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西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在宇宙空间探索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火星可能有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但目前没有发现生命存在。下表示意地球与火星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a)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00 23小时56分钟 有
火星 0.11 0.15 3.96 1.90 24小时37分钟 有
1.与地球相比,火星( )
A.体积较大 B.质量较大 C.自转周期较短 D.表面温度较低
2.目前火星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火星没有昼夜交替 B.火星缺乏液态水
C.火星没有大气层 D.火星表面温度太高
2025年5月,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推动“天数地算”向“天数天算”的转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太空计算卫星星座运行轨道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4.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选择在酒泉发射,主要是因为酒泉( )
A.地处低纬,节省燃料 B.气候较干旱,晴天多
C.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D.临近海洋,运输便利
5.太空计算卫星星座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雷暴天气②流星体撞击③太阳风干扰④易氧化腐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英国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以日面纬度为纵坐标,以时间(年份)为横坐标,绘制出太阳黑子分布图,把一系列太阳黑子周期的图案绘制在一起,就构成了一连串翩翩起舞的“蝴蝶”影像。下图为太阳黑子“蝴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从“蝴蝶”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 )
A.5年 B.11年 C.22年 D.33年
7.下列关于太阳黑子在日面纬度上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南北半球太阳黑子分布完全对称,面积比例相同
B.相同时间内,南半球太阳黑子面积比例大于北半球
C.每个周期内,太阳黑子先出现在中纬度,后向低纬度移动
D.太阳黑子集中分布的纬度范围随时间无明显规律性变化
8.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可能伴随出现的现象是( )
A.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B.两极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表平均气温持续下降 D.卫星导航信号受到干扰
我国科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了目前最早的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该古生物生活在大约1.6亿年前,比之前发现的白垩纪哺乳动物早大约3500万年。下图为该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及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真兽类哺乳动物化石所处的地质年代是( )
A.寒武纪 B.侏罗纪 C.古近纪 D.第四纪
10.该化石所处的地质年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是( )
A.恐龙 B.两栖动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11.下列关于该化石发现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哺乳动物起源于中国辽宁省 B.说明白垩纪没有真兽类哺乳动物
C.推早了真兽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时间 D.揭示了地球生命始终单调进化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符合该时期动植物演化过程的是( )
A.由复杂到简单 B.由陆生环境到海生环境
C.由爬行类动物到鱼类 D.由蕨类植物到裸子植物
2025年1月7日9时5分,在西藏自治区定日县(28.5°N,87.4°E)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地震发生时拉萨市民在手机App上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15.地震发生时,拉萨市民手机收到预警信息,主要的依据是地震波的( )
A.能量大小差异 B.传播介质差异 C.传播速度差异 D.振动方向差异
16.若地震波向下传播至地下2900km处,其速度变化可能是( )
A.横波和纵波速度均明显加快 B.横波消失,纵波速度骤降
C.纵波消失,横波速度骤降 D.横波和纵波速度均保持稳定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哈雷彗星是太阳系中著名的周期性彗星,其绕日公转周期约为76年,哈雷彗星的彗尾由冰物质升华形成。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
(1)指出图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共同特征。
(2)请从彗星与太阳的距离变化角度,简述其彗尾长度的变化规律,并说明理由。
(3)与其他行星相比,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位于我国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投入使用,313台直径6m、形似锅盖的天线均匀分布于直径1000m的圆环上,用来观测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过程产生的射电辐射。研究太阳耀斑爆发过程和机理,判断日冕物质抛射的速度和方向,既可以研究太阳自身的运作机理,又可以预测是否会产生较大影响的空间天气事件。下图为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示意图。
(1)指出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主要观测的两种太阳活动及其发生的太阳大气层。
(2)简述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主要观测的两种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3)分析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的建设对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圈层可以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无法直接观察,主要通过地震波对内部进行研究,且地球内部存在两个不连续界面。地球各圈层与人类关系密切,发生强烈地震时,人们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感受到左右摇晃。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M为地球内部的一个不连续界面。
(1)指出M代表的不连续界面名称,并说明该界面的深度特点。
(2)简述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的相互关系。
(3)解释地震中人们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感受到左右摇晃的原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B D B C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D A C B
17.(1)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共面性(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近圆性(公转轨道近似正圆形)。
(2)变化规律:距太阳越近,彗尾越长;距太阳越远,彗尾越短。
理由:彗尾是彗星接近太阳时,冰物质升华形成的气体和尘埃被太阳风推斥形成的;距离太阳越近,太阳辐射和太阳风作用越强,彗尾越长。
(3)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适宜,形成了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能够吸引并保留大气层,经过漫长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使水以液态形式存在,且地表存在广阔的液态水——海洋,为生命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18.(1)太阳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发生在日冕层。
(2)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大气摩擦,在高纬度地区形成极光;可能对人造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造成损害。
(3)有助于深入研究太阳自身的运作机理,了解太阳活动的规律;能够预测较大影响的空间天气事件,为航天活动、无线电通信等提供预警,保障人类活动的安全;推动人类对太阳系及宇宙的认识进程,促进空间科学的发展。
19.(1)界面名称:莫霍界面。深度特点:在大陆部分较深,在大洋部分较浅。
(2)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圈中的生物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中起到重要作用。
(3)纵波的传播速度快,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引起上下颠簸;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引起左右摇晃;纵波先到达地表,横波后到达地表,导致地震中人们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感受到左右摇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