释浓硫酸5.下列反应不能用划线反应物所具有的类别通性解释的是A.碱: B.金属单质:C.酸: D.酸性氧化物:6.单质到盐的一种转化关系可表示为:下列转化关系正确的是A.B.C.D.7.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导体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称为载流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发生定向运动,形成明显的电流。第一类导体是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第二类导体是有电解质的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其载流子是正、负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属于非电解质B.实验测得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实验测得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D.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8.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蛋白质分子的直径约为80 nm,在空气中可以形成气溶胶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一束光线通过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C.钢笔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D.在河水与海水的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Na+、、、B.pH=7的溶液:K+、Fe2+、Cl-、C.能够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Ba2+、K+、CH3COO-、D.含有大量Na+的澄清透明溶液中:Cu2+、K+、、10.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 PM2.5 和臭氧(O3 )的监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的摩尔质量是 48gB.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 2:3C.16g臭氧中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D.通常状况下,1mol 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22.4L11.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a2++OH-+HCO3-= CaCO3↓+H2O表示的是A.碳酸氢钙与足量的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与足量的碳酸氢钙C.碳酸氢钠与足量的氢氧化钙 D.氢氧化钾与足量的碳酸氢钙12.用密度为1.84 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80 mL 2 mol/L的稀硫酸。下列各步骤中操作正确的是A.计算、量取:用20 mL量筒量取19.6 mL浓硫酸B.溶解、稀释:将浓硫酸倒入烧杯,再加入80 mL左右的蒸馏水,搅拌C.转移、洗涤:将稀释并冷却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液转入容量瓶,重复2~3次D.定容、摇匀: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摇匀,最后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13.常温下,往一定量的溶液不断通入的过程中(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该溶液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变化的是A.B.C.D.14.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X中只存在、、B.溶液X中可能存在,一定不存在C.白色沉淀1中有硫酸钡和碳酸钡,一定不含氢氧化镁D.溶液2中滴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X中含有15.某KCl样品中含有少量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KCl,可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剂Ⅰ为溶液 B.试剂Ⅱ为溶液C.步骤③的目的是除去 D.步骤③④的操作均是过滤16.下列有关溶液配制说法错误的是A.称取12.5g 胆矾(CuSO4·5H2O)溶于水中,并加水稀释至500mL,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B.同浓度的三种物质的溶液:、、,溶液体积之比为3:2:1,则浓度之比为:1:2:3C.将100g 5%的食盐水加热蒸发掉50g水后(没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D.将浓度为2 mol/L硫酸钠溶液10mL加水稀释至200mL,所得溶液浓度为 0.1 mol/L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中滴加双氧水:B.向溶液中通入C.实验室制取胶体:D.溶液与溶液反应至中性:18.某结晶水合物化学式X·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25 ℃时,A g 该结晶水合物溶于B g水中即可达到饱和,形成密度为D g/cm3的饱和溶液V mL,下列有关该饱和溶液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B.X在25 ℃时的溶解度为C.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g/cm3 D.质量分数为%19.如图所示,向密闭容器内可移动活塞的两边分别充入CO2、H2和O2的混合气体(已知CO2体积占整个容器体积的1/5),将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室温过程中活塞右滑,最终左右两侧气体体积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活塞左右两边气体原子数之比为3:8B.原来H2和O2的体积之比为1:1C.反应后恢复到室温,活塞左测气体密度大于右侧气体D.活塞移动情况说明H2、O2燃烧放热,且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少20.已知某100mL溶液中含有的部分离子的浓度大小如图所示,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可能还含有、、、、、。为了进一步确认,加入足量溶液,生成23.3g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溶液中肯定存在、B.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C.向100mL原溶液中加入0.2L 1mol/L的溶液时,生成的沉淀质量最大为23.3gD.向原溶液中加入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8分)21.(16分) Ⅰ.(1)有两份体积相同的营养液,其中各离子物质的量均相同,其配方如下:则a为 ,b为 。(2)某FeO、Fe2O3混合物中,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则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3)M(NO3) 2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M(NO3) 22MO+4NO2↑+O2↑,加热29.6gM(NO3) 2使其完全分解,在标准状况下共收集到11.2L的气体,那么M的摩尔质量是 g/mol。Ⅱ.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Ba2+、Mg2+、Cu2+、 Na+、Cl-、、OH-、和中的几种,且所含的各离子浓度相等,从其中取两份各100mL,进行如下实验:(4)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5)取其中的一份,加入过量的稀氨水(NH3·H2O),出现白色沉淀,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6)另取一份溶液,加入过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取反应后的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2.87g白色沉淀生成。综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各离子浓度是 。22.(16分)回答下列问题。(1)某校环保兴趣小组在处理污水样品时,需用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的浓盐酸配制成250mL 0.1mol/L的稀盐酸。下图装置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有 、 。(2)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图中警示标识中的_____。(填序号)。A. B. C. D.(3)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一定不需要的是 (填图中相应仪器的序号)。(4)根据计算,本实验需要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 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本实验应使用的量筒 (填选项)。A.10mL B.100mL C.250mL D.500mL(5)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选项)。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配好的稀HCl溶液洗涤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容量瓶底部,反复倒转多次,摇匀(6)下列操作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A.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C.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D.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定容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F.量取盐酸时仰视G.洗涤量取浓溶液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H.摇匀后立即观察,发现溶液未达到刻度线,再用滴管加几滴蒸馏水至刻度线23.(16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当地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成分进行研究,经检测废水呈酸性,且其中含有大量。为除去废水样品中的和,最终得到中性溶液,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取该废水于烧杯,逐滴加入过量试剂X溶液的过程中,原废水中存在的离子的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2)试剂Y为 ;白色固体①的成分为 ;向“溶液b”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 。(3)操作Ⅰ和Ⅱ的名称为 ;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4)“溶液c”中的离子为Na+、Cl-和某种离子M,测得Na+、Cl-浓度分别为xmol/L、ymol/L,则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5)工厂排出的废水经分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1:4:2,则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山西大学附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模块诊断化学评分细则一、选择题(1-8每题2分;9-20 每题3分,共5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A C D B D B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B C A B D A B C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8分)21.(16分)(1) 0.1 0.3(2) 1:1 (3) 24(4) Cu2+ (5)Mg2++2NH3·H2O =Mg(OH)2+2(6) Mg2+、Na+、Cl-、 0.2 mol/L22.(16分)(1) 容量瓶规格错误 未用玻璃棒引流(2)D (3)C (4) 2.1 A(5)AE (6)DFG23.(16分)、(2) 溶液或溶液 ; 和; 除去过量的和(3)过滤 漏斗、烧杯、玻璃棒(4)x-y(5) 0.4 mol/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大学附中10月化学模块诊断.docx 山西大学附中10月化学模块诊断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