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宁波市综合高中联合教研体10月测试高一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本试卷共三大题,共14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50 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 ”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 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第1-10题每小题 3 分,第11-13题每小题 5 分,共 45 分。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质量 B. 时间 C. 位移 D. 密度2. 在考察运动员的成绩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跳水 B.双杠 C.艺术体操 D.马拉松3. 衢宁铁路已于2020年9月27日正式全线通车了,遂昌、松阳、龙泉、庆元四地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铁路等级为国铁1级,速度可达160 km/h,其中丽水市境内里程约159.18 km/h,其中对160 km/h和159.18 km/h两个数据指的是( )A. 瞬时速度、位移 B. 瞬时速度、路程 C. 平均速度、路程 D. 平均速度、位移4. 下面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B.速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越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越大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D.由可知,位移越大,速度越快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严禁酒后驾车。一般情况,驾驶员发现前方有险情,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动作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在这反应时间内汽车还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正常人反应时间一般为0.75 s,但饮酒后的反应会迟钝很多,现假设有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正常行驶,饮酒者的反应时间为2 s。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那么从发现险情到车子停下,饮酒者车会比未饮酒多运动多少距离( )A. 40m B. 20m C. 25m D. 15m6.如图是A、B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0时,两质点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t=t1时,A、B两质点相遇C.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D.t=t1时,A、B两质点的加速度不相等7.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2 - 4s内,质点做匀速运动B.质点在0 - 6 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C.质点在0 - 2 s内与4 - 5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D.在第5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8. 某次汽车碰撞测试中,一辆汽车以大小为40 m/s的速度撞向障碍物,并经0.2 s的时间停下,若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碰撞过程中该汽车( )A.速度变化量为40 m/sB.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40 m/sC.平均加速度为200 m/s2D.平均加速度为 -200 m/s29.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两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10 s时两车第二次相遇,则两车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 )A. 1 s B. 2 s C. 4 s D. 6 s10.一个质点在前一半的位移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的位移速度位2,则该质点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11.(多选) 一辆卡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变速运动,已知它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同向,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速度也在减小,位移在增大B.汽车的速度和位移都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速度达到最大12. (多选) 物体沿一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2 s内的位移为4.0 m,第3 s内的位移为6.0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在第2 s初到第3 s末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5.0 m/sB.它在第1 s内的位移是2.0 mC.它的加速度大小是2.0 m/s2D.它的初速度为零13. (多选) 如图所示,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最后停在D点。已知AB=6 m, BC=4 m,从A点运动到B点和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 -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2.55 m/s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C.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4 s D.A、D两点间的距离为12.25 m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11 题,共135分)14.(6分)(1)常见的打点计时器有两种,图片上的仪器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它使用的是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图片上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电压约为________ V,工作时纸带在复写纸________(填“上面或下面”)。(2)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B. 先接通电源打点, 后释放纸带运动C. 先释放纸带运动, 后接通电源打点D. 纸带上的点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的速度越小(3)要测量小车的速度。除打点计时器(含所用电源、纸带、墨粉纸盘)外还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15. (6分)(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点A对准刻度尺0刻线,从刻度尺上读出B、C、D、E到A点的距离,其中AD两点间距xAD=_______cm。(2)该小组在规范操作下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上 O、A、B、C、D 、E和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 50 Hz。测得x1=2.09 cm,x2=2.31 cm,x3=2.49 cm,x4=2.70 cm,x5=2.90 cm,x6=3.12 cm,每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s,则打 D点时小车的速度 _______m/s,可求得小车运动在CD段的加速度是_______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该同学分别算出其他各点的速度:, 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运动的 v-t图像,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的规律 。16.(11分)如图,在一个短边长为a,长边长为b的矩形场地上,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从A点出发以恒定速率v沿场地边缘顺时针到达B点(A、B为两边的中点),求整个过程中:(1)跑步者总位移大小x;(2)跑步者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3)跑步者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大小。17(12分)在宁波站附近的某段平直的铁路上,一列以90 m/s高速行驶的列车某时刻开始匀减速行驶,5 min后恰好停在宁波站,并在该车站停留2 min,随后匀加速驶离车站,经8.1 km后恢复到原速90 m/s。(1)求列车减速过程中的位移大小;(2)求列车驶离车站过程中加速到70 m/s所用时间;(3)从开始匀减速行驶到恢复到原速的平均速度。18. (20分)一辆汽车A在路面上沿直线行驶,突然发现前方65 m处有一辆车B侵入了车道,A车开始紧急刹车,假设刹车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A车在刹车后的第一个2s内的位移是40 m,在第三个2 s内的位移是2.5 m。(1)求车辆A前2 s的平均速度;(2)求车辆A的加速度;(3)通过计算说明,在车辆A刹车的过程中是否会撞上B车;(4)若B车以5 m/s的速度侵入车道,A车司机经过0.6 s的反应时间才踩下刹车,A车是否还会撞上B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DBAC 6-10:BCDBC 11. BD 12. ABC 13. BD非选择题14.(每空1分,共6分) 电磁 交流 8 下调 BD 刻度尺15.(每空1分,共6分) 5.84 - 5.86(皆可) 0.1或0.10 0.280 0.200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16.(共11分)(1)x=a (3分)(2) (2分)v (公式1分,答案1分)(3) (公式1分,答案3分)17.(共12分)(1)3000 (公式1分,答案3分)(2)- 0 .5 (公式1分,答案1分)t’40s (公式1分,答案1分)(3)t80s (公式1分,答案1分)6 (公式1分,答案1分)18.(共20分)(1) (公式1分,答案3分)(2)(1分)t=5.267s 刹停时间刹停时间为5.267s,但计算时用6s,不符合条件,但可知汽车A在6s内刹停。 (3分)采用逆向思维。刹停时间 (5分)联立方程组得到t=5s,a=5 (6分)(3) (公式1分,答案1分)(公式1分,答案2分)(4)反应时间使用了=25m/s*0.6s=15m (1分)剩余65-15=50m (2分)当汽车A速度小于等于5m/s时,不会撞车。x=60m (4分)60m>50m,所以会撞到 (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