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15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三)夜幕降临后,距离地球最近的3个天体——月球、金星和木星,汇聚在双鱼座的西方夜空,交相辉映,媲美争辉,形成少见而有趣的“双星拱月”天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双星拱月”是金星、木星在不同平面上围绕太阳公转所致
②月球、金星和木星是夜空中较明亮的天体
③金星离地球较近,木星体积大
④“双星拱月”是金星、木星近乎在同一平面上围绕太阳公转速度不同所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与地球相比,图中三天体均缺少( )
A.岩石 B.大气 C.液态水 D.阳光
下图示意某地太阳能交通指示灯,这种指示灯的亮度会随太阳辐射量的变化而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该地指示灯亮度变化的关键因素有( )
①天气状况②地势高低③太阳高度④太阳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为减小指示灯亮度变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把太阳能电板设计成活动式,可调整角度②加装储电池
③缩小太阳能电板④增大指示灯整体高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105°E沿线地区与全球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105°E沿线地区与全球同纬度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值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
A.20°N附近 B.30°N附近 C.35°N附近 D.40°N附近
6.我国105°E沿线相应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地势高 B.云雨多 C.纬度低 D.白昼短
下图是NASA拍摄的“太阳笑脸图”,从照片上能清楚地看到太阳两只明亮的眼睛、鼻子、嘴。科学家表示,“两只明亮的眼睛”是太阳活动活跃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所指的外部圈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是( )
A.色球层 太阳耀斑 B.日冕层 日冕物质抛射
C.光球层 太阳黑子 D.色球层 太阳黑子
8.“两只明亮的眼睛”大致位于(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3年11月5日夜至次日凌晨,黑龙,江、新疆等地出现绚丽的极光。下图为漠河市首次记录到绿色极光舞动的画面。完成下面小题。
9.与极光相伴产生的现象有( )
A.太阳光球层上的耀斑爆发 B.日冕层抛出大量带电粒子
C.肉眼可见色球层发出的光 D.太阳色球层黑子数目增多
10.极光现象背后存在的危险是( )
①诱发地球上产生水旱灾害等②扰动地球磁场使远洋轮船迷航
③导致南极地区产生地震灾害④影响人造卫星和地面长波通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中国科学家在山西阳泉的一处岩石中发现了一个大型科达木化石群,共由211棵大型的科达类植物茎干组成。科达是一类已经灭绝的裸子植物,曾在晚石炭世一二叠纪盛极一时,在三叠纪末期完全灭绝。下图示意科达木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此次发现的科达木化石群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前寒武纪 B.中生代晚期 C.新生代中期 D.晚古生代
12.下列关于科达类植物及该化石群所在地层的表述较合理的是( )
A.形成时期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B.是地质历史时期重要的成煤植物
C.为哺乳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D.该地层中可能含有大量恐龙化石
下图为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14.图中的X处即为( )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
15.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是(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马里亚纳海沟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7月25日,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中国空间站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在2022年完成建造。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小题。
16.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发射过程中( )
A.依次经过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气温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
C.外部空气密度逐渐变小,气压逐渐变大 D.超过50千米后各种天气现象逐渐消失
17.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层的大气厚度在赤道地区最薄 B.②层中飞鸟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
C.③④层中在一定高度存在着电离层 D.①层的热量直接源于氧气吸收太阳可见光
气象气球携带探空仪器升空,就像是一个“CT扫描仪”,从低空到高空进行逐层扫描,把不同高度和经纬度的温度、气压、空气湿度、风向、风速等数据通过信号发回地面。2022年5月,我国科考队在珠峰地区放飞的探空气球中,最高的升至39.1千米高空。下图为刚放飞的氦气探空气球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体积变化及原因是( )
A.变小,大气压强升高 B.变大,大气湿度升高
C.变小,大气温度降低 D.变大,大气密度降低
19.探空气球飞升至最高处,主要是为了探测( )
A.二氧化碳 B.水汽 C.臭氧 D.电离层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A.纬度相当 B.海拔相当
C.距海远近相同 D.大气透明度相近
21.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与③④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⑤有关
22.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四川盆地多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高
C.白昼长 D.太阳高度角大
23.盛夏季节,浙江农民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如下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降低白天温度
我们在切大葱或洋葱的时候,会忍不住“泪流满面”。如果我们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便可极大地缓解眼部的不适。下图为切大葱或洋葱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该生活小窍门运用的地理原理是( )
A.水循环的原理 B.热力环流原理
C.温室效应原理 D.热胀冷缩原理
25.蜡烛点燃过程中,其附近等温面与等压面分布状况,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苏州地区的湖陆风环流全天都很明显,且强度大于当地热岛环流。图a为苏州位置图,图b为苏州城区有、无热岛环流的能见度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热岛环流使苏州城区( )
A.近地面能见度降低 B.高空能见度增大 C.近地面污染状况改善 D.高空污染状况改善
27.白天湖陆风对苏州热岛环流的影响是( )
A.风力增强 B.面积增大 C.中心西移 D.高度降低
下面:左图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④是稳定风向;右图是④处各种受力的示意图,F4是风向。完成下列各题。
28.上面图中④地风向,正确的是(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29.关于右图中各箭头说法正确的是( )
①F1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F3是摩擦力,它不影响风速,只影响风向
③F2是地转偏向力,它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④该地风向向右偏转,位于北半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0.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与主要太阳能电站分布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上空的年平均对流层高度约为15km,而同纬度地区年平均对流层高度约为12km。
(1)归纳我国主要太阳能电站的分布与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关系。
(2)分析青藏高原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太阳能丰富的自然原因。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析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高度大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昼夜温差大,冬季夜晚易出现低温冻害,对果树生长造成很大的危害。为此果农采取多种技术措施来进行防寒防冻,如树干涂白、培土包扎、果树覆盖、人造烟幕等。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代表的地理事物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1)写出①~④对应的地理事物。
(2)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说明北方地区冬季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3)请解释果农通过人造烟幕来进行防寒防冻的地理原理。
33.读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左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相比较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气温值相比较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2)热力环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3)假若左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
(4)一般情况下,甲地为 天气,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
(5)上图中A地的风向为 ,A与B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理由是 。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B 6.B
7.C 8.B
9.B 10.A
11.D 12.B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C
20.A 21.C 22.B
23.D
24.B 25.D
26.C 27.D
28.A 29.C 30.C
31.(1)关系:太阳能电站分布多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多。
(2)(与东部地区相比,)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晴天多,云雨量少,日照时间较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
(3)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上升气流强劲,上升高度较大;青藏高原海拔高,上升气流起点高,更容易达到较高处。
32.(1)①代表太阳辐射;②代表大气辐射;③代表大气逆辐射;④代表地面辐射。
(2)北方地区,冬季降水少,多晴天,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导致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导致夜晚气温低。
(3)人造烟幕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水汽和灰尘,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从而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能量。
33.(1) 甲>乙>丙>丁 乙>甲>丙>丁
(2)地面冷热不均
(3)甲
(4) 晴朗 甲
(5) 西北风 A A处等压线密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