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季九年级语文训练题 (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班级将开展“诗海扬帆,青春追梦”系列专题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
活动一:爱朗读,感受优美的诗韵 (积累与运用 20分)
小雨为本次活动撰写了主持词,请你帮他完善一下。
人生自有诗意,总有一处风景,让你嘴角扬起;总有一首诗词,让你心绪荡漾;总有一篇文章,让你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笑谈一代天(jiāo),纵论风流人物,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对鲜(yán)娉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对峙黑暗,歌咏光明和大地,是艾青的诗意人生;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是欧阳修的诗意人生;寒夜赏雪,泛舟西湖,是张岱的诗意人生……诗意的人生并非可望不可即,我们只需(kè)守生命的信条,善于从自然与历史中汲取养分,涵养生命之树。如此,诗意的枝条就会摇曳生姿。为了人生的诗意,我们应该附庸风雅,在朗诵中感受诗意,让诗意与人生相得益彰。
1.(3分)请你根据主持词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代天(jiāo) 鲜 (yán) (kè) 守
2.(3分)请你选出主持词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可望不可即 B.摇曳生姿 C.附庸风雅 D.相得益彰
3.(3分)2025年适逢“诗圣”杜甫诞辰1313周年,小雨想在活动展板上增加一副对联致敬诗圣。请你帮助补全空缺处()
上联:少怀壮志, ① ,诗笔写尽民间疾苦。
下联:情系苍生,心忧社稷,文字凝成 ② 。
A.①亲历烽烟 ②世上悲歌 B.①亲历烽烟 ②济世宏愿
C.①半生漂泊 ②世上悲歌 D.①半生漂泊 ②济世宏愿
4.(3分)小雨准备在活动中朗诵下面一首诗,他对这首诗进行了朗读设计,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青色的池沼
艾青
青色的池沼,长满了马鬃草;
透明的水底,映着流动的白云……
平静而清潋……
像因时序而默想的
蓝衣少女,
坐在早晨的原野上。
2025年秋季九年级语文训练题 (一)(共8页)第1页
当心啊————
脚蹄撩动着薄雾
一匹栗红色的马
在向你跳跃来了……
一九四○年三月
A.第一节描绘了幽静的青色池沼,色彩明丽,画面静美,应该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来读。
B“像因时序而默想的/蓝衣少女”妙用转行, “蓝衣少女”前稍作停顿,留下想象空间。
C. “当心啊————”应该用低缓的语调来读,读出诗人的小心翼翼,担心马儿会惊扰少女。
D. “栗红色的马”让清晨宁静的画面顿时生动起来,应重读“跳跃”,读出生机、喜悦。
5.(8分)为增强主持词的感染力,小雨增补了一些古诗文,请你帮他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沿着诗歌这条长阶拾级而上,我们会看到“露从今夜白,① ”的节气之美,能遇见“鸡声茅店月,② ”的行程之美,亦能收获“但愿人长久,③ ”的情思之美。虽然,会有遗憾, “④ ,雪拥蓝关马不前”是迷茫, “秋草独寻人去后,⑤ ”是感伤,但何妨多一些“长风破浪会有时,⑥ ”的自信,多一份“⑦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冀,因为, “⑧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勇敢奔赴定然有美好的远方!朋友们,让我们读诗吧!
活动二:会研读,领悟丰富的诗意 (阅读与鉴赏 45分)
(一)小雯在阅读古诗文时做了读书笔记,请你和她一起整理完善。
摘录一:
答梅圣俞灵乌①赋
范仲淹
危言②迁谪向江湖,放意云山道岂孤③。忠信平生心自许,吉凶何卹④赋灵乌。
【注】①灵乌:能预言吉凶的乌鸦。②危言:说正直的话。③放意:纵情恣意。道岂孤:一路怎会孤单。④卹(xù) : 同“恤”, 忧虑。
摘录二:
公生二岁而孤。既长,去之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
6. (2分)【批注】诗中“ ”和“ ”两个字,强化反问语气,表现出诗人内心坦荡,胸襟旷达。
7.(2分)【随感】诗人以 自喻,表达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人生信条,展现出 的精神。
8.(4分)【圈点】小雯在摘录中标注了四个疑难字词,请帮她解释。
①去: ②堪:
③益: ④微:
9.(3分)【释义】小雯用横线画出了最喜欢的句子,请你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0.(2分)【句读】小雯发现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你用“/”标示(限两处)。
公 为 将 务 持 重 不 急 近 功 小 利。
2025年秋季九年级语文训练题(一)(共8页)第2页
青涧城,垦营田,复废寨,熟羌①归业者数万户。……自边制久隳,至兵与将常不相识。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公之所在,贼不敢犯。
(选自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注】①熟羌:指少数民族。
摘录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1.(2分)【理解】下面是小雯对摘录三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现了作者超越个人得失、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理想。
B.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乐观形成对比。
C.打破了传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局限,强调无论进退都心怀天下。
D.是全文的核心观点,表达了对“古仁人”以天下忧乐为己任精神的推崇。
12.(3分)【反思】小雯这样评价范仲淹:“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请结合诗文材料说明理由。
(二)小雯邀请你一起阅读实用类文本,探究诗歌的阅读方法。
【材料一】
①经常阅读诗词,鉴赏诗词,我们的思想境界、言谈举止、人格魅力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变得丰满而有诗意。
②《2022中国诗词大会》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让更广泛的人群参与进来。还记得2017年有段时间朋友圈被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武亦姝这个16岁的高中生刷屏,人们折服于她丰富的诗词储备量,更惊艳于她淡定从容的气质,因为她上场的时刻,总是那样的雍容淡定,大气沉着。第五期的攻擂者李宜幸被问及对武亦姝的看法时,她评价说:“她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非常沉着冷静。”第八期武亦姝再次从百人团脱颖而出的时候,董卿问她第二次再上来面对整个环境是否会更坦然自若一些了,武亦姝说她并没有这种感觉,她解释说:“就像诗词也是这样的,就觉得只要我还喜欢它,只要我有个人可以聊,真的就够了。我也觉得答题答得怎么样,都无所谓,知识盲点回去再补就可以了。但是我对它的热爱,一旦生成,就不会再轻易减少了。”
③有时候,从当下看来,读诗确实不如其他技能来得现实,但是诗词却能够净化人浮躁的内心,荡涤出别样的意境胸怀。
(摘编自林峰《诗词与人生》)
【材料二】
①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 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
2025年秋季九年级语文训练题 (一)(共8页)第3页
“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颍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②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熏陶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慢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三】
①古代诗词距学生生活的时代久远,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多障碍。首先,古诗词语言精炼,跳跃性强,文字含义存在不确定性,诗词中词性改变,语序颠倒,省略内容,运用典故等现象经常出现。这些都对当前文言基础知识不扎实,文学常识积累不足,文化素养不高的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带来很多麻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从打牢基础,加强自身的文化积累,提高自身素养做起。
②其次,有部分学生在背诵诗词时感觉很困难,记不牢,即使勉强背过,很短时间又遗忘,或者默写起来错字别字连篇,究其原因还是对诗歌的大意并未完全理解,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仅在“有时”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不理解呢 原来是对作者的经历不太了解,也不能感同身受,如果要理解的话,就需要鉴赏者丰富自己的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照自己的人生才能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
③再次,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古诗词时无勾画圈点的习惯,没有这个习惯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诗歌重点、发现不了细节。如果平时多加强圈点勾画的训练,就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意旨。
④最后,有的学生遇到诗歌时会显得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处下手。所以,要理解诗歌,读者还得系统地学习一些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按照系统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展开阅读,才会真正地拥有“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的轻松惬意。
(摘编自《当代学生古诗词阅读调查报告》)
2025年秋季九年级语文训练题(一)(共8页)第4页
13. (2分)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读诗不能帮我们提升技能,但会影响我们的思想境界、言谈举止、人格魅力。
B.唐诗宋词中表达的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跟现代人没有距离。
C.“诗言志”“诗缘情”是关于诗词内容的两个对立的认识。
D.唐诗宋词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教育熏陶作用。
14.(2分)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阅读诗词的价值。
15.(3分)小雨最近非常困惑:自己总是读不懂诗词。请你结合【材料三】,告诉他怎样才能更好地读懂诗词?
(三)小雯邀请你一起阅读文学作品,追求人生的诗意。
我的“诗人梦”
黄璋尊
①那年七月龙眼熟,我和几个小伙伴攀爬在树上摘龙眼,忽听树下有人叫我的名字并喊道:“考上啦,考上啦!”我一激动,忘了自己是站在树枝上,双脚用力一跺,“哗啦哗啦”,连同树枝树叶一起坠落下地。整个过程脑子一片空白,懵懵懂懂地发现自己站在了泥土地上,我才有了脚踏实地的真实感。啊,暨南大学,我考上大学了。
②我考上大学,村里人奔走相告,母亲和我却是又喜又忧,家里的收入只勉强够一家老小糊口。考虑到我家庭困难,学校给了助学金,每月除伙食费外,还有4元零用。就这样,我在校园里度过了5年“富足”的生活,无论物质还是精神上,都是我从没感到过的富足。那个时代的文科生几乎都在做着一个“诗人梦”,我对诗歌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我经常泡在图书馆里阅读诗集,找来报纸副刊上发表的诗歌学习,常常忘记了时间。这引起管理员林老师的注意,她不时站在我身后悄悄地观察我,时间久了,还会劝我:“休息一下吧!”见我抄录诗集辛苦,她偷偷告诉我,图书馆要淘汰一些破损旧书,我可以带些回去。就这样,我拿到了好些破损、缺页的诗集。后来,这些盖有“暨南大学图书馆”印章的书,跟随我搬来搬去,一直保存至今。
③读大三时,原广州军区的一批军旅诗人时常在军区礼堂举行诗歌朗诵会,有时还会举办讲座,深受大学生、诗歌爱好者的喜欢,我常常去听。我们学校与军区礼堂相距甚远,往返坐公交车要花3角钱,这对于一个靠助学金读书的学生而言确实是笔不小的花销,我必须从牙缝中挤出开支。通常为了赶时间,我会咬咬牙花一角五分钱坐车前去,回来则以步代车,几乎穿越小半个广州城回到学校。返程途中,天空像被深邃的墨水浸染过一般,星星点点地镶嵌着几颗钻石般的星辰,它们闪烁着,月亮害羞地躲进云里,又悄悄地钻出来,增添了几分神秘感。那是多么幸福而浪漫的夜晚啊。回到宿舍已是半夜,为了不打扰舍友,我悄悄地摸黑钻进被窝,带着我的“诗人梦”一起睡去。后来班里有个广州本地的同学被我的痴迷所
2025年秋季九年级语文训练题(一) (共8页)第5页
感动,便将自行车借给我用。有了这辆自行车,我的“诗人梦”简直如虎添翼,出去参加文学活动更踊跃了。
④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广西“支边”建设,待过地质队,下过农村,生活虽然艰苦,但“诗人梦”依然不泯,在青山绿水边,在乡村田园里,我不忘读诗写诗。由于工作需要,我也写些新闻报道、杂文散文之类的文章,最终,我依靠文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一名副刊编辑。
⑤小女儿出生后,从她牙牙学语开始,我就教她背唐诗。孩子不知唐诗为何物,以为唐诗是“糖诗”,大概是因为我经常买糖奖励她多背带来的误解。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到较长的诗,孩子乖巧受教,也欣欣然喜欢这些朗朗上口的“糖诗”。也许因为这些诗歌的熏陶,她开始有诗的发现,喜欢联想、比喻、形容,譬如家里刚孵出壳的小鸡颤巍巍在地上走动,她就说像妈妈的毛线团在地上滚动,还把天上的月亮说成是星星的妈妈……妻子说这孩子古怪,奇思异想多,我却有些得意地回应:“这是我的‘诗人梦’在成长!”女儿果然没有辜负我的冀望,在文学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了我大学时代的梦想。
⑥岁月悠悠,我今已年迈。昏花的两眼望去,迢迢来路皆已朦胧,依稀可见的是那个在图书馆埋头抄诗的文学青年,那个夜晚踩自行车赶去听诗歌朗诵的身影。我觉得,我用一生的酸甜苦辣写下了一首诗。
(《人民日报》2025年01 月26日 08版)
16.(3分)文章围绕“我的诗人梦”讲述了哪几件事 请简要概括其中的三件。
17.(3分)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 有何作用
18.(3分)有人认为第⑤段与“我的诗人梦”并无关系,可以删去 请你给出你的理由。
19.(3分)如何理解文章第⑥段“我觉得,我用一生的酸甜苦辣写下了一首诗”的内涵。
(四)小雯请你和她一起阅读《艾青诗选》(节选),走进整本书阅读。
黎明的通知(节选)
艾青
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2025年秋季九年级语文训练题 (一)(共8页)第6页
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选自《艾青诗选》
20.(2分)抓住“意象”是解读诗歌的钥匙。“黎明”是这首诗歌中的意象,它能传情达意。请根据诗歌的内容,说说诗人想借“黎明”传达怎样的感情。
21.(2分)每一位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这些意象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情感。在《艾青诗选》中,除了“黎明”,还有一些主要意象。下表根据《艾青诗选》的部分诗歌,从意象角度做的整理,请你补充完整。
诗中意象 象征意义 作者情感 诗歌示例
(1) 光明、理想 向往光明、驱逐黑暗的美好愿望。 《向太阳》《给太阳》
土地 苦难、悲伤 (2)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
22.(2分)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与其它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它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请你结合《黎明的通知》整首诗赏析画线处的语言。
23.(2分)小雯选取《黎明的通知》的一节作为“青春寄语”,制作一张明信片。你打算将这张明信片送给谁 请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并结合名著内容简述理由。
青春寄语
请他们用虔诚的眼睛凝视天边,
我将给所有期待我的以最慈惠的光辉。
趁这夜已快完了,
请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
————艾青《黎明的通知》
A.颓废时的祥子(《骆驼祥子》)B.消沉时的保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25年秋季九年级语文训练题(一)(共8页)第7页
活动三:乐分享,抒写灵动的诗心 (表达与交流 55分)
24.(5分)专题学习活动即将结束,同学们尝试创作小诗。请你参照示例,从下列意象中任选一个写一首小诗,至少运用两种感官描写,表达你对青春的感悟。(用斜线表示诗歌的分行)
示例:篮筐 篮球击中你发出“砰”的一声/黏腻的汗水滑过我的脸庞/为了更接近你/我在青春里跳跃过,执着过
备选意象:课桌 黑板 跑道
25.(50分)从下列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
诗人穆旦看见向晚的春风、平展翅翼的飞鸟,便看到了生命和自然的欢笑哀愁;欧阳修看见滁州山水、游人欢宴,便看到了为官的追求和幸福。看见,是一种敏锐,是一种气度,是一种情怀,它是我们内心镜像的折射,也是我们通向远方的触角,看见世界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己。
请将“我看见 ”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分享你的经历和感悟。
任务二: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阅读这首小诗,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你拟定的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少于 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2025年秋季九年级语文训练题(一) (共8页)第8页2025年秋季九年级语文训练题(一)参考答案
1.(3分)骄 妍 恪(每空1分)
2.(3分)C【解析】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贬义词,用在此处不恰当。故选C。
3.A【解析】第一空:下联“心忧社稷”是动宾短语。“亲历烽烟”是动宾短语,“半生漂泊”是偏正短语。应用“亲历烽烟”。第二空:下联末字应是一声或二声,“歌”是一声,“愿”是四声。应用“世上悲歌”。故选A。
4.(3分)C【解析】C.根据“当心啊——脚蹄撩动着薄雾,一匹栗红色的马,在向你跳跃来了”可知,诗人担心马儿会惊扰少女,很着急的在提醒,因此,此处应该用紧张的语调来读,读出诗人内心的着急。故选C。
5.(8分)月是故乡明 人迹板桥霜 千里共婵娟 云横秦岭家何在 寒林空见日斜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沉舟侧畔千帆过 江山如此多娇(每句1分;每句错、增、漏1字扣 0.5 分,错、增、漏两个字及以上0分)
6.(2分)岂 何(每空1分)
7.(2分)灵乌 坚持正义、敢于直言(每空1分,第二空意近即可)
8.(4分)离开 能忍受 更加 如果没有(每空1分,意近即可)
9.(3分)我曾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关键字翻译正确,句意大体相近)
10.(2分)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每断对一处1分;每多断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1.(2分)B【解析】B 错误:“居庙堂之高” 与 “处江湖之远” 是对 “先忧后乐” 中 “进退皆忧” 的具体阐释,二者是补充关系,而非对比。对比的对象是前文 “迁客骚人” 的 “以物喜,以己悲”。
12.(3分)结合材料:诗文中的范仲淹①忠信正直,②为人持重,③治军有方,④先忧后乐或以天下为己任,堪称一代名世之臣。(答出3点即可,每点1分,意近即可)
附摘录参考译文:先生两岁时成了孤儿(古代丧父曰孤),先生长大后,离开长山到了南都。来到学堂,打扫了一间房子,日夜读书,他的起居饮食,别人都受不了,但是他自己更加刻苦。先生作为将帅,主要讲究持重,不追求小的功利。在延州筑起了青涧城,开垦营田,修复了承平、永平的废弃营寨,熟羌(少数民族)回到家乡操持旧业的有好几万户。……自从边境的制度废弃了很久,以至于士兵和将领经常互不相识。先生于是把延州的士卒分给六个将领,训练齐整,各路兵马都采用了先生的方法。先生所在的地方,敌人不敢侵犯。
13.(2分)D【解析】A.据材料一第③段“有时候,从当下看来,读诗确实不如其他技能来得现实”,可知选项“读诗不能帮我们提升技能”表述与原文不符;B.据材料二第①段“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可知“唐诗宋词中表达的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跟现代人没有距离”表述与原文不符; C.据材料二第①段“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颍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可知选项“两个对立的认识”表述与原文不符;故选D。
14.(2分)经常阅读诗词,我们的思想境界、言谈举止、人格魅力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变得丰满而有诗意。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熏陶作用。(意近即可)
15.(3分)首先打牢基础,加强自身的文化积累,提高自身素养做起;其次读万卷书,增强理解能力;再次加强圈点勾画的训练;最后系统地学习一些古诗词鉴赏的方法。(答出3点即可,每点1分,意近即可)
16.(3分)①大学时林老师看“我”痴迷诗歌,偷偷将图书馆破损淘汰的诗集送给“我”阅读。②因拮据坐车去军区礼堂参加诗歌朗诵会徒步回去。③同学看“我”痴迷诗歌,借给“我”自行车参加文学活动。④“支边”建设时,见到绿水青山也不忘写诗。⑤从女儿出生后便开始诗歌启蒙。(写出其中的三点即可,每点1分)
17.(3分)环境描写。渲染了夜晚静谧而美丽的氛围,生动形象地烘托出“我”参加诗歌朗诵会返程途中内心的喜悦之情。推动情节发展。(描写方法1分,表达作用2分,意近即可)
18.(3分)第⑤段记述了“我”用诗歌为女儿启蒙,在潜移默化中女儿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也走向了文学的道路。“我”的诗人梦在女儿身上得到了延续。从侧面烘托出“我”对文学的痴迷与热爱。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因此不能删。(判断结论1分,说明理由2分,意近即可)
19.(3分)作者年迈回忆自己的人生,虽家境贫寒,也无法阻止他对“诗人梦”的追求。并且将文学的种子也种在女儿的生命中。这是一首奋斗追梦的诗作,表达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对人生的慨叹。(意近即可)
20.(2分)黎明象征了光明、温暖和希望,表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意近即可)
21.(2分)(1)太阳 (2)与土地生死相依、忠贞不渝,对祖国、人民深沉的爱(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22.(2分)“东方”“海上”具体说明了“黎明”到来的方位地点,“汹涌着波涛”说明了“黎明”历经迢迢长路和惊涛骇浪而来的情状,表明了黎明到来的势不可挡。(意近即可)
23.(2分)示例1:选A。寄语中“虔诚的眼睛凝视天边”代表着对美好未来的坚守与期待,“黎明”象征着黑暗过后的希望曙光。祥子在经历三起三落后,从勤劳正直的青年逐渐走向颓废。将这张明信片送给他,希望能唤醒他心底残存的对生活的期待,让他明白即使身处黑暗,只要心怀希望,等待他的“黎明”终将到来。 示例2:选B。寄语中“凝视天边”象征不要失去希望;“黎明”象征绝境中的希望。保尔失明瘫痪后一度绝望。这个寄语送给他可以激励他不要放弃希望。(结合诗句含义和名著内容,合理说明意图,意近即可)
24.(5分)
示例1:课桌
在阳光下闪烁木头的温暖/指尖滑过表面的纹理/耳边回荡着/粉笔划过纸页的沙沙声/青春/是在这书香环绕中/沉默地生长/梦想在句子之间/悄然谱写着未来的篇章
示例2:黑板
用粉笔轻轻划过黑板/沙沙声如青春悄然流逝/满是数字与公式的板面/手指轻触,感受微微粉尘/我们在这方黑板前/书写过努力,遗留着梦想。
示例3:跑道
清晨的露水在跑道上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我的脚步声与心跳共鸣,回荡在空旷的操场/为了追逐那一抹朝阳/我在青春的道路上奔跑过,拼搏过
(小诗要有诗歌样式,语言精练有韵味,不要求押韵。)
25.(50分)作文评分标准
等级 分数档 标准描述
任务一 任务二
一类 50-45 ★能紧扣话题选材 ★立意深刻,能紧扣所写内容深入思考,有所启发 ★讲述故事内容充实,情感真挚,表达连贯,语言有感染力;若写想象类作文,需想象合理,构思巧妙,表达有创意 ★能紧扣诗歌哲理立意,立意深刻,观点明确 ★能辩证思考,论证合理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论证言之有据,材料丰富 ★语言准确连贯
二类 44-40 ★能扣住话题选材 ★有明确的立意,并扣住立意进行叙事 ★讲述故事有具体内容,有情感体现,表达完整,文从字顺;若写想象类作文,需想象合理,有思路,表达有一定的创意 ★能扣住诗歌哲理立意,有明确论题,观点集中 ★有一定的思辨,有一定的逻辑 ★能分点论述,有一定的层次性 ★有典型事例、名言警句,材料与观点关联 ★语言有议论的特点,表达通顺
三类 39-30 ★选材能体现话题内涵 ★有一定立意,能围绕所写内容有所思考 ★讲述故事有内容,有头有尾,语言通顺;若写想象类作文,需能自圆其说,有一定思路,语言平淡 ★观点与诗歌哲理有关联,有一定的见解 ★看得出思路,有论述的特征 ★有论据,材料与观点有一定联系 ★语句较为通顺
四类 29-19 ★选材与话题有关 ★无明确立意,几乎看不出思路 ★叙事内容不完整,语言不太通顺;若写想象类作文,需有一定篇幅,但构思不合理,内容空泛,语言乏味 ★看得出一定的见解 ★几乎看不出思路 ★论述空泛,材料不充分 ★语句不通顺
五类 18-0 有以下情况之一: ★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 ★结构混乱,错字连篇 ★文不成篇,字数不足 200 ★大篇幅抄写试卷选文 ★书写无法识读
说明: 1.评分关注不同文体特征。任务二如果写议论文,按以上“任务二”标准评分;如果写记叙文,则按以上“任务一”标准评分。 2.对有独到之处的文章,如见解独到、思想深刻、材料新鲜、想象丰富、构思巧妙、论证严密、感情真挚感人、感受独特有启发、语言有表现力等,要鼓励创新,打出高分。 3.对于明显套题、套作或抄袭的文章,视程度酌情扣分。严重者可扣至0分。 4.600字以下,每少50字扣1分;不足200字,最高不超过18分。 5.未写题目扣2分,只写题目得2分。 6.文中出现少量错别字,不刻意扣分;错别字较多者,随文酌情扣分,最多不超过3分。7.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可酌情加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卷面不整洁者,可适当扣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