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一单元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1课时备课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上第一单元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1课时备课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
内容分析 一、文本位置对应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 “烟酒有危害”“毒品更危险” 核心内容。二、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单元以 “成长新问题” 为核心,设置《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学会沟通交流》《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3 课,呈并列互补关系:均围绕 “个体与自我、他人、社会的关系” 展开,分别解决 “课余生活选择”“人际矛盾化解”“不良诱惑抵制” 三大成长问题,共同指向 “培养理性判断与健康生活能力” 的单元目标。每课内容分析:《主动拒绝烟酒》由3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烟酒有危害”介绍了烟酒的危害,澄清了生活中对烟酒的错误认识;第二板块“毒品更危险”讲了毒品的危害,分析了青少年受到诱惑的原因;第三板块“拒绝危害有方法”,强调提高防范意识是远离危险的首要方法。远离危险之地、学会拒绝、主动求助是远离烟酒、拒绝毒品的方法。课时内容分析:“烟酒有危害”:通过生活实例、数据统计、小组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烟酒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澄清错误认知。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横向:与“健康生活”“法治教育”跨主题融合;纵向:为后续“拒绝危害有方法”打下认知基础。三、资源挖掘:利用新闻视频、真实案例、禁烟禁酒标志图片、法律法规条文等资源,增强教学真实性与说服力。
课标分析 本课对应2022版课程标准中以下核心素养与主题:道德修养: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维护公共卫生。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珍爱生命,远离烟酒毒品,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法治教育:认识不良行为危害,知法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学生对烟、酒有一定模糊认识,部分学生家庭中存在吸烟或饮酒行为,具备初步的判断基础。个性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尝试烟酒”存在好奇或误解,需通过真实案例与数据引导其形成正确认知。补救措施:通过小组合作、情景表演等方式调动全员参与;利用视觉化资料(如图片、视频)增强感受力。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大人能吸烟喝酒,小孩不行?”“电子烟是不是没那么有害?”
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经验交流与资料阅读,知道吸烟与饮酒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能识别常见误区。(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健全人格)2.通过小组交流等,能够说出吸烟行为对家庭和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并能帮助身边的人远离烟草。。(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健全人格)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烟酒与毒品的具体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难点:剖析部分青少年明知危害仍尝试烟酒的原因,并引导其形成内在拒绝动力。突破措施:1.使用真实数据、案例对比、小组辩论等方式增强认知冲击;2.通过角色扮演、拒绝技巧演练提升行为应对能力。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任务1:烟酒有危害驱动性任务呈现:如何认识吸烟与饮酒对青少年的危害?对应任务预设问题链,聚焦学科问题发布:(教师实施:学生提出问题 → 教师引导聚焦学科核心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我爸爸也抽烟,为什么大人能抽我们不能?”“喝一点酒是不是没关系?”“电子烟是不是比真烟更安全?”教师引导聚焦学科核心问题:基础问题:结合生活经验和资料,吸烟与饮酒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哪些具体危害?深化问题:从健康影响到行为后果,吸烟与饮酒是如何诱发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的?我们应如何树立远离烟酒的意识?(紧扣“认知烟酒危害性”的学科目标,避免仅停留在“知道有害”的浅层认知)
课前准备 PPT、相关视频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活动一:说说身边的禁烟标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地方都要贴禁烟标志?为什么有些禁烟标志是用中文写的?是不是只针对中国人?如果有人在禁烟区吸烟,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引导聚焦学科核心问题:基础问题:禁烟标志出现在哪些场所?它们传递了什么样的社会规范?深化问题:公共场所禁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每个人在维护无烟环境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师:(出示禁烟标志)同学们这个标志你们一定不陌生吧。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 师:(出示照片)除了你们说的这些地方,我们在医院、地铁、出租车、影剧院、餐厅等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这些地方都是什么场所?师:从 2011年 5月 1日起,我国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师:走出国门,禁烟标志也随处可见。(出示照片)这是越南原始森林里的禁烟标志,这是日本步行街上的、这是韩国济州岛的禁烟标,看到这张专门用中文书写的禁烟标志,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能说出禁烟标志的名称;学生能说出在哪里见过禁烟标志。 预设:电影院、博物馆、集市、医院公交站、地铁站、超市、公园等场所。指导和补救:联系日常生活,互相补充。
活动二:中国“烟民”知多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吸烟的人?大人吸烟是不是就没关系?吸烟真的能让人放松吗?教师引导聚焦学科核心问题:基础问题:吸烟行为在中国社会中的普遍性说明了什么?深化问题:吸烟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吸烟行为? 师:中国烟民多,多到什么程度?咱们先从自己身边找起,好不好?在你们家的亲朋好友中,有“烟民”的请举手。 师:我们周围就已经有这么多了,放眼全国呢?(出示,齐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有 11亿烟民﹐中国的 3.5亿烟民占世界烟民的 1/3﹐是全球烟民最多的国家。 师:他们为什么吸烟呢? 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认为的吸烟原因 预设:吸烟能忘记烦恼;吸烟结交新朋友,拉近与人的距离,吸烟能产生灵感……指导与补救:联系日常生活,互相补充。
活动三:吸烟危害真不小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吸烟具体会对身体哪些部位造成伤害?二手烟是不是也有害?为什么有些人明知吸烟有害还要吸?“电子烟是不是比真烟更安全?”教师引导聚焦学科核心问题:基础问题:吸烟对个人健康有哪些具体危害?深化问题:吸烟行为如何影响家庭和社会?我们应如何帮助身边的人远离烟草? 出示:要是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吸烟能忘记烦恼,结交新朋友,拉近与人的距离,产生灵感。师: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课前,我们分小组开展了研究。请结合你们的研究来谈谈。 分组汇报 师:吸烟的危害还有许多,我们书中就有相关介绍。 自读,指名介绍 师:烟草之害,甚至超过了非典和海啸,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师:(出示,指读)看着这些数字,你知道了什么?· 全球每 7秒钟就有 1人,每年有 500万人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 中国平均每天有 2000人因吸烟导致的疾病而死亡 。师:全球共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因烟死亡人数竟然高达 16%,这又是一个世界第一!吸烟人数世界第一,因烟死亡率世界第一,这两个世界第一可一点都不光彩呀。 师:看着这些逝去的生命,我们真是真切感受到:香烟真是既害人又害己! 学生能说出吸烟的危害。 预设:吸烟能忘记烦恼;吸烟结交新朋友,拉近与人的距离,吸烟能产生灵感……指导与补救:联系日常生活,互相补充。
活动四:饮酒危害也不小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喝一点酒是不是没关系?为什么大人可以喝酒,小孩不行?酒精是怎么伤害身体的?教师引导聚焦学科核心问题:基础问题:饮酒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有哪些危害?深化问题:饮酒行为可能引发哪些不良后果?我们应如何树立正确的饮酒观念? 饮酒呢?饮酒对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指名回答) 学生能说出饮酒的危害;能得出教训,学以致用。 预设:肝脏受损、影响青少年身体发育、饮酒致癌、交通事故……指导与补救:1借助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饮酒的危害。2引导学生得出警示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把今天学到的烟酒的危害分享给自己身边的人,让他们主动拒绝烟酒诱惑,过健康的生活。 实践性 目标1 2分钟
将所搜集的资料制作宣传海报,向低年级同学做一次禁烟、禁酒、禁毒宣传。 实践性 目标1.2 10分钟
板书设计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