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中学九年级九月份历史学情调研考试试卷(开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总共48分)1.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了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在数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而在环海多山多岛屿的古希腊,耕地面积有限,人们高度依赖商贸活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C.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班器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2.在古巴比伦王国的某部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方面的规定,还有其他如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最能说明古巴比伦( )A.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 B.商品经济比较活跃C.奴隶制度比较发达 D.严格保护奴隶主利益3.下列图片是世界古代史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示意图。由此可知,它们共同反映的本质是( )种姓制度示意图 封君封臣制示意图种姓制度示意图 封君封臣制示意图A.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维护了封建领主的利益C.维护了被统治阶级的利益 D.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4.公元前5世纪,一位雅典演说家赞扬奥林匹亚节说:“我们共同来到一个地方,通过共同的祈祷与共同的献祭活动,回忆起存在于我们之间的亲属关系。”这一节目的开展( )A.促进了希腊城邦的政治统一 B.维护了城邦之间的长久和平C.培育了希腊的文化认同意识 D.传播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理念5.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是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其中、《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法典》制定的时期分别是( )A.罗马城邦、拜占庭帝国 B.罗马共和国、法兰克王国C.罗马城邦、罗马帝国 D.罗马共和国、拜占庭帝国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个帝国发展的时空定位。据此判断,这个帝国是( )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7.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大概在北纬25度至35度这一区间,影响人类文明的先哲:中国的老子、孔子、墨子等提出各家学说,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相继出现,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古希腊哲学思想......学者们称之为“轴心时代”。据材料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 )A.呈现多元性和多样性 B.由于统治者鼓励带来思想的繁荣C.繁荣推动了社会转型 D.因东西方之间的相互交流而繁荣8.下面是某学校历史社团举办讲座的宣传海报。据此可知,讲座的名称可能是( )历史大讲堂讲座名称:关键词:封君封臣制、庄园生活、基督教传播、城市与大学兴起主讲人:李明地点:求知楼报告厅时间:2024年3月25日14:00A.神秘的西欧中世纪 B.雅典民主政治的曙光C.灿烂的拜占庭文化 D.亚历山大帝国的崛起9.某电视台正在播放大型历史争论片《辉煌的大河流域文明》第一集。片中解说:“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从南向北贯穿其境内流入地中海”。据此判断该集介绍的内容是( ) A.秦汉时期文明 B.古代西亚文明C.古代埃及文明 D.古代朝鲜文明10.“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受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这种“依附关系”是 ( )A.领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 B.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C.国王与骑士之间的关系 D.教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11.下列对封君与封臣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封臣必须无条件服从封君 B.封君要保护封臣C.二者之间的纽带是土地 D.两者之间没有等级差别12.下表所示内容,与之相关的宗教是( )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 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说明题:(10分)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这三次征服的,请结合史实分析,说明理由。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从何时开始出现?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6分)这种制度下,主人给“臣下”的主要是什么?“臣下”对他的主人有何义务?(4分)(3)如何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4分)15.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世界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材料二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总序材料三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一恒河、黄河一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一千零一夜》、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摘编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请写出材料一中图片的名称。(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文明交往主要有那两种方式?(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东征。(2分)材料二中三个帝国在版图上有何共同点?(2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孕育亚洲文明的自然地理因素。(2分)找出材料三中一项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文明成果。(2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漫长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摘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公元前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个文法因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和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作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材料三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律》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从书》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4分)材料二的“成文法”指的是哪部法律?(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4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2分)(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人类社会民主、法制发展历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