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8.2守护正义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第四学段”要求学生理解正义的含义,认识到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学会辨别正义与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主动守护正义,为引导学生守护正义提供了明确依据。课时教材分析 《守护正义》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第二课时内容,是《坚守公平》的延伸。本课从正义的内涵、价值及守护正义的要求等方面展开,帮助学生认识到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学会在个人和司法层面守护正义,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正义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正义这一概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与正义相关的话题和现象,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一些涉及正义的事件,这些经历为他们理解正义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有限,他们可能无法从更深层次去分析和理解正义问题,对于正义与个人、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够全面,对于正义的内涵、价值以及如何守护正义等理性知识还比较缺乏,在面对复杂的正义问题时,可能会存在困惑和迷茫,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引导、讲解和启发。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正义的内涵,认识到正义包括惩恶扬善、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保障社会公平等方面;认识到正义对个人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价值,掌握守护正义的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面对非正义行为时,能既勇敢又智慧地守护正义,避免因鲁莽而受到伤害;让学生理解守护正义不仅需要个人努力,还需要依靠司法等社会力量,形成守护正义的合力。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识到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和社会追求的目标,认同我国维护正义的制度和举措,增强对正义社会的向往,法治观念:理解正义需要法律保障,认识到司法公正对守护正义的重要性增强运用法律维护正义的意识。 健全人格:在守护正义的过程中,培养正直、勇敢、有担当的品质,形成强烈的正义感,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责任意识:明确守护正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主动在生活中维护正义,敢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为构建正义社会贡献力量,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设计思路 总议题:从挺身而出到正义落地: 见义勇为里的“守护”之道 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子议题一:明辨是非:何为值得挺身而出的正义情境一:2025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发布 任务一:1你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 2.他们的行为有哪些相同之处? 3.判断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 4.完成我的正义小事手账。知识一:1.正义的内涵?2.正义的重要性 子议题二:内外兼修:个人与司法如何共筑正义情境二:见义勇为收伤后,谁担责?任务二:1.辩一辩 2.见义勇为致腿伤,损失谁来担?知识二:3.如何守护正义(第1点、2点) 子议题三:放眼全球: 国际舞台的正义如何照亮 情境三:中国蓝盔行动任务三:中国蓝盔维和行动是在守护正义吗?这启示我们?知识三:3.如何守护正义(第3点)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播放:2025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发布 提出问题:你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 观看视频,直观感受凡人微光 结合自身感受,初步思考“正义”的含义,产生探究兴趣。设计意图通过真实、震撼的案例导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聚焦“正义”的核心问题,为后续探究奠定情感和认知基础。子议题一:明辨是非:何为值得挺身而出的正义【议学情境一】展示“见义勇为”行为 【议学任务一】 议学问题:他们的行为有何共同点? 【议学提示】弘扬真善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议学小结】笔记1、什么是正义? P70 ◆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体现了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价值导向。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平利益的行为。 【议学任务二】 以下人物的言行,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 【议学任务三】 议学任务:完成“我的正义小事”手账 【议学小结】笔记2、正义的重要性 (1)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正义要求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即便是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生存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被社会遗忘。 (2)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弘扬社会正气;要求人们顾全大局、办事公道、无私无畏,积极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阅读情境材料,小组讨论,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列举具体表现。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见义勇为的行为的共同处,让学生从正面案例感知正义的内涵。再通过学生喜欢的手账形式,让学生在记录中感知正义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子议题二:内外兼修:个人与司法如何共筑正义【议学任务四】辩一辩 【议学小结】☆笔记3.如何守护正义?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每个人都要自觉识事理、辨是非、知善恶,以实际行动推动正义的实现。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 【议学情境二】出示文字材料(柴先生在搭乘某地铁站内上行自动扶梯时,位于柴先生前方的古阿姨突然站立不稳向后摔倒,柴先生立即上前救助。柴先生救助及时,古阿姨并未受伤,但柴先生却因冲击力大且事发突然而摔倒受伤。事后,柴先生自行前往医院就医,并支付了医疗费、医疗器械费、交通费等。 柴先生的见义勇为行为得到广泛关注,相关部门拟对柴先生颁发“见义勇为”荣誉证书,需古阿姨对救助情况进行确认,没想到却遭到古阿姨拒绝。柴先生将古阿姨诉至法院,要求古阿姨补偿其医疗费、交通费、医疗辅助器具费、营养费、护理费等。 提出问题:见义勇为致腿伤,损失谁来担? 【议学小结】☆笔记3.如何守护正义? (2)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法律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对比两个情境,梳理两个同学的观点,小组内分享守护正义个人的做法。 结合教材P72相关链接。 学生讨论,回答。设计意图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司法保护公平正义,从情感认同上升到理性认知,突破教学重点。子议题三:放眼全球: 国际舞台的正义如何照亮【议学情境三】中国蓝盔行动的视频 议学问题:中国蓝盔维和行动是在守护正义吗?这启示我们? 【议学小结】笔记☆3.我们应如何守护正义? (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 【议学小结】笔记☆3.我们应如何守护正义? (1)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2)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 (3)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 观看视频。设计意图观看视频,了解维和部队,感知中国在国际上的担当。 观看视频,了解维和部队,感知中国在国际上的担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以见义勇为为核心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案例真实贴近学生生活,能有效引发情感共鸣和探究兴趣,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正义”概念具象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