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总分:120分 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5分)
(一)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翻开书卷,自然山川风物如在眼前。看傍晚山野秋景“树树皆秋色,(1) 。”(王绩《野望》);观塞外雄奇壮美景象(2)“ , 。”(王维《使至塞上》);赏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美景“(3)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品月映江水,云彩升腾奇观(4)“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自然美景,往往触发诗人真挚情思。崔颢在黄鹤楼上,泛起了思乡愁情:(5)“ ? 。”(《黄鹤楼》);苏轼在皎洁月光下,心生无限感慨:(6)“何夜无月? ? 。”(《记承天寺夜游》);陶弘景在面对山水美景时,感叹世人无法欣赏这奇丽景色(7)“ , 。”(《答谢中书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分)
新闻是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们每天可以通过新闻了解世界各地的重要事件,也可以通过新闻拓宽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为了提高大家阅读新闻、理解新闻、学习新闻的能力,八年级一班准备和校报社一起制作一份“阳光少年日报”的新闻报纸。
【素材收集】
下面是小语为报纸“科技要闻”专版搜集的新闻,请你阅读并帮他完善。
光明日报沈阳3月24 日电 近日,在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风景区向阳码头,一架型号为RX1E-S的双座水上电动飞机滑出、líng空,这标志着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研制的全球首架双座水上电动飞机正式交付,彰显了研究人员的智慧。
RX1E-S双座水上电动飞机是全球首款浮筒式双座水上电动飞机,以锂电池作为推进能源,碳排放量为零,飞行时机身轻yíng。电推进系统运行平稳、噪声低,飞机运行不需要非常浩瀚的水域,只需合适的水域面积即可,对基础设施要求和使用维护成本较低。
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型号副总师薛继佳介绍,该款飞机具有高效的气动设计、展弦比大、滑翔性能好、升阻比高。飞机的系统集成化程度高,操作简便、易学,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可以应用于初级飞行员培训、私人交通工具、旅游观光、航空摄影和航空测绘等区域。
小语对上面新闻中的两处字词的书写存在疑问,请你帮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líng(   )空     轻yíng(   ) 
请你帮小语判断画横线的词语中哪一个使用不当?(  )(2分)
A.标志   B.前景   C.广阔   D.区域
4.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面对画线句子的错因分析与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缺少宾语,应该在“升阻比高”后加上“的特点”。
B.搭配不当,应将“高效”改为“高级”。
C.缺少宾语,应在“升阻比高”后加上“的作用”。
D.搭配不当,应将“具有”改为“呈现出”。
5.同学们打算将一些新闻常识放在报纸的左下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海: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必须独立成段。
B.小华: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很多新闻报道都包含这些要素。
C.小语: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
D.小文: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
【精神挖掘】
小海想到《红星照耀中国》中同样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可贵的人物,他摘抄了书中相关人物的语段,请你和他共同阅读并回答问题。(5分)
这些会社的大多数,或多或少是在《        》影响之下组织起来的。《        》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还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梁、康二人我早已抛弃了。
在这个时候,我的思想成了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一种奇怪混合物。关于“十九世纪的民主主义”、乌托邦主义、旧式的自由主义等,我有一些模糊的情感,但是我是确定地反军阀反帝国主义的。
6.语段中的“我”是     ,横线处应填入的杂志名称是        。(2分)
7.语段中的“这个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从“我”的思想变化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海报设计】
8.报纸发行正逢校报社招新,为了提高大家参与的热情,小寒制作了一张宣传海报,请你欣赏并协助小寒完善海报。
小寒制作的宣传海报中还缺少一则宣传语,请你帮忙补充完整。(2分)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7分)
【甲】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浙江①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②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③,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④常时。而僦赁⑤看幕,虽席地⑥不容间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
【注释】①浙江:钱塘江。②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③海门:浙江入海口。④穹:高。⑤僦(jiù)赁(lìn):租用。⑥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
9.(4分)参考表格里的参考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
不见曦月 【形旁推断法】“曦”的形旁是“日”,意义与太阳有关。 (1)
虽乘奔御风 【词性推断法】“奔”在此作名词。 (2)
方其远出海门 【勾连课内法】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3)
春冬之时/浙江之潮 【同类归纳法】“春冬之时”与“浙江之潮”结构相似,“之”的用法也相同。 (4)
(1) (2) (3) (4)
10.(4分)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11.(3分)请用三条“/”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江 干 上 下 十 余 里 间 珠 翠 罗 绮 溢 目 车 马 塞 途 饮 食 百 物 皆 倍 穹 常 时
12.(6分)请完成以下表格,归纳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及其效果。
写作手法 语句 效果
夸张 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
(2) 突出浙江之潮的气势雄壮、震撼人心。
侧面描写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侧面烘托了三峡深秋时节的凄凉。
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3)
(二)阅读下面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12分)
学校“每周新闻”编辑部准备编辑一期AI专版,现已搜集以下新闻材料,请你一起完成任务。
【材料一:消息】
教育部发布两项指南
助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①本报北京5月14日电(记者丁雅诵)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教育指南》)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使用指南》)。此次发布两项指南是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进一步落实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②《教育指南》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该体系以素养培育为核心,通过螺旋式课程设计实现从认知启蒙到创新实践的素养发展: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培养与基础认知,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与基础应用,高中阶段注重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通过“课程重构、资源融通、评价创新、师资赋能”的联动机制,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从局部试点转向全域覆盖。
③《使用指南》紧密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场景,明确各学段使用规范,确保技术安全、合理、有效地辅助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推动教育管理智能化,同时严守数据安全、伦理道德底线。
(摘自《人民日报》2025年5月15日第06版,有删改)
【材料二:新闻评论】
“慢教育”慎用“快AI”
①两份指南应需而动、应势而生。一方面,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为不同学段的AI使用划出成长边界: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初中阶段可适度探索生成内容的逻辑性分析;高中阶段允许结合技术原理开展探究性学习。这种分阶段式的规范,既没有一刀切禁止AI,也没有放任其无序生长,而是引导学生与AI正确地打交道,让AI真正成为学习的助手而非替身。
②另一方面,进一步拧紧责任链条,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使用指南》不仅给学生制定了使用红线,更是给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教师等立下了规矩。譬如,教师不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替代性教学主体,应避免直接使用AI生成内容评价学生;严禁将个人信息、考试试题等敏感数据输入AI工具,防止数据泄露与隐私侵害……明确各方责任,促进多方协同,方能让教育在技术赋能下走得更稳。
③教育是慢功夫,容不得偷懒,更不宜急躁。从更长远的视角看,推行人工智能进中小学,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意味着传统的教育体系必将迎来深刻变革。在此时机,给AI使用划红线,并非给教育套上枷锁,而是为构建安全高效、公平普惠的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保驾护航,亦为学生的成长筑牢坚实护栏。
(摘自《广州日报》,2025年5月14日,有删改)
【材料三:新闻评论】
写作业不可让AI“代劳”,这个禁区划得及时
①5月12日,教育部发布《教育指南》和《使用指南》,以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使用指南》提出,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
②在AI技术对作业有所“渗入”的今天,出台这一规定,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
③过度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必然弱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使用AI技术的过程中,尽管用户可以和AI进行“合作”,比如给AI下发指令、要求AI做出修缮,但这种“合作”是浅性的、若即若离的,并没有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AI拿到题目后的“代劳”行为,给用户造成了极大的便捷感、成就感,很容易诱导学生形成惯性和舒适区。一些学生遭遇难题,求助AI,问题很快迎刃而解,这种“获得感”,也会使其形成“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的错觉。凡此种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就会如“温水煮青蛙”那般失去应有的警惕和预防能力,长此以往,独立思考能力从何而来?学生不断向深远境界开掘的动力如何保持?
④让人不安的是,对于这一现象,家长的态度并不一致。有的大声说“不”,有的暧昧对待,有的则一味迎合。例如,面对媒体采访,一些家长觉得左右为难,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有自主能力后就可以使用AI写作业”。
⑤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以非常明确的新规,列出“禁区”,利于人们在实践中厘清边界,走出误区,也利于各个环节对照执行,防止跑偏。
(摘自“九派新闻”,2025年5月13日,有删改)
任务一:新闻阅读
13. 专版编辑对以上三则新闻材料的理解和推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 两项指南的发布旨在科学规范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
B. 《使用指南》为中小学段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范使用明确了要求。
C. 高中阶段允许学生结合技术原理开展探究性学习,让AI真正成为学习助手。
D. 家长认为“孩子有自主能力后就可以使用AI写作业”,该文作者对此持赞同态度。
任务二:新闻采访
14. 编辑部小记者要撰写一篇采访文章,准备采访本校王校长。请你为小记者提一条采访建议,并参考三则新闻材料拟写一个采访问题。(2分)
采访建议:
采访问题:
任务三:新闻写作
15. 新闻评论写作要指向特定的读者对象,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请完成下面表格。(4分)
读者对象 写作目的
材料二 ① ②
材料三 ③ ④
16. 指南发布后,多家媒体刊发了新闻评论。请你探究以下标题,拟出新闻评论好标题的三条标准。(3分)
材料中的新闻评论标题:
“慢教育”慎用“快AI”
写作业不可让AI“代劳”,这个红线划得及时
其他媒体的新闻评论标题:
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联姻”,本质是不让下一代被技术裹挟(“洪观新闻”2025年5月21日)
AI时代,如何守护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工人日报》2025年5月21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题。(16分)
军号嘹亮
梁柱生
(1)梁龙出身唢呐世家,从小将一把唢呐吹得出神入化,是唢呐乐团梁家班的后起之秀。淮海战役后,梁家班去劳军,庆祝胜利,梁龙为战士们表演拿手绝活——鼻吹唢呐。
(2)两鼻孔各插一把唢呐,双手扶住,梁龙一顿脚,就摇头晃脑地吹起唢呐名曲《抬花轿》来,声音嘹亮,技巧丰富,表现力强,开朗豪放,刚柔相济。
(3)首长说:“用鼻子都吹得这么好,用嘴吹就吹得更好了。”
(4)梁龙笑笑,改用嘴吹,一口气吹了《全家福》《百鸟朝凤》《六字开门》等十几支唢呐曲子,居然面不改色气不喘,因为他早把循环换气法掌握得炉火纯青。大家高声喝彩。表演结束后首长问他:“会吹军号吗?”梁龙腼腆地笑笑:“没吹过,但我想它跟唢呐是相通的。”首长又问:“愿不愿意参军?我们很需要你这样的司号员。”梁龙高兴地吹了两声唢呐:“愿意!”
(5)就这样,他便当了兵,拿过了锃亮的铜军号。因有吹奏唢呐的基础,在老号手的指点下,他很快把所有号谱全部掌握。他把感情融入军号中,使吹出的号声高亢激昂,雄壮嘹亮,鼓舞人心,增强斗志。
(6)朝鲜战争爆发后,梁龙所在的七连奉命入朝作战,在釜谷里阻击敌人。对方是“联合国军”中的英军皇家来复枪团,这是一支曾在二战中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精锐部队,装备精良,有特殊的作战技巧,战斗力十分强悍。而志愿军这边,武器落后,弹药稀缺,所在的地区也很难进行物资补给。但战士们克服困难,顽强战斗,使侵略者无法前进半步。
(7)打到黄昏,阵地上只剩下梁龙、神枪手等七人,连长也牺牲了。梁龙就临时当起了指挥员。要命的是,子弹已全部打光,只剩下一颗手榴弹。这颗手榴弹是勇士们留给自己的。如果敌人蜂拥上来,他们就抱在一起,拉响这颗“光荣弹”,死也不当俘虏!
(8)敌人摸不准我军阵地的真实情况,不敢贸然发起冲锋。
(9)战场上暂时沉寂下来,只有军车燃烧的声音和敌兵伤员的呻吟。
(10)梁龙看了看战友们的遗体,心里十分难过。突然,他摸出军号,擦去号嘴上的泥土,吹响了冲锋号!
(11)战士们一激灵,正要条件反射地冲出去,神枪手把他们止住。神枪手压低声音对梁龙说:“你疯啦,我们只有七人,不足敌人的零头,怎么冲锋?而且没有一颗子弹,冲出去不白白送死?!”
(12)梁龙没有回答,依旧使劲地吹着。军号声中,他想到了许多,眼泪流了下来。他越吹越投入,号声也越来越高亢,声振林樾,响遏行云,有着一种强大的穿透力,像把寒光闪闪的利剑,在战场上空飞舞,朝敌人阵地刺去。
(13)敌人先是一愣,继而惊恐。他们对这号声太熟悉了,不止一次,只要这号声一响,志愿军就会像猛虎下山一般冲过来,跟他们展开殊死的肉搏战。肉搏中,对方就像疯了一般,不把你送回老家誓不罢休,至少也要跟你同归于尽……
(14)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更何况这激越的冲锋号!敌人两腿发抖,开始后退。
(15)梁龙一看,两眼发亮,更加使劲地吹号,同时打手势叫战友们跃出战壕,到前方开阔地去捡拾敌军尸体旁的枪支,并射击敌人。
(16)敌人退却后,战壕前方的空地不再有危险。战士们机警地跳出去,捡起枪支,趴在地上,以敌尸为掩体,瞄准后退的敌人射击。尤其是神枪手,一枪一个,专打敌方军官。军官被消灭后,敌人群龙无首,加上这催命一般的急促的冲锋号,阵脚更乱。
(17)梁龙见状,马上变换号谱,这些变换的号声在敌人听来,仿佛志愿军的增援部队已到,千军万马,所向无敌,正四面八方地包抄过来。敌人心理完全崩溃,不少人把枪扔掉,没命逃跑。
(18)敌人撤远后,梁龙才停止吹号,带领战士们撤出阵地,奇迹般生还。
(19)事后,神枪手问梁龙:“怎么想到吹号退敌这一招?”
(20)梁龙说:“什么呀,当时我们只剩下七个人,而敌人是我们的数十倍,我想这次肯定完了,死之前就让我吹吹冲锋号为牺牲的战友们送行吧,也尽一下我这个司号员的最后职责。哪曾想敌人那么害怕冲锋号,竟开始退却!我见状,越发吹得起劲,你们一打他们的活靶子,我一变换号谱,他们就更乱了,溃不成军!哈哈,直到这时,我才真正领悟首长当初对我说的那句话。”
(21)“什么话?”
(22)“军号是部队的灵魂,是司号兵的武器!”
在读书分享会中,同学们邀请你一起阅读《军号嘹亮》,分享英雄梁龙的故事。
【人物名片】
17同学们给主人公梁龙制作了“人物名片”,请你完善。(3分)
姓名 梁龙
身份 司号兵
特长 (1)(1分)
典型事件 (2)(2分)
【感人画面】
18.大家分享了故事里震撼人心的画面。请按要求对以下画面进行赏析。(4分)
(1)两鼻孔各插一把唢呐,双手扶住,梁龙一顿脚,就摇头晃脑地吹起唢呐名曲《抬花轿》来,声音嘹亮,技巧丰富,表现力强,开朗豪放,刚柔相济。(从描写的角度)(2分)
他越吹越投入,号声也越来越高亢,声振林樾,响遏行云,有着一种强大的穿透力,像把寒光闪闪的利剑,在战场上空飞舞,朝敌人阵地刺去。(从修辞的角度)(2分)
【神秘武器】
19.为什么说“军号是部队的灵魂”?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 分)
【传奇英雄】
20.分享结束,同学们纷纷为英雄写下赞词。请结合文章内容,为梁龙续写一段赞词。(不超过80字)(5分)
梁龙,你是传奇,你是英雄。
21.根据要求作文。(50分)
生命中总有一些人,他们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大人物犹如灯塔,为迷途之人指引方向;小人物好似萤火,为独行之人援以慰藉。他们总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能量,也许是短暂一面,也许是深入交往,也许……
以上文字唤起了你的哪些记忆?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助手:①叙述事件应条理清晰,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地写作。②描绘人物时,可通过细节捕捉,抓住人物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个性展开描摹。③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使用合适的抒情方式突出情感体验。④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八年级语文 第7页 (共10页) 八年级语文 第8页 (共10页)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答案
1山山唯落晖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月下飞天镜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凌 盈 
3.D 解析:“区域”指地区范围,此处用来指“初级飞行员培训、私人交通工具、旅游观光、航空摄影和航空测绘”等行业,使用不当,应该用“领域”。故选D。
4.A 解析:画波浪线句子缺少宾语,根据语意可知,“高效的气动设计、展弦比大、滑翔性能好、升阻比高”都是“该款飞机”的特点,因此应在句尾加上“的特点”作为宾语。故选A。
5.A 解析:小海的话中“必须独立成段”说法有误,消息的背景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之中,不必独立成段。
6.(1)毛泽东 新青年 
7.“这个时候”指的是毛泽东组织了新民学会的时候。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具有热爱阅读和学习、积极接受新思想、善于思考的品质。
8.示例:广读新闻事件,做“前沿”中学生。
【乙】
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最盛(的时候)。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震撼天地,激扬喷射 ,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
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9.太阳 飞奔的骏马 正值 的
10(1)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2)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气势非常豪迈。
11.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12. 突出三峡水流速快、急。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侧面烘托了浙江之潮的壮观、吸引人。
13. D
14 ①. 围绕“两项指南在学校的落地措施”展开,结合材料中“分阶段教学”“AI使用规范”等要点,提问需具体且具可操作性。 ②. 针对《教育指南》中“小学、初中、高中分阶段开展AI教育”的要求,我校将如何设计各学段的AI课程内容? ③. 依据《使用指南》中“禁止学生用AI代做作业”的规定,学校计划采取哪些措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
15 ①. 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
②. 强调分阶段规范AI使用,呼吁多方协同构建安全高效的AI教育生态。
③. 家长、学生、教育从业者
④. 警示过度依赖AI的危害,呼吁守住“禁止AI代劳作业”的底线,保护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对比与冲突、明确立场、引发共鸣
17(1)吹唢呐(1分)(2)在朝鲜战争中,梁龙作为一名司号兵,在危急关头,机智地吹号退敌(2分)
18.(1)运用了动作描写,连用“插、扶、顿、摇、晃、吹”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梁龙鼻吹唢呐的场景,体现了梁龙的高超技艺。
(2分)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具有强大穿透力的号声比作寒光闪闪的利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梁龙号声的锐利以及对敌人的威慑作用。
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军号声的响亮和震撼力,使读者能够强烈感受到号声的威力。
19.(4分)军号不仅仅是发号施令的工具,更是一种凝聚士气、激励斗志的力量,也是部队团结一致、不屈不挠、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的象征。
20你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投身军旅。朝鲜战场上,你以军号为武器,吹响冲锋号震慑敌军,鼓舞士气,带领战友奇迹生还。我要赞美你!你是真正的战士,军魂的化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