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1.1.-1.2)测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1.1.-1.2)测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力学1.1.-1.2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某实验探究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木板水平向右运动过程中,测力计A、B示数稳定时,其示数分别为5.0N、2.8N, 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A.2.8N B.7.8N C.2.2N D.5.0N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 N,F2=6 N,那么下列有关物体A、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对B的摩擦力为10 N,水平向左 B.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 N,水平向右
C.A受到的摩擦力为4 N,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6 N,水平向右
3.如图是“南方小土豆”在北方滑雪时,从高处滑下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小土豆”在下滑的过程中,其惯性越来越大
B.“南方小土豆”在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南方小土豆”穿上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D.“南方小土豆”在雪上匀速滑行过程中,滑板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跑步是一种健身方式。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后蹬时,图中箭头表示左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正确的是(  )
A.B. C. D.
5.如图是“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使玻璃杯不掉下的力是(  )
A.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
B.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C.竹筷对米的摩擦力
D.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
6.骑行成为近年来的热门活动。下列关于自行车物理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车轮轴与轴承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
B.轮胎和脚踏板上的花纹属于有害摩擦
C.刹车时按压把手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来增大摩擦
D.加速骑行可以减小自行车与地面间的摩擦
7.小金用脚将足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踢球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球离脚后能在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C.球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
D.球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将立即静止
8.浙江越剧小生陈丽君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人物塑造能力,迅速成为全网关注的焦点,图是陈丽君在表演“抛伞”的瞬间!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伞被倾斜向上抛到最高点时,若突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伞将保持静止状态
B.抛出伞后,陈丽君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给陈丽君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伞离开陈丽君的手后,伞相对于陈丽君一直处于静止
D.伞在空中运动时,伞的速度发生变化,但惯性不变
9.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紧固锤头 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进
C.安全气囊 D.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
10.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
11.用水平力F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木箱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时,木箱静止,不受摩擦力
B.时,木箱所受的摩擦力为3N
C.时,木箱受力不平衡
D.时,木箱所受的摩擦力为2N
12.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把货物运到高处,货物在皮带上没有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  )
A.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
B.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
C.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
D.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
13.如图所示,铁块A重6N,静止地吸附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将重为3N的铜块B放在铁块A上面时,A和B恰能沿着黑板缓慢匀速下滑。取走铜块B,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铁块A,使其匀速向上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3N B.9N C.15N D.18N
14.我国名将巩立姣在杭州亚运会女子铅球决赛中勇夺冠军。比赛时,她奋力将铅球掷出,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铅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M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m放在木块M上面,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木块m将向左倾倒
B.木块m对木块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木块m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D.木块M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
16.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向     (选填“左”或“右”)弯曲。
(2)我们可以把刷毛弯曲的方向视作刷毛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那么由该实验可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     相反。
17.2021年2月10日,质量为5.2t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实施近火制动后,被火星顺利捕获,正式踏入如图的环火星的轨道。地球上g取10N/ kg,物体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约为在地球表面重力的0.4倍。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 。火星探测器顺利实施近火制动,完成火星捕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在火星上的物体受到火星的重力方向为 。
(3)若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实现了载人登陆火星任务,当未来的你作为宇航员踏上火星表面,若原本在地球上你最多能举起50kg物体,在火星表面你最多能举起质量为 的岩石标本?
18.物块A的重力为5牛,物块B的重力为8牛。将物块A放在物块B上,如图所示,用大小为40牛的水平力将物块B压在竖直黑板表面保持静止。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方向为 ;
(2)若增大水平压力,则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如何变化?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如图所示,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 (填字母)路线继续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 ;若当小球滚至右侧最高点时,撤去所有外力,它将 。
20.如图所示,单摆小球在A、C两点之间来回摆动。当小球在A点 (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理由是 。若小球摆到C点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由于 将处于 状态。
三、探究题
21.如图,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 N,A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N。
2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甲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
(2)实验发现:小车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长,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 ;
(3)在此实验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4)拓展:如图乙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速度减为零),摆球受的力 (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同一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
(1)甲、乙、丙三次实验中以相同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
(3)通过对比 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 (填“粗糙”或“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大;
(4)同学们在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伟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 (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24.月面巡视探测器(月球车)是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复杂航天器,具备地--月遥控能力,有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高1.5米,质量为120千克。求:
(1)月球车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2)在地球上重6牛的物体放到月球上时重为1牛,那么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质量和受到的重力分别是多少?(g取10牛/千克)
四、解答题
25.如图所示,小车在10牛作用下向右运动时,质盘为100千克的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到的摩擦力和它对小车压力的示意图(g=10N/kg)。
26.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方便测量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置在水平的木板B上,细绳跨过定滑轮,另一端与上端固定的弹簧测力计的秤钩相连,且细绳的ab段保持竖直(木板B足够长,不计细绳重力和滑轮摩擦)
(1)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动木板B向左运动,当F=10N时,木板B保持静止,此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2)将水平拉力F增大,木板B向左运动,待木块A静止后,接着将拉力F增大一倍,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撤去水平拉力F后,当木块A和木板B都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此时木板B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 (选填“向右”或“向左”)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力学1.1.-1.2测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C B C D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C B C
1.A
【详解】在木板水平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测力计B的拉力(2.8N)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f=FB=2.8N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AC.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平衡力,即B对A的摩擦力与拉力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B对A的摩擦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左。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A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为10N,故A、C错误;
BD.B受到A的摩擦力10N,水平向右;同时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2=6N,此时二力的合力为4N,方向水平向右。因为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地面对B的摩擦力与前面两个力的合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地面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4N。因为B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B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4N,水平向右,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A.加速下滑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
B.在加速下滑的过程中,运动速度变大,其运动状态保持改变,故B错误;
C.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故C正确;
D.滑板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因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所以,当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后蹬时,左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即左脚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向前,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将竹筷插入玻璃杯的米中,米中倒入少量的水,等候一段时间,米膨胀,米和玻璃杯之间产生压力,产生了摩擦力,玻璃杯静止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玻璃杯没有掉下来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A.生活中采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减小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说明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是有害摩擦,故A错误;
B.脚踏板上利用橡胶,并且在橡胶上刻有花纹,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说明鞋和脚踏板之间的摩擦是有益摩擦,故B错误;
C.刹车时,用力刹闸,增大了闸皮和车轮之间的摩擦,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加速骑行,由于自行车与地面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A.踢球时,球也会给脚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球离脚后能在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球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地面给的摩擦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而使球停下来,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球在运动过程中,当所受的力全都消失后,根据牛顿一定律可知,球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A.伞被倾斜向上抛到最高点时,伞的速度不为0(水平方向速度不为0,竖直方向上速度为0),若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伞不会保持静止状态,故A错误;
B.抛出伞后,陈丽君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给陈丽君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伞离开陈丽君的手后,伞相对于陈丽君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C错误;
D.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伞在空中运动时,其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撞击中,锤头和锤柄一块运动,锤柄受力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运动,与锤柄结合的更结实,属于惯性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行,是因为滑板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属于惯性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当汽车的前部遇到撞击时,汽车迅速减速,而人由于惯性会前倾,安全气囊可对人起到保护作用,属于惯性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是受到杆的弹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惯性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A.静止的物体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也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
B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则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的方向相同,故C错误,B正确;
D.发生相对滑动的两个物体间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是接触、挤压、接触面粗糙这几个条件,缺少任一条件都不会产生滑动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根据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可知:t=1s时,F=1N;t=3s时,F=3N;t=5s时,F=2N;
根据木箱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可知:0~2s之间,v=0(静止);2~4s之间,v从0开始增大(加速运动);4~6s之间,v=4m/s(匀速运动)。
A.t=1s时,v=0(静止),但F=1N≠0;木箱静止,受力平衡,因此摩擦力f=F=1N(静摩擦力),故A错误;
B.t=3s时,木箱正在加速(v-t图斜率不为零),因此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且通常小于推力(因为加速,F>f),实际上,从t=5s时匀速可推知滑动摩擦力f=2N(因为匀速时F=f),所以t=3s时,F=3N>f=2N,摩擦力应为2N,不是3N,故B错误;
C.t=5s时,木箱匀速运动(v=2m/s恒定),受力平衡(F=f),故C错误;
D.t=5s时,木箱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所以摩擦力f=F=2N,故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货物与皮带相互挤压,假如接触面光滑,货物会向下滑动,故货物相对皮带有向下滑动的趋势,货物所受到的静摩擦力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相反,沿斜面向上,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C
【详解】当A和B沿着黑板缓慢匀速下滑时,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整体的重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大小;
取走铜块B,用竖直向上的力F使铁块A匀速向上运动时,铁块A对磁性黑板的压力大小不变(与重力的大小无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然为9N,此时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下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则;
由以上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B
【详解】球在空中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C
【详解】A.木块m放在木块M上面,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的情况下,M很快停止运动,而m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右倾倒,故A错误;
B.M对m摩擦力与m对M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的方向相反,所以木块m对木块M的摩擦力向右,故B错误;
C.木块m由于具有惯性,会向前运动,m相对于M来说有向前运动的趋势,所以木块m受到的摩擦力向左,故C正确;
D.把m和M作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地面对M的支持力等于m和M的总重力,则木块M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6. 50 50
【详解】[1]在甲图中,F1对B有50N的推力,B相对于A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则A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由于物体B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摩擦力与F1为一对平衡力,即此摩擦力大小等于50N。
[2]在甲图中,将A、B看为一个整体,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桌面对它们的摩擦力与F1为一对平衡力,即桌面对A下表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1,为50N;将F2=8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时,它们一起做直线运动,但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则桌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大小也不变,仍然为50N。
17.(1) 相互的 运动状态
(2)竖直向下
(3)125kg
【详解】(1)火箭升空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探测器在环火轨道绕行,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此时它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探测器成功完成火星捕获,这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放在火星上由于受到火星的吸引而产生重力,所以火星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也是竖直向下。
(3)物体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约为在地球表面重力的0.4倍,在地球上50kg物体的重力与在火星上等于物体的重力相同,所以在地球表面最多能举起50kg物体的人,在火星表面最多能举起125kg的物体。
18. 13 竖直向上 不变
【详解】(1)[1][2]由题可知,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B竖直方向受到A的压力、自身的重力、墙壁的摩擦力而保持平衡,A对B的压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则摩擦力大小
方向竖直向上。
(2)[3]若增大水平压力F,整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总重力,总重力不变,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19. b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静止
【详解】[1] [2]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故小球将沿b路线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当小球滚至右侧最高点时,小球瞬间速度为零,这时撤去所有外力,它将保持静止状态。
20. 不是 合力不为0 惯性 静止
【详解】[1][2]小球在A点时,速度为0,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合力不为0,不是平衡力,小球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3][4]小球摆到C点时,速度为0,若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处于静止状态。
21. 右 3 12
【详解】[1]B与地面相对静止,A向右滑动,B相对A向左运动,则A对B摩擦力水平向右。
[2]B相对地面静止,受到平衡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二者大小相等。测力计对B拉力为3N,则木板对B摩擦力大小为3N。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对A的摩擦力也为3N。
[3]A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受到向右拉力为15N,则它受到向左合力也为15N,B对它向左摩擦力为3N,则地面对A向左摩擦力为
22.(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等
(2)快
(3)不能
(4)不是
【详解】(1)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这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实验发现:表面越粗糙,阻力就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快。
(3)由上分析可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4)当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此时小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其速度为零,小球受重力和拉力,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
23.(1)等于
(2)大
(3) 甲丙 粗糙
(4)不需要
【详解】(1)实验中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甲、乙两次实验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且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可得到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1][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因此选择甲、丙两次实验,且可得结论为: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丁实验中,无论怎样拉动长木板,木块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摩擦力大小相等,因此该装置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24.(1)1200牛;(2)120kg ;200牛
【详解】解:(1)球车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
(2)月球车到达月球后,质量不变,还是120kg,月球车在月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
答:(1)月球车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1200N
(2)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质量是120kg,受到的重力是200N。
25.
【详解】小车相对物体A向右运动,小车会受到物体A施加的向左的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物体A受向右的摩擦力,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物体A对小车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的重力,即大小为1000N,压力方向垂直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作用点在两物体接触面的中点上,作图如下所示:
26.(1)0
(2)不变
(3)向左
【详解】(1)当水平拉力F为10N时,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木块A与木板B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不受拉力,整体受到的拉力与地面的摩擦力平衡,则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0N。
(2)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拉力F增大一倍,但木块B对木板A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不变,摩擦力不变。
(3)撤去水平拉力F后,当木块A和木板B都静 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此时木块A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木板B受到木块A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木板B静止,受到木块A与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此时木板B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