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蝌蚪找妈妈 课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小蝌蚪找妈妈 课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将大自然中的一些知识很自然地镶嵌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里。文章通过写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妈妈的奇妙经过,自然活泼地展现了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化过程及其生活习性的变化,蕴含了遇事要主动探索的道理。
【学情分析】
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因此这节课我将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与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与朗读课文,作为语文学习的根本。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中格外注重兴趣的激发与思维的培养。
【教学目标】
1.认识“蝌、蚪”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条”等8个字,会写“妈妈、身子、他们”等11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和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和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
2.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板贴(板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单元介绍,整体感知
恭喜同学们正式进入二年级的语文学习,这一年,请大家继续跟着老师的脚步,走进语文这个奇妙的大花园吧!
(一)单元感知: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一起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学习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和《我是什么》,学习诗歌《植物妈妈有办法》。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会聚焦“有趣的动物”这个话题。在快乐读书吧里,我们还将搭上童话王国的列车,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
(二)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
小小黑豆水中游,细长尾巴圆圆头。——打一种小动物。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打一种小动物。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跟这两个小动物有关。
2.启发质疑
问题预设: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怎样找妈妈?最后找到妈妈了吗?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初读感知
任务一:借助插图,理清故事
1.自读提示:
(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插图,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池塘里的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们的妈妈是青蛙。
任务二:走进课文,情境识字
(二)随文识字
1.第一自然段
随文识字“脑、袋、灰”,重点学习“脑、袋”。
脑——发现月字旁的字大多与身体有关。
袋——强调读音,“袋”字单独念四声,可以组词“袋子、袋鼠”,课文中的“脑袋”和装东西的“口袋”读轻声。
2.第二自然段
随文识字“腿、教、迎、宽、嘴”,重点学习多音字“教”。
教——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判定多音字的读音。
jiāo jiào
(1)老师教( )我们识字。
(2)妈妈教( )育我要爱护青蛙,保护环境。
3.第三自然段
随文识字“龟”。
龟——借助甲骨文图画,进行字理识字。
4.识字小游戏
小青蛙过河,开始游戏,本课生字快闪。
5.第四至六自然段
①发现青蛙妈妈的外形特点,随文识字“披、鼓”,练习用加点的词各说一句话。
披着碧绿的衣裳 鼓着大大的眼睛
露着雪白的肚皮 甩着长长的尾巴
孙悟空披着红色的衣服,猪八戒鼓着大大的肚子,大灰狼露出尖锐的牙齿,老牛甩着尾巴赶苍蝇。【锻炼学生说话的能力】
②再次回读课文
任务三:认真书写展风采
三、生字归类,指导书写
1.按结构给生字归类
独体字: 两
上下结构:宽、条
左右结构:哪、那、孩、短
半包围结构:成
2.学习书写“两、条、哪、宽”四个生字。
(1)指导书写 “两” 字(独体字,重心平稳)
笔顺与笔画:“两” 共 7 画,笔顺是横、竖、横折钩、撇、点、撇、点。它像一座小房子,笔画要围绕田字格中心展开,不能歪歪扭扭。
书写细节:第一笔 “横” 要稍短,起笔在左上格,略向右上方倾斜;第二笔 “竖” 垂直向下,落在竖中线上,就像房子的柱子;第三笔 “横折钩” 是 “房顶”,“横” 要平,“折” 要垂直,钩画短小有力;里面的 “撇、点、撇、点” 要写得对称,左右两个 “撇点” 分别落在横折钩内部两侧,间距均匀,不要挤在一起,也不要超出 “房顶” 范围,让整个字看起来方正又稳定。
易错提醒:别把 “两” 的笔顺写错(比如先写里面的撇点再写横折钩),也别让里面的四个笔画写得太挤,不然会像 “房子里堆满东西”,显得杂乱。
(2)指导书写 “条” 字(上下结构,上紧下松)
笔顺与笔画:“条” 共 7 画,笔顺是撇、横撇 / 横钩、捺、横、竖钩、点。上面是 “夂”(折文旁),下面是 “木” 字,就像 “折文旁” 给 “木” 字盖了个小帽子。
书写细节:上面 “夂” 要写得紧凑,“撇” 要短小,“横撇” 的 “横” 稍短、“撇” 轻展,“捺” 要舒展,刚好盖住下面 “木” 字的上半部分,捺脚不要太长;下面 “木” 字要写得挺拔,“横” 画落在横中线上,“竖钩” 垂直向下,穿过横画中间,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点落在竖钩右侧,和 “捺” 画形成呼应,做到 “上紧下松、上下对齐”,整体不歪斜。
易错提醒:别让 “夂” 的捺画太短,盖不住 “木” 字;也别把 “木” 字的竖钩写歪,不然整个字会失去重心,像 “站不稳的小树”。
(3)指导书写 “哪” 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笔顺与笔画:“哪” 共 9 画,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折钩、撇、横折折折钩 / 横撇弯钩、竖、横、横。左边是 “口” 字旁,右边是 “那” 字,就像 “口” 字站在 “那” 字旁边说话。
书写细节:左边 “口” 字旁要小而方,位于横中线上方,“竖” 要直,“横折” 的折角圆润,里面 “横” 画落在横中线上,不要超出右边;右边 “那” 字,“横折钩” 要有力,“横折折折钩” 的弯度要自然,最后两 “横” 平行,间距均匀,做到 “左窄右宽”,左边 “口” 字的底部和右边 “那” 字的底部对齐,左右紧凑不脱节。
易错提醒:别把 “口” 字旁写太大,不然会抢占 “那” 字的空间;也别把 “那” 字的 “横折折折钩” 写得太直或太弯,要像 “小波浪” 一样自然。
3.重点指导“宽”字书写。
(4)指导书写 “宽” 字
笔顺与笔画:“宽” 共 10 画,笔顺是点、点、横撇 / 横钩、横、竖、竖、竖、横折、撇、竖弯钩。上面是 “宀”(宝盖头),中间是 “艹”(草字头),下面是 “见” 字,就像 “宝盖头” 给 “艹” 和 “见” 搭了个大屋顶。
书写细节:上面 “宀” 要宽,“点” 和 “点” 对称,“横撇” 的 “横” 稍长,刚好盖住下面的 “艹” 和 “见”;中间 “艹” 要紧凑,两 “竖” 向中间倾斜,“横” 画短小,落在 “宀” 的横撇下方,不要超出 “宝盖头”;下面 “见” 字是关键,“竖” 要对准竖中线,“横折” 的折角圆润,“竖弯钩” 要舒展,从横折下方起笔,向右下方慢慢弯,钩画轻轻向上,让 “上中下” 三部分对齐,整体像 “一座三层小楼”,整齐又美观。
易错提醒:别让 “宝盖头” 太窄,盖不住下面的部件;也别把 “见” 字的竖弯钩写歪,不然整个字会像 “歪掉的小楼”,失去平衡。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评议后修改。
四、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册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生字复习小游戏,青蛙过河。回顾课文
任务一:图文结合,走进课文
二、图文结合,
1. 小蝌蚪长什么样子,重点: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 出示自学提示:读课文第2~5自然段,用“——”画出鲤鱼妈妈、乌龟和青蛙妈妈的话。想一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任务二:聚焦对话,寻找妈妈
三、聚焦对话,落实分角色朗读
第一次对话
(1)发现小蝌蚪的变化——长出了两条后腿。
(2)分角色朗读小蝌蚪和鲤鱼妈妈的对话,读出小蝌蚪礼貌询问和鲤鱼妈妈亲切回答的语气。
第二次对话
(1)发现小蝌蚪的变化——长出了两条前腿。
(2)分角色朗读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读出小蝌蚪高兴、急切的语气和乌龟笑着回答的语气。
(3)区分“迎”和“追”
观察插图,发现“迎”是面对面的,“追”是从后面赶上去,然后演一演,体会小蝌蚪和鲤鱼妈妈、乌龟不同的位置关系。
第三次对话
(1)发现小蝌蚪的变化——尾巴变短了。
(2)分角色朗读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对话,读出小蝌蚪欣喜、激动的语气和青蛙妈妈高兴、慈爱的语气。
(3)观看动画视频,体会动词“蹬、跳、蹦”的准确运用。
任务三:信息汇总,找到妈妈
四、信息处理,找到妈妈
听了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的话,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子?
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两只大眼睛+绿衣裳
任务四:聚焦变化,讲述故事
五、聚焦四次变化,讲述故事
(一)发现变化,了解科学常识
1.在课文里找到描写小蝌蚪成长变化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3.完成课后题,按顺序把图片连起来。
(二)看图讲故事
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图画正好对应故事的发展,注意把故事的内容讲完整、讲清楚。
任务五:认真书写展风采
六、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一)变换语境巩固识字
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身子长尾巴。
池塘里,游哇游,一心想把妈妈找。
四条腿,宽嘴巴,鲤鱼阿姨来指点。
鼓眼睛,披绿衣,乌龟好心把忙帮。
小蝌蚪,变青蛙,学会捕虫顶呱呱。
(二)指导写字
1..学习书写“那、短、孩、成”四个生字。
(1)指导书写 “那” 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笔顺与笔画:“那” 共 6 画,笔顺是横折钩、横、横、撇、横折折折钩 / 横撇弯钩、竖。左边是 “阝”(双耳旁),右边是 “冂” 加 “二”,就像 “双耳旁” 站在 “冂” 的左边当小助手。
书写细节:左边 “阝” 要写得窄而高,“横折钩” 的 “横” 要短,“钩” 要短小有力,“竖” 画垂直向下,落在竖中线左侧;右边 “冂” 要宽一些,“横折钩” 的 “横” 要平,“钩” 指向左上方,里面的 “二” 字两横平行,间距均匀,最后一 “竖” 贯穿 “冂” 的下方,做到 “左窄右宽”,左右部件底部对齐,不要左高右低。
易错提醒:别把 “阝” 的笔顺写错(比如先写竖再写横折钩),也别让右边 “冂” 的横折钩太尖,不然会显得字不柔和,失去整体协调感。
(2)指导书写 “短” 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笔顺与笔画:“短” 共 12 画,笔顺是撇、横、横、撇、捺、横、竖、横折、横、竖、提、点。左边是 “矢”(矢字旁),右边是 “豆” 字,就像 “矢” 字和 “豆” 字手拉手站在一起。
书写细节:左边 “矢” 要窄长,“撇” 要短小,“横” 画间距均匀,最后一 “捺” 要舒展但不超出右边 “豆” 字的范围;右边 “豆” 字要宽扁,“横” 画要平,“竖” 画垂直居中,“横折” 的折角圆润,里面的 “口” 字方正,大小适中,最后 “长横” 托住上方部件,“竖提” 和 “点” 落在 “长横” 下方,做到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左右部件紧凑不脱节。
易错提醒:别把 “矢” 的捺画写得太长,不然会抢占右边 “豆” 字的空间;也别让 “豆” 字的 “口” 字太大,不然会显得整个字中间拥挤,失去平衡。
(3)指导书写 “孩” 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笔顺与笔画:“孩” 共 9 画,笔顺是横撇 / 横钩、竖钩、提、点、横、撇折、撇、撇、点。左边是 “子”(子字旁),右边是 “亥” 字,就像 “子字旁” 在左边给 “亥” 字当向导。
书写细节:左边 “子” 字旁要窄小,“横撇” 的 “撇” 要轻,“竖钩” 垂直向下,“提” 画短小指向右边 “亥” 字的起笔处;右边 “亥” 字要宽绰,“点” 落在横中线上方,“横” 画平稳,“撇折” 的折角自然,最后两 “撇” 一 “点” 间距均匀,收笔整齐,做到 “左窄右宽”,左边 “子” 字旁的顶部和右边 “亥” 字的顶部对齐,整体协调。
易错提醒:别把 “子” 字旁的 “竖钩” 写歪,也别让右边 “亥” 字的 “撇折” 写得太直,不然会显得字生硬,没有流畅感。
(4)指导书写 “成” 字(独体字,重心居中)
笔顺与笔画:“成” 共 6 画,笔顺是横、撇、横折钩、斜钩、撇、点。它是独体字,笔画不多但每个笔画都很关键,要围绕田字格中心书写。
书写细节:第一笔 “横” 要稍短,起笔在左上格,略向右上方倾斜;第二笔 “撇” 从横画中间起笔,向左下方轻展;第三笔 “横折钩” 的 “横” 要平,“钩” 短小有力;第四笔 “斜钩” 是 “成” 字的 “灵魂”,要从横折钩下方起笔,向右下方慢慢倾斜,末端轻轻上钩,钩画不要太大;最后 “撇” 和 “点” 分别落在斜钩两侧,间距均匀,让整个字看起来舒展又稳定。
易错提醒:别把 “斜钩” 写得太直或太弯,不然会像 “没站稳的人”;也别让最后 “撇” 和 “点” 太挤,不然会显得字收尾仓促,没有精气神。
2.重点指导“短”字书写。
3.学生自主描红、临写,评议后修改。
七: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册第二课时
1/2“哈喽,小小探险家们!我是探险家奇奇!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个超级神奇的地方,它不是外太空,也不是深海,而是我们身边会呼吸的大自然!快!戴上你们的‘观察眼镜’,竖起‘好奇耳朵’,我们一起去解开:为什么蒲公英会乘着风去旅行?为什么小瓢虫的外套上有星星?为什么雨后森林里会长出小伞兵?记住哦,每一个小小的‘为什么’,都是打开大自然宝箱的金钥匙!准备好和我一起变身自然小侦探了吗?3、2、1出发!”
/(共57张PPT)
大自然的秘密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此次探索共有五次打卡任务,请你作为小小探索家,跟着地图的指引,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去完成探索打卡。
《小蝌蚪找妈妈》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语文园地一》
《我是什么》
《口语交际》
小小黑豆水中游,
细长尾巴圆圆头。
——打一种小动物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打一种小动物
小蝌蚪找妈妈
第一课时
借助插图,理清故事
任务一
借助插图
理清故事
任务一
自读提示:
(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插图,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池塘里的一群 在 和 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们的妈妈是 。
小蝌蚪
鲤鱼妈妈
乌龟
青蛙
借助插图,理清故事
任务一
走进课文
情境识字
任务二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脑袋
黑灰色
脑袋
口袋

袋子
袋鼠
语境识字
语境识字
“灰”是一个会意字,从火从手,意思是火灭了成为灰烬,可以用手去拿。
黑灰色的身子

字源识字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甩着
快活地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迎上去
后腿

宽嘴巴
(1)老师教( )我们识字。
(2)妈妈教( )育我要爱护青蛙,保护环境。
˙
˙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识字游戏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
鼓着大大的眼睛
甩着长长的尾巴
˙
˙
˙
露着雪白的肚皮
披着碧绿的衣裳
借助插图,理清故事
任务一
认真书写
展风采
任务三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独体结构
认真书写展风采
liǎnɡ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独体
两条后腿 两全其美

边音、后鼻音
返回
他们两个人是好朋友。
两组撇点,撇大点小








tiáo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上下
两条后腿 条条框框

返回
一条小鱼跳出了水面。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左右
哪里 哪些


返回
鼻音
末笔直挺
我到处找小猫,不知道它躲在了哪里。








kuān
返回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上下
宽广 宽宏大量

这条马路十分宽阔,畅通无阻。








正确
规范
整洁
小蝌蚪找妈妈
第二课时














生字复习

借助插图,理清故事
任务一
图文结合
走进课文
任务一
大大的脑袋
思考:小蝌蚪长什么样子?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长长的尾巴
黑灰色的身子
借助插图,理清故事
任务一
聚焦对话
寻找妈妈
任务二
读课文第2~5自然段,用“——”画出鲤鱼妈妈、乌龟和青蛙妈妈的话。想一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第一次对话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第一次对话
“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礼貌询问
亲切回答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第二次对话
“妈妈,妈妈!”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高兴、急切
迎上去
追上去
借助插图,理清故事
任务一
处理信息
找到妈妈
任务三
听了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的话,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子?
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两只大眼睛+绿衣裳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
˙
˙
˙
“妈妈,妈妈!”
“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第三次对话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
˙
˙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借助插图,理清故事
任务一
聚焦变化
讲述故事
任务四
  小蝌蚪游哇游, 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小蝌蚪游哇游, 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第一次变化
第二次变化
第三次变化
第四次变化
小蝌蚪先长出了( ),过了几天,又长出了( ),再过几天,尾巴渐渐( ),小蝌蚪长成了( ),最后尾巴( )。
前腿
变短了
小青蛙
后腿
不见了
课堂小练习
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清楚
完整
游来游去
长出后腿
看见鲤鱼妈妈
长出前腿
看见乌龟
尾巴变短
找到自己的妈妈
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身子长尾巴。
池塘里,游哇游,一心想把妈妈找。
四条腿,宽嘴巴,鲤鱼阿姨来指点。
鼓眼睛,披绿衣,乌龟好心把忙帮。
小蝌蚪,变青蛙,学会捕虫顶呱呱。
借助插图,理清故事
任务一
认真书写
展风采
任务五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独体结构
认真书写展风采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左右
那边 那里
娜(nuó)
那些花儿开得真美啊!








duǎn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左右
短小 取长补短

大家都知道,夏天穿短裤不仅凉爽,而且非常舒适。








hái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左右
孩子 小孩儿

这个孩子正在吃糖葫芦。








chéng
部首: 结构:
组词:
形近字:
造句:

半包围
成为 马到成功

我长大后想成为一名医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