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大单元说课课件(25张PPT)-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大单元说课课件(25张PPT)-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01
单元教学背景分析
CONTENTS
目录
03
单元课时分析
04
05
教学特色
单元作业设计
02
单元教学目标
01
单元教学背景分析
传统革命教育: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解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国情教育: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 方位,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法治教育:认识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提和基本保证,理解“和平 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 意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意义。
要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不懈追求,着力扎紧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要始终不渝坚持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指导思想与依据
课程标准内容
指导思想
政治认同
责任意识
法治观念
本单元是九年级上册教材的第四单元。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都要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必须处理好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社会和谐,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华民族一家亲,共圆民族复兴梦。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新征程是实现中国梦的机遇与现实行动;做自信中国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条件和必然结果。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单元教材分析
横向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 一
和谐
中国梦
纵向
七年级:我与他人、和集体
培养责任意识
八年级:我与社会
承担社会责任
九年级:我与祖国和时代共成长
肩负时代使命
做自信的中国人
政治认同
时代使命
逐渐深化
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责任意识
已知点
困惑点
发展点
九年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认识、有感知,对未来社会发展有感性的憧憬和梦想,对个人的发展也有美好的愿望。因此需要引导他们将个人梦和国家梦有机结合,将自身的成长和祖国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等问题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能够从爱国情感出发,反对一切不利于国家团结稳定的行为。学生基本了解“一国两制”方针和对实现祖国统一的殷切期盼,对中国梦已有简单的认知。
部分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对较弱,对于新时代如何促进民族团结思考不够深入。大部分学生缺少相对生活经验,对反对分裂的迫切性、必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学生对香港、澳门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持繁荣稳定、我国如何实现两岸统一等问题关注度不高。大多数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理解过于简单,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思想战略了解不多,对做自信中国人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02
单元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责任意识
了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够在 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 国,热爱中华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
单元教学目标
03
单元教学课时分析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我们的梦想 共圆中国梦
民族团结梦 (第一课时) 祖国统一梦(第二课时) 民族复兴梦(第三课时) 共圆中国梦(第四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新时代新征程是实现中国梦的机遇与现实行动
自信的中国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条件和必然结果
知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行 (实现中国梦)
共圆
单元课时教学思路: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民族团结梦
教学目标
通过回顾左宗棠收复新疆,能够说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有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培养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通过观看各族人民为抗日战争英勇奋斗的素材,了解各民族的交往从未中断,形成了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望、守望相助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通过举例说明党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大力支持,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伟大祖国的热爱。
通过自述自身为促进民族团结该怎么做,懂得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具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第一课时:民族团结梦
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
教学环节
环节一重温历史
回顾左宗棠收复新疆
环节二明团结
观看各民族人民为抗战英勇奋斗的素材
环节三 析政策
交流党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发展
环节四 促团结
合作分享促团结
各族人民对民族和国家具有怎样的情感?
各民族之间保持一种什么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新型民族关系?
为促进民族团结怎么做?
核心观点
中国人民具有反对分裂的爱国情感。
各族人民在交往中形成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核心能力
核心问题
用历史发展的视角,探究问题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深入理解问题本质
单元课时教学思路: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祖国统一梦
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习近平主席出席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暨第六任行政长官就职典礼,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理解“一国两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方针政策,增强对“一国两制”的法治观念。
通过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式上关于台湾问题的讲话,理解台湾问题一定要解决,也一定能解决,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课时:祖国统一梦
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
教学环节
环节一“一国两制”
观看习近平主席出席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祝活动
环节二 聚焦台湾问题
阅读《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观看视频。
香港的快速发展说明了什么?
如何理解台湾问题一定要解决,也一定能解决?
核心观点
一国两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方针政策
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核心能力
核心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环节三 维护祖国统一
讨论:青少年能为维护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有人认为,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的责任,与青少年无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单元课时教学思路: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民族复兴梦
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知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理解我国为什么渴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初步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不懈奋斗的历程,知道在不同的时期党和国家为实现中国梦制定不同的目标,理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第三课时:民族复兴梦
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
教学环节
环节一民族复兴梦
参观《复兴之路》
环节二 追梦历程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
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中国梦党采取了哪些策略?
核心观点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一代代中国人的夙愿和奋斗目标。
三步走战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两个阶段
核心能力
核心问题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单元课时教学思路:第四课时
第四课时
共圆中国梦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的“中国梦”,理解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通过了解“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事迹,理解作为中国人自信的源泉,懂得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通过榜样人物的事迹,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
通过学生思考并讲述自己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感受并懂得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树立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第四课时:共圆中国梦
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
教学环节
环节一圆梦大舞台
采访身边人的中国梦
环节二自信的中国人
分享“七一勋章”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
环节三 我们都是追梦人
制定并分享自己的追梦计划
新时代我国取得哪些辉煌成就?从这些成就中,思考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人为什么会自信?自己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青少年如何追梦?
核心观点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和四个自信,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当代青少年生逢其时,将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朝着这一使命远航。
核心能力
核心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 ,知行合一
04
单元作业设计
单元作业展示
课时 基础类作业 拓展类作业 (三选一)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练习 1、绘画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手抄报(求:必须是本人原创) 2、写给自己的一封信《畅想2035》。(要求:畅想在国家的支持下,自己的成长过程,字数不限) 3、小组合作:设计一场以“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活动方案,活动内容、形式不限(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设计。(要求:方案要明确活动目标、形式、意义、应急措施) 基础类作业:基础类作业是必做,题目内容设计以中考考点为主,主要聚焦学生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课时 基础巩固练习 第三课时 基础巩固练习 拓展类作业:结合学情,拓展作业学生可进行三选一来完成,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自主选择,三道题循序渐进,难度逐渐增加,一是可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二是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勇气,培养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增强小组合作能力。
第四课时 基础巩固练习 单元作业评价
评价说明:根据完成度,每项评价 、 或
序号 评价项目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综合评价
1 活动参与态度
2 小组活动贡献
3 课后实践作业
4 学生收获评价
05
教学特色
教学特色
学习内容情境化、生活化
本单元为国情篇的落脚点,我校民族学生占比高达90%以上,民族团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的设置学生有话可说,学生乐于参与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中国梦的实现,既是国家的任务,也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所有公民的义务,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之中,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学习党领导人民取得巨大发展成就,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以更加踊跃的态度参与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
1
2
3
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