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共84张PPT+内嵌1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共84张PPT+内嵌1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84张PPT)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三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必修4《哲学与文化》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议学结合 培养素养
探究启迪 知识生成
归纳总结 构建体系
实战演练 能力提升
目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1.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学会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2.能够正确把握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坚持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科学精神:知道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掌握矛盾分析法。
公共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精神力量,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议学环节一
认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把握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新质生产力是建立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求下,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形态为主要内涵的先进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紧密相连,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而我国传统产业链条齐全,其中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较多,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背景下,传统产业亟需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议题探究:有观点认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应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淘汰传统产业。对此,你怎么看?
议学情境: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构成了一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二者内涵不同,但是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发展新兴产业需要依赖传统优势产业作为基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依赖新兴产业为其提供技术支撑。该观点把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完全对立起来,没有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议学提示:
01
PART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蝉噪林逾静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构成一种动态平衡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普遍性)。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注意1: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与统一关系两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1)矛盾双方对立的关系:(生对死;存对亡;弱对强)
(2)矛盾双方统一的关系:(有生才有死;无弱就无强)
矛盾双方的“对立”不能仅仅理解为“打架”、“冲突”。
哲学上,相反的东西就是对立。如:善与恶,美与丑。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注意2:“事物内部”是针对不同的范畴来说的。
“事物内部”并不否定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当某事物和另一个事物发生关系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时,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对于这个事物来说是外部矛盾或事物之间的矛盾,对于更大范围的新的统一体来说则是它的内部矛盾,不处在统一体中的两个事物不构成一对矛盾。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
注意3: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生活矛盾混为一谈。
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人为制造,具有主观性)
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具有客观性)
逻辑矛盾:“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生活矛盾:“甲同学和乙同学吵架了”
哲学矛盾: 对立和统一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例:
相互威胁(冲突关系)——对立属性(斗争性)
相互平衡(合作关系)——统一属性(同一性)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2.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属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对的)
例: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
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
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含义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有条件的)
例: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转化为成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可转化为好事)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进步与落后可相互转化)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垃圾可转化为资源)
矛盾的同一性
关键词:统一、一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合作、变为…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2.矛盾的基本属性
(2)矛盾的斗争性(或对立属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
相互区别
注意:哲学上所说的“斗争”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斗争”不容混淆。哲学上的“斗争”是客观的,是具体斗争的概括和总结,它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消灭。生活中的具体“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可以被消除和克服。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1.居安思危
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有了阴影,光明才更具耀眼
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
3.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矛盾同一性,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矛盾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5.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一个绊脚石。
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下列成语、俗语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
②特点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联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例:
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联系:
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例:上和黑构不在同一体中,所以他们也构不成矛盾。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例:“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注意: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不可以相互转化。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同一性 相互依赖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相互贯通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互转化 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斗争性 相互排斥 你离开我,我离开你
相互对立 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你是你,我是我)
巧记:口诀法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
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④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⑤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 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避害)。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该原理经常应用于:
用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 分析/说明 A和B的关系;
答题模式: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同一性
(2)一方面, A与B存在对立性/斗争性,……
另一方面, A与B也具有统一性/同一性,……(侧重于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侧重于联系)
(3)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又要……,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或把……有机结合或兼顾……)
体现对立统一原理的关键词语:
既要....又要...,尽管....但是......,利与弊,机遇和挑战,优劣,环境保护和经济开发,批判继承,继承和发展.....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易混易错点
1.矛盾双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3.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矛盾双方是相反相成的关系.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正确
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但两个方面形式多样,不能将两个方面等同于优点和缺点。
议学环节二
明晰矛盾问题的精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迫切需求。此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于是,以创新为特点的新质生产力便成为时代之需,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议题探究:分析我国当前迫切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因?
议学情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发展面临了新问题和新形势,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新问题和应对新形势的。
议学提示:
02
PART
矛盾问题的精髓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事事有矛盾(横向):①自然界各种运动都包含了矛盾
物理运动
吸引与排斥、正电与负电等
机械运动
同一瞬间既在这儿又不在这儿等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阶级之间的矛盾
人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②人类社会运动充满矛盾
③人类思维领域也有矛盾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
知与不知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人的一生,每个阶段都有烦恼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纵向/时间)
当我们读小学初中的时候,上补习班
读高中压力大还学不会,严重缺觉
当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面临就业的压力
当我们成家的时候,面临家庭生活中的一地鸡毛
中年又有教育孩子的压力
老年时身体健康不如年轻的时候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1、矛盾的普遍性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1)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空间维度、横向角度);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时间维度、纵向角度)。
(2)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3)要求: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消灭矛盾
注意:
矛盾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可以被解决。
解决矛盾只是把矛盾的激化状态转化为缓和状态。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特别提醒
1.“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时时有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永远无法解决。
2.事事有矛盾,是从空间维度、横向角度来看;时时有矛盾,是从时间维度,纵向角度来看。
3.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才构成矛盾关系)
4.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②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
议题探究:分析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
议学情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每个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不能按照一种模式来发展,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找到最适合当地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推动经济发展。
议学提示: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强调事物不同)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2.矛盾具有特殊性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
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着烟嘴。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2.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强调时间不同)
发芽
结果
开花
生长
幼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2.矛盾具有特殊性
学习与卫生
教与学
学生与食堂
学习与休息
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学习与休息
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强调矛盾双方也不同)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做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矛盾特殊性的标志词: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优势、特色、特征;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针对;量身定做;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浙江在精准分析省情后,持续放大营商环境、数字经济、人力资源等方面特色优势,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发展;深化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塑造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支撑。浙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做示范,不断打开“稳进立”新局面。
议题探究:说明浙江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性。
议学情境: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浙江发展新质生产力遵循了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认识到了本省的实际和优势,更有基于本省实际,持续放大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特色优势,不断打开“稳进立”新局面。
议学提示: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2.矛盾具有特殊性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③重要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认识世界的角度);
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改造世界的角度)。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要正确认识事物
正确区分事物
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
需要
需要
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①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俗语
(1)对症下药 (2)量体裁衣 (3)因地制宜 (4)因材施教
(5)量入为出 (6)量力而行 (7)入乡随俗 (8)看菜吃饭
(9)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1)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12)解铃还须系铃人
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俗语
(1)抱薪救火 (2)生吞活剥 (3)生搬硬套 (4)张冠李戴
(5)邯郸学步 (6)一刀切 (7)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8)画蛇添足 (9)人云亦云
(10)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区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 较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区别 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理论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 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哲学范畴 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联系 ①都突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性质;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施求是的表现。 用今天的科技抢下明天的赛道,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优势,是“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
杭州在新时代的发展赛道上正跑出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度,杭州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杭州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通过打造“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努力创造更多原创性成果,厚植新质生产力的生长土壤;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以市场为导向,涵盖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的“5+X”产业政策体系,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也在加快布局。杭州为全国各地进行了先行示范,也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科技创新将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议题探究:为什么说杭州能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议学情境:杭州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经验借鉴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杭州为全国各地进行了先行示范,也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科技创新将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议学提示: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1)含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水果
个性、相对
共性、绝对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2)地位: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3)两者关系:
①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强调特殊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强调普遍性)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含有果酸、多汁、味甜等特点的植物果实
水果的共性是从葡萄、苹果、香蕉等各种不同水果中概括总结出来的。
结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具体水果(个性)
水果(共性)
思考:不同类别、品种的水果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又都含有果酸、甜味等水果的共性。
结论: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没有看到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看到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3)两者关系
② 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生活中的例子:
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抓住典型;
3.先试点、再推广;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解剖麻雀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个性——共性
水果
植物
生物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②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在普遍性下指导特殊性)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1.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2.矛盾的特殊性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易错易混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4.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
×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5.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承认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议学环节三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的一年,中国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在年会上指出,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政策措施。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重点推进“四个加快”: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这是能否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为关键的一步,必须全力推进。
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做好“三个进一步”: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制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三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加强“三个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人员交流合作;加强投资经贸合作。
议题探究:发改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措施对于我们解决复杂问题有何启示?
议学情境: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是能否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为关键的一步,启示我们必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抓主要矛盾。
②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我们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发展新质生产力还必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启示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要统筹兼顾。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既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议学提示:
03
PART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学习与卫生
学习与休息
学生与食堂
教与学
教与学
属于主要矛盾,其他属于次要矛盾
复杂事物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多)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2)联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转化有两种情况:
⑴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或基本解决,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出来,成为主要矛盾。
⑵原来的主要矛盾未解决,但出现了新的条件,主次矛盾也会转化。
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比如在抗战之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抗战时期主要矛盾则由阶级矛盾转化为中日民族矛盾,抗战以后阶级矛盾又上升为主要矛盾。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区 别 含义
地位
作用
数量
联 系 正确区分主次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处于支配地位
处于从属地位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只有一个
复杂事物的次要矛盾可有一个或多个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
②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我们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材料中出现 “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 “重中之重”、“最重要”、“根本”、“突破口”等说法都可以判断为抓主要矛盾。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生活中体现主次矛盾的谚语
牵牛要牵牛鼻子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
打蛇打七寸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为了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它在我国的发展环境。
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应有充分的战略自信,基于我国经济的强劲内生动力、韧性、潜力,我国至少具有四大比较优势,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人才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对自身优势有充分战略自信的基础上,亦需对可能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有清晰的认识,包括海外经济体对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的抢占、自身既有优势如何保持和进一步拓展等。
议题探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新质生产力在我国的发展环境?
议学情境:新质生产力在我国的发展环境
①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这要求我们既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应有充分的战略自信,基于我国经济的强劲内生动力、韧性、潜力,我国至少具有四大比较优势,这是主流;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亦需对可能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有清晰的认识,这是支流。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又不能忽略其会面临的挑战,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应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会遇到的竞争和挑战。
议学提示: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1)区别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一个)
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一个)
注意:(1)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存在前提是:在一个矛盾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
(2)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只有一方,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3)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次要方面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复杂事物
矛盾的主次方面示意图
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2)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即对立统一
例:浪子回头金不换(好人与坏人)
评价一个人、看待一个事物、分析一件事情,我们主要看优点、成就、利与缺点、过失、弊哪一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属于主流方向。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要求】
【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
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我们看问题,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②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材料矛盾的主要方面关键词:本质、性质、主流、主体、总体、大体、大局、多数、总的来看、形势、优势、优劣、方向、但……、然而……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生活中体现主次方面的谚语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白壁微瑕,瑕不掩瑜
是药三分毒
勿以恶小而为之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看问题要全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住主流。
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忽视支流)。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分
区别 类别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外延 相对“许多矛盾”而言,一般只有一个 “同一矛盾”而言,主次方面都只有一方。
内涵 主、次矛盾指“矛盾体”,可称为“一个”或“一种”,内部又含主、次方面。 主、次方面指“矛盾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
方法论要求 办事情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次要矛盾 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
判断 标志 “重点、中心、关键、核心、根本、要害、首要、首位、第一、突破口、重中之重”等词语 (注重处理问题强调抓、解决) “主流、主体、性质、本质、实质、优势、方向、顾大局、主导地位、总的来看、谈认识、谈评价”等词语
(注重看问题)
联系 复杂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而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解答具体试题时,材料中出现“重点”“中心”“核心”“根本”“关键”“症结”“要害”“首要”“首位”“第一”“突破口”等词语时,一般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2)材料中出现“支流”“大局”“性质”“方向”“本质”“实质”“主流”“主体”“优劣”等词语时,一般用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3)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两个矛盾。
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两个方面。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判断】哪个是主要矛盾?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1.嫦娥二号重点是勘测月球虹湾 。
2.从汽车生产大国到生产强国的关键是创新。
3.中学生理想现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4.十一黄金周旅游利大于弊。
5.目前,我国仍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6.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
7.总的来看,我国的经济正企稳回升,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两点论
重点论
复杂事物
每一矛盾
既看主要矛盾
又看次要矛盾
既看主要方面
又看次要方面
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
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要求
要求
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
看问题要全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重点论
两点论
重点论
两点论
坚持两点论和
重点论的统一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实战演练
1.眉毛胡子一把抓
2.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3.十个指头按跳蚤
(不分主次、抓不住重点、中心)
(颠倒主次)
(违背了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
4.一个好汉三个帮
(既要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和关键,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5.学会“谈钢琴”的工作方法
(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强调行动,解决问题)
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强调认识,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知识小结:如何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议学环节四
新时代青年以青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议学延伸: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作为主要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青年如何理解、看待新质生产力,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进度。因此,请你以“新时代青年以青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2A3F554972FE2DD8155BE10256CD9F9C4B2CA7363FE3DC30E63CF532ED13770F786BF6E64F196A82F22EB8F0101324B9
课堂小结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具有同一性
矛盾具有斗争性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重要地位
方法论
用对立统一的
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实战演练
【解析】①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强调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没有体现抓住了矛盾主要方面推动问题的解决,也没有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④排除。故本题选B。
1. 40多年前小岗村分田到户搞起“大包干”,创造了农村改革的“新鲜经验”;如今田成块、路成网,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样是应用“新鲜经验”的结果,体现的都是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精神气质。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这一做法( )
①体现了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②抓住了矛盾主要方面推动问题的解决
③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实战演练
【解析】①: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①错误。②③: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带来了产能过剩等副作用,所以现阶段要规范竞争,消除壁垒,之所以现阶段应规范竞争、消除壁垒,是因为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勇于直面矛盾,积极解决矛盾;也是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③符合题意。④:解决问题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而不是内部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C。
2. 国内区域经济竞争原本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并从过去的商品领域逐渐转向了服务业和生产要素领域,带来了产能过剩、低层次重复建设等副作用,因此需要规范竞争、消除壁垒。当前应规范竞争、消除壁垒是因为
①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勇于直面矛盾,积极解决矛盾
④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实战演练
【解析】材料中狄更斯这段话蕴含了矛盾的观点,说明矛盾双方对立统一。②③:“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强调马和牛各有其优缺点,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二者都体现了对立统一的矛盾观点,②③符合题意。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①排除。④:“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体现的是发展观,④排除。故本题选C。
3.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下面选项中,与狄更斯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相符合的是( )
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④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实战演练
【解析】①:矛盾双方转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符合题意。②: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再上升为制度性成果,最终大范围铺开,实现点与面有机结合,在精准找到问题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开方抓药”。由此可见,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②正确。③:材料体现了抓主要矛盾,而不是抓住主流(矛盾主要方面),③错误。④:全面深化改革不等于平均用力,而是要在根本性问题、关键性问题上取得突破。由此可见,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提升解决问题的实效性,④正确。故本题选C。
4. 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对此,有媒体撰文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不等于平均用力,而是要在根本性问题、关键性问题上取得突破。可以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再上升为制度性成果,最终大范围铺开,实现点与面有机结合,在精准找到问题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开方抓药”。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 )
①要把握矛盾双方的平衡点以推进矛盾双方有效转化
②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有利于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抓住主流
④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提升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实战演练
【解析】①:保障黄河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的“牛鼻子”。从辩证法角度看,这种认识与实践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①正确。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符合题意。③: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泥沙淤积与洪水风险相伴。从辩证法角度看,这种认识与实践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正确。④:内外因的辩证统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5.九曲黄河万里沙。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泥沙淤积与洪水风险相伴。要保障黄河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的“牛鼻子”。从辩证法角度看,这种认识与实践( )
①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②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坚持了内外因的辩证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