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阶段检测一
一、
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急
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郭沫若《立
在地球边上放号》等狂飙突进的诗歌;又有担当型的崇高,如王久辛的抗日长诗《狂雪》等。这
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那么,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
统面前,如何继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
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努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
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常高产生的必要性。但并不是所
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产生崇高的情感?以人民
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
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衰民生之多艰”,反而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
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
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
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
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不是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
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墓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
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
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
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
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
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总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避免“假大空”的伪崇高。真正
具有活力、热力和魅力的崇高是不容躲避的,也不许玷污,更严禁消解。毕竟具有崇高美的诗歌
不是说服,而是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奋,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
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
(摘编自杨四平《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材料二:
诗歌创作既要表现诗人独有的情怀,也要走出个体的小世界,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
诗人应当有社会良知,有一颗对故乡、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心,保持对时代、社会、人类的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