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七上预备 Unit 3 Welcome! Section B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七上预备 Unit 3 Welcome! Section B 教案

资源简介

新七上预备 Unit 3 Section B(1a-1e)教案
一、基本信息
授课教师:Zhenghui(郑老师)
授课年级:七年级(上)
课时内容:预备 Unit 3 Section B(1a-1e)——What is fun on a farm
课时时长:45 分钟
课型:听说读写综合课(以农场主题为核心,融合词汇、阅读、写作与口语表达)
二、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导向)
(一)语言能力
词汇:能认读并运用农场相关核心词汇,能理解并灵活运用三大类核心句式,口语表达时发音清晰、语法正确,书面写作时句子连贯;能运用“关键词定位法” 完成阅读任务(圈画文本提及的农场事物、补全句子);
(二)文化意识
感知中西方农场文化的共性与差异:通过《Old MacDonald Had a Farm》歌曲、农场图片及文本,了解西方农场常见动物与场景,对比中国农村常见事物(如鸡鸭、菜园),初步建立 “农场生活” 的跨文化认知。
(三)思维品质
逻辑思维:在阅读中通过“关键词定位”梳理文本逻辑(谁介绍农场、介绍了哪些事物、事物特征是什么);在写作中按照“总—分—总”结构组织内容,提升“梳理信息、构建逻辑”的能力。发散思维:在 “帮助韩林叔叔吸引游客”“设计梦想农场” 等任务中,从“动物多样性、场景美观、活动体验” 等多角度思考,突破单一思维,培养创新想法。
(四)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通过图片、歌曲自主感知新词汇,借助 “关键词定位法” 独立完成阅读任务,逐步养成 “主动观察、自主梳理知识” 的习惯。
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图片观察、补全句子)、同伴互查(口语介绍、写作修改)中,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分享自己想法,提升 “沟通协作、互助共进” 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农场相关词汇的认读与运用,尤其是易混淆名词(sheep 单复数同形、goose 的复数形式)和颜色搭配。核心句式的灵活使用,特别是 “数量询问与回答”“颜色描述” 在口语和写作中的准确表达。“关键词定位法” 的掌握,能独立从文本中提取农场事物、数量、颜色等关键信息。
(二)教学难点
用“总述—详细介绍—表达情感”的结构仿写农场介绍,做到语言流畅、逻辑清晰,且融入个人想法(如补充农场细节)。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PPT):包含农场动物 / 场景图片、《Old MacDonald Had a Farm》歌曲片段、阅读文本、思维导图模板、写作示例。
教具:农场动物卡片(标注英文单词 + 颜色)、数量词卡片(1-20)、奖励小贴纸、思维导图空白图纸。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导入(Warming-up)——5 分钟
课堂规则与奖励说明:教师用简洁语言明确 3 条规则(坐姿端正、举手答问、声音洪亮),告知 “积极参与的同学课后可获小贴纸”,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歌曲与图片激活:播放《Old MacDonald Had a Farm》歌曲片段(截取动物叫声部分),同时 PPT 循环展示农场动物图片(white sheep, black and white cow 等),暂停时提问:“What animals do you hear/see (你听到 / 看到了什么动物?)”,引导学生用简单英文或中文回答,自然引出 “农场” 主题,激活预习时的知识储备。
(二)读前活动(Pre-reading)——7 分钟
词汇新授与联想记忆:
PPT 逐一展示 “动物 + 场景 + 颜色” 组合图片(如 pink pigs 在 mud 里、yellow baby chickens 在 grass 上),教师领读词汇,强调发音(如 “goose”/ɡu s/、“sheep”/ i p/),并引导学生用 “联想记忆法”:“看到 pink,就想到 pigs;看到 yellow,就想到 baby chickens”。
采用 “师生互问” 巩固:教师举动物卡片问 “What colour is the cow ”,学生回答 “It’s black and white.”,再由学生模仿提问,提升词汇运用能力。
图片观察与小组讨论:展示 1a 农场图片,小组内用 2 分钟讨论:“What can you see on the farm (农场上有什么?)”,要求用 “a/an...(事物)” 或 “...(颜色)...(事物)” 表达,教师巡视并记录学生提到的事物(如 brown ducks, a red house),为阅读任务铺垫。
(三)读中活动(While-reading)——15 分钟
1. 快速阅读(1b 任务)——5 分钟
任务指令:“Han Lin introduces his uncle’s farm to Peter. Read the text and circle the things he talks about in 1a’s picture.(韩林向彼得介绍叔叔的农场,读文本并在 1a 图片中圈出他提到的事物)”。
方法指导:讲解 “关键词定位法”—— 先找题干关键词 “Han Lin’s uncle’s farm”“things”,再到文本中找对应的动物、场景词(如 cows, ducks, house),圈画时用不同颜色笔区分 “动物” 和 “场景”。
反馈核对: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展示图片答案,重点讲解 “another duck” 对应 “树后的鸭子”,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
2. 精读与补全(1c 任务)——7 分钟
小组合作任务:再次阅读 1b 文本,共同完成 3 道补全题,要求用 “关键词定位法” 标注答案来源:
“What animals does Han Lin’s uncle have He has ______, ______ and ______.(答案:pigs, horses, cows, ducks, sheep; chickens,定位文本 “He has pigs, horses, cows, ducks, sheep and chickens”)”
“How many ducks does he have He has ______ ducks.(答案:fifteen,定位 “fourteen ducks”“another duck”,计算 14+1)”
“What colour is his uncle’s house It’s ______.(答案:white and red,定位 “a red house”,结合常识补充 “white walls”)”
展示分享:邀请 2 个小组上台分享答案和定位过程,教师点评并纠正易错点(如数量词拼写 fifteen,颜色描述顺序 “black and white”)。
3. 拓展提问(1d 任务)——3 分钟
教师示范:结合 1a 图片提问 “What else can you see on the farm (农场上还有什么?)”,回答 “I can see a sheepdog.”,再追问 “What colour is it ”,引导学生回答 “It’s brown and white.”。
学生互动:同桌之间互相用 “What else... ”“What colour... ” 提问,教师巡视,纠正语法错误(如 “How many sheep” 而非 “sheeps”),提升口语应变能力。
(四)读后活动(Post-reading)——13 分钟
1. 深度思考与文化感知(5 分钟)
话题讨论 1:“Do you like Han Lin’s uncle’s farm Why (你喜欢韩林叔叔的农场吗?为什么?)”,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回答,如 “I like it because I can see pink pigs. They are cute.”,教师补充 “西方农场常见 goose,中国农村常见鸭子”,引导学生感知文化差异。
话题讨论 2:“Han Lin’s uncle wants more visitors. What can we do (韩林叔叔想吸引更多游客,我们能做什么?)”,学生从 “增加动物种类、设置喂食活动、装饰红色房子” 等角度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2. 写作指导与仿写(8 分钟)
思维导图梳理结构:教师在黑板绘制简易思维导图,展示 “介绍农场” 的逻辑:
总述:This is...’s farm. It’s big.
详细介绍:Animals(pigs, cows...)→ Colour(pink, black and white...)→ Number(fifteen ducks...)
情感:This is a fun farm. I like it.
仿写任务:学生根据 1a 图片和 1b 文本,用自己的话完成 1e 写作(50 词左右),教师巡视,重点指导 “句子连贯”(如用 “And”“Look at...” 连接),鼓励学生加入 “green grass”“big trees” 等细节。
同伴互查:写完后同桌交换文本,用 “★” 标注正确的核心句式,用 “ ” 标注疑问处,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五)总结与作业(Summary & Homework)——5 分钟
1. 核心素养总结(2 分钟)
师生共同回顾:用思维导图快速梳理 “语言能力”(词汇、句式、读写技能)、“文化意识”(农场文化差异)、“思维品质”(逻辑梳理、发散思考)、“学习能力”(关键词定位法、合作学习),强化核心素养目标。
奖励激励:展示 3-4 份优秀写作 / 口语案例,发放小贴纸,肯定学生的参与和进步。
2. 分层作业(3 分钟)
必做题(语言能力 + 学习能力):向家人用英语介绍韩林叔叔的农场,录制 1 分钟音频(要求包含 “动物、数量、颜色”),自己对照文本检查语法错误。
选做题(思维品质 + 文化意识,二选一):
设计 “梦想农场”,绘制图片,用思维导图梳理 “动物、场景、活动”,再撰写 50 词英文介绍;
观看中国农村纪录片,对比 “中国农村” 与 “韩林叔叔的农场”,用 3 句话英文记录差异,下次课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