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四单元第8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2课时备课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上第四单元第8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2课时备课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内容分析 文本位置本课是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的第一课的后两个板块,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感受汉字的独特寓意,知道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体味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再从世界文化多元化和现代社会全球化的角度,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汉字,懂得珍视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二、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成就,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精神,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初步树立文化自信,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情感和认知基础。通过“载体-成果-精神”这一逻辑链条,学生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和情感建构过程: 认知文字之美 → 惊叹科技之辉 → 感悟美德之魂 → 生成文化之爱 → 树立民族自信。 三课共同作用,让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建立在具象感知、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基础上的坚定信念。 每课内容分析:第八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聚焦文化载体——汉字。 第九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聚焦文化结晶——科技成就。 第十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聚焦文化灵魂——民族精神与美德。 这三课并非简单并列,而是构成了一个 “基础-见证-升华” 的有机整体,共同指向单元核心目标——培育文化认同与自信。 课时内容分析:引导学生超越汉字的工具性认知,体会其作为文化瑰宝的深厚价值。通过探究汉字构形特点(如象形、会意)与哲学思想(如“仁”“信”),旨在培养学生对汉字形体美、意蕴美的审美能力,理解其中蕴含的古人智慧与道德观念,增强文化认同感。“影响深远的汉字”板块则放眼世界,通过讲述汉字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与地区的深远影响,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与辐射力,认识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两个板块由内及外、由浅入深,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链条:从品味汉字自身的博大精深,到认识其跨越国界的文化影响力,最终落脚于对中华文化的敬畏、自豪与传承责任。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学生在低年级语文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已掌握了汉字的基本读写功能,了解了汉字是传承文化的工具。本课时在此基础上,不再将汉字视为单纯的工具,而是将其提升为文化的本体和核心符号,深入挖掘其内在哲学思想和外部世界影响,实现了从“识用”到“鉴赏”再到“文化认同”的认知飞跃。本单元主题为“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汉字作为文化最显著、最伟大的载体之一,是本单元主题的核心例证与深化。它具体化了“骄人”和“灿烂”的内涵。与法治精神隐性联动: 汉字“法”、“信”等字的构字智慧,本身就体现了古人对规则、诚信的理解,这与法治教育的内涵隐性相通,展现了道德与法治的一体性。资源挖掘:多媒体资源:纪录片精选片段、动画资源等实物与实物替代资源
课标分析 本课涉及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的三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及其意义,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感到自豪。【健全人格】 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责任意识】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和志愿者活动,有团队意识,能够与他人合作互助。本课内容涉及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主题及内容要求: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感到自豪,坚定文化自信。3.了解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重要性,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以包容的态度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分析感知事物的能力,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文字的探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2.学生知道汉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对汉字的演变历史不甚了解,但充满了兴趣。3.通过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已知汉字历史悠久,具有象形、会意等特点,并对汉字文化有初步兴趣。个性差异:部分学生知识面广,能积极分享;部分学生感悟和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引导。补救措施:采用小组合作、同桌互助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得到帮助。教师提供丰富的视听和文本资料作为支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 “为什么一个字能包含那么多意思(如‘孝’)?”2. “外国字也有很多人在学,为什么说汉字影响特别大?”3. “未来的汉字会变成什么样?会被电脑代码代替吗?”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交流,探究汉字的特点,知道汉字熔铸着祖先的智慧灵感、传统思想和古代社会的音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2.了解汉字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尊重珍视祖国的传统文化,热爱中国汉字,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1.了解汉字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思想文化。2.感受汉字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热爱中国汉字。学习难点:感受汉字蕴含的丰富内涵、价值观念、传统思想。 突破措施:1.通过小组交流汉字的特点,知道汉字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感受汉字魅力,学习欣赏独特的汉字文化。2.通过班级分享、资料拓展,感受汉字对世界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感受汉字强大的影响力,从而热爱中国汉字,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1.课时驱动性任务呈现任务:举办一场 “汉字文化推介会” ,请你作为“汉字文化小使者”,选择一個汉字,从“内涵深度”或“世界影响”任选一个角度,准备一份简短的推介词,向“中外友人”介绍这个汉字的价值与魅力。2.对应任务预设课时问题链,聚焦学科问题发布(教师实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聚焦学科核心问题)“一个李字能有那么多意思吗?不就是一种果子吗?”教师引导:是啊,这正是汉字的奇妙之处!它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一个事物,更是一个文化的容器。‘李’字就像一个家族的徽章,承载着历史。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汉字这个‘容器’里,到底都装了哪些宝贝。” → 聚焦核心: 将话题从单个字引向汉字 “承载文化” 的普遍性功能,点明本节课的探索方向。“ ‘孝’字为什么是‘老’和‘子’组合?‘信’为什么是‘人’和‘言’?”教师引导:古人用‘孩子搀扶老人’的画面来表示‘孝’,用‘人说话要算数’来表示‘信’。这不是简单的画画,而是把一整套道德观念和做人准则,凝固成了一个字。每一个这样的汉字,都是一则古老的‘家训’。” → 聚焦核心: 引导学生从字形分析跃升到对其中蕴含的传统思想观念的理解,体会汉字是传统价值观的“活化石”。“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为什么非要从一个字里学呢?”教师引导:这些道理或许你知道,但通过汉字来学,感觉完全不同。这意味着这些价值观不是谁强加给我们的,而是融化在我们祖先的血液里,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学习它,是让我们找到作为中国人的‘文化根脉’。” → 聚焦核心: 深化学习意义,将汉字学习与文化认同和寻找民族身份联系起来。“为什么日本、韩国以前要用我们的汉字?他们自己没有文字吗?”教师引导:在古代,中国的文化非常繁荣,就像一位博学的老师。周边的国家主动来学习,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也传了过去。这正说明了我们的文化在当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不是武力征服,而是文明感召的结果。 → 聚焦核心: 通过历史事实,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上的先进性与影响力,为自豪感提供历史依据 “未来AI翻译那么发达,我们是不是不用费力学汉字和外语了?”AI能翻译词句,但能翻译出‘明月’里的乡愁、‘梅兰竹菊’代表的君子品格吗?汉字的美和智慧,必须亲自学习和体会才能感受到。学习汉字,不是学一种工具,而是获得一把开启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这把钥匙,AI永远无法代劳。” → 聚焦核心: 再次强化学科核心观点:汉字的终极价值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是其永葆活力的根源,也是我们必须传承的使命。3.有指向问题解决的评价标准维度 1:(对应 “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字、汉字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历程” 目标)评价水平评价要点优秀(3 星)能正确书写现代字形和古字形,准确判断造字法,并能清晰解释字形与字义之间的逻辑联系(如:“‘休’像人靠树木,表示休息”)良好(2 星)能正确书写现代字形和古字形,并能准确判断其基本的造字法达标(1 星) 能正确写出所选汉字的现代字形和一种古字形维度 2:(对应 “热爱中国汉字,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目标)评价水平评价要点优秀(3 星)能深刻分析该汉字蕴含的古人思维方式或审美情趣(如:概括特征、组合表意、结构平衡),并能关联到中华文化的延续性/独特性良好(2 星)能初步分析该汉字的特点(如:像图画、很对称),并能将其与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建立简单联系达标(1 星)能说出“这个字很好看”或“这个字很古老”等简单感受
课前准备 PPT、调查表等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猜字导入 (1)同学们请你说一说,“李”字可以组什么词?(2)猜一猜,“李”字与什么有关?它有何意蕴呢?“一个李字能有那么多意思吗?不就是一种果子吗?” 教师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字出示课件。1.猜一猜,说一说:(1)同学们请你说一说,“李”字可以组什么词?(2)猜一猜,“李”字与什么有关?它有何意蕴呢?  学生猜一猜“李”字的组词和意蕴。 预设:“李”字的意思学生可能猜不出来。补救措施:教师出示“字有道理”的视频进行补充
活动与探究一(目标一) 1. 我国的一些汉字有怎样的特点呢? 2. 中国的汉字有着怎样特点和重要意义?3. “中国有几十种文字,那它们和汉字谁更重要?” 【意蕴隽永的汉字】1、趣味汉字活动园:前期,大家搜集相关资料,很多同学查到了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趣味汉字”,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孝字和信字)观察与发现:从这两个字中,你发现了我国的一些汉字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小结:从汉字的形体中,我们往往可以体味出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观念。2.小试身手①请观察“友”字,试着说一说它反映出中华民族怎样的道德观念?(合作、互助)②试一试:猜猜图中的人在做什么,它们会是什么字呢?(说文解字补充,生了解)③猜一猜:√从“男”字中,你可以猜到什么?√从“和”字中,你可以猜到什么?④观察与思考:从这些字当中,你发现了中国的汉字有着怎样特点和重要意义?(学生分享:汉字自古至今一直顽强地坚持自己独特的表意性,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一个个字符就如同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传递着来自古代社会的音讯,描绘了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3.汉字故事分享:请你将搜集的一个汉字的故事,与同学交流,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小组交流,班级分享)  1.学生借助课件,感受“孝”和“信”字的特点,并分享出从汉字形体中所体会到的传统思想观念。2.借助图片,猜汉字,并说一说汉字蕴含的道德观念和重要意义。分享出自己收集到的汉字故事。 预设:个别学生不能充分分享出自己观察到的特点。补救措施:同桌相互补充,班级再交流,教师相机进行引导补充相关资料。预设:个别学生不能充分分享出汉字中所蕴含的重要意义。补救措施:在小组的帮助下,简单进行表达。预设:学生不能流畅、生动分享出自己收集到的汉字故事。补救措施:在班级中让同学们相互补充、教师再补充。
三、活动与探究二(目标二) 我国的汉字对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字和文化产生了影响?汉字在今天又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随着科技的进步,古老的汉宇还会焕发出怎样的活力? 【影响深远的汉字】汉字不仅是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汉字很早就传入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对促进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周边也逐渐形成了以汉字为媒介的“汉字文化圈”。1.感受汉字的影响力(1)汉字在朝鲜半岛(2)汉字在日本(3)汉字在越南(4)找找“汉字文化圈”:小组交流,你还知道我国的汉字对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字和文化产生了影响?搜集资料,记录下来。2.汉字在今天(同伴相互说一说,汉字在今天又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外国人学习用毛笔写汉字(2)日本京都汉字博物馆(3)汉语热(4)阅读角:王选与印刷3.畅想未来想一想:随着科技的进步,古老的汉宇还会焕发出怎样的活力?(班级分享,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1.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相互交流,感受中华汉字对各个国家地区和文字产生的影响。2.班级交流,说一说汉字对今天的世界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增强读中华汉字的热爱和文化自信。3.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随着科技进步古老的汉字还会焕发出怎样的活力。 预设:个别同学不能流畅说出汉字对各个国家乃至世界产生的影响。补救措施:同桌互助、教师帮扶,引导学生能用简洁、较为流畅的语言说出,并体会汉字的影响力。预设:个别学生不能打开思路进行大胆表达。补救措施:教师鼓励、同桌相互鼓励引导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也是好的。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我国意蕴隽永的中华文字有了哪些收获和深刻的认识呢?你又了解到了哪几个文字的深刻内涵呢?与朋友一起交流一下吧! 巩固性 目标一、二 3分钟
继续收集你喜欢的汉字故事,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分享学习一下吧! 拓展性 目标一、二 5分钟
板书设计 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