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三单元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1课时备课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上第三单元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1课时备课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 9.17
课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
内容分析 一、文本位置《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 守望相助”。内容分析 本课对应的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和统一,而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并不是熟悉的,他们的视野与经验仅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怀认识、重视、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携手各民族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正确民族观和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横向关联语文、社会等学科中的民族题材内容;纵向衔接中高年级关于国家、民族、文化的深入学习。三、资源挖掘: 教材图文、民族风俗视频
- 民族歌曲、服饰图片
- 学生身边的民族团结事例
课标分析 本课对应《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初步理解,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知道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身边也能接触到一些不同民族的同学。个性差异:但仅限于基本信息的了解。对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新型民族关系等方面的了解却不多,也不深入。补救措施:基于此,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查找有关资料,课上补充数据、资料、法律等内容,显得十分必要。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 为什么我们要说“中华民族一家亲”?
- 不同民族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习目标 通过分享民族交融的事例,能够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通过阅读资料、小组分享、老师讲解,能够正确说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3、通过回答问题、分析图表、班级分享等,能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并说出民族分布的特点,说出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民族之间的关系。难点: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突破措施:通过回答问题、分析图表、班级分享等多途径。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驱动性任务:争做“民族团结小使者”
问题链:
1. 你知道中国有哪些民族?你属于哪个民族?
2. 不同民族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该如何尊重?
3.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一家亲”?你能举出例子吗?
4. 我们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评价标准:能说出3个以上民族风俗,能表达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认同。
课前准备 教学资源包含视频、音频、书籍、工具等:多媒体课件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新课。 1.你知道中国有哪些民族?你属于哪个民族?
播放视频《爱我中华》欣赏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追问:这首歌中有一个数字反复出现,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56”这个数字的含义,同时,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知道的民族,从而使学生明白: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是否积极回答问题
二、中华民族大家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主的分享交流中感受身边的民族情况,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各民族是和谐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 2. 不同民族有哪些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该如何尊重?
民族知识知多少: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多少个民族?我国最大的、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民族?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什么民族?为什么把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呢?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和国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知识拓展: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和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发现与分享:你的班级、社区或者你认识的人当中,有少数民族的吗?你知不知道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哪些地区呢?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请认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说说我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样的特点?提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提问:在这样的大散居、聚居、交错杂居的情况之下,各民族之间会出现怎样的一种情况呢?数据分析(课本第55页活动园):阅读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小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小小分享会:你还知道哪些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的措施? 是否积极举手回答是否正确 预设:学生对于民族知识了解不多补救:老师讲解、补充预设:学生总结的民族分布特点不准确、不全面补救:老师通过图片等方式启发讲解
三、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3.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一家亲”?你能举出例子吗?
4. 我们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1.阅读与理解:阅读课本第56页《茶马古道》,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茶马古道》的资料中反映文化交融的事例是什么?(2)尝试说一则历史上或当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2.说一说:各民族不仅在生活上交往交流交融,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各民族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你知道哪些相关的事例?3.故事屋:彝海结盟4.小提示:正是由于有各民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团结互助,才有今天这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我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5.相关链接:课本58页6.小提示:在长期实践和不断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7.活动园:下面是一些同学查找到的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你还能举出其他事例吗? 是否认真参与回答是否正确 预设:学生知道的民族交融事例少补救:老师提供资料
总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流交流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努力建立和建设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们各民族是一个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认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说说我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样的特点 基础型 3 3分钟
请查阅资料,了解西瓜、黄瓜、核桃、葡萄、胡萝卜等瓜果、蔬菜在我国历史上是怎样传播开的。 拓展型 1 5分钟
板书设计 7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