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Unit 5 what a delicious meal ! 第1课时Section A 1a-pronuncaition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轻质减负】Unit 5 what a delicious meal ! 第1课时Section A 1a-pronuncaition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教学评一体化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5 What a Delicious Meal!第一课时
Section A 1a-pronunciation 教学设计
一、课型:听说语音课
二、内容分析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版)》提出,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语境,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等方式掌握语言技能,听说课需重点培养学生听懂大意、捕捉细节及围绕话题表达观点的能力。本单元主题 “What a Delicious Meal!” 隶属于 “人与自我” 范畴中的 “日常生活技能” 子主题,同时关联 “人与社会” 范畴中的 “饮食文化与人际交往” 子主题。
教材围绕 “食物制作、烹饪步骤、饮食交流” 等生活化情境,呈现食物与烹饪相关的动词短语(如 cut up, add...to..., pour...into... 等)、询问与描述制作步骤的句型(如 “How do we... ”“What do we do... ”“First… Next… Then… Finally…”)以及重点音素组合(/ / , /a /, / / , /e / , / /, /sk/, /st/ , /sp/ , /str/),引导学生在真实任务中学会用英语询问和描述食物制作过程,理解饮食在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提升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与合作能力。
本课时以 “食物制作探索” 为主情境,先通过图片观察、动作演示激活学生对 “食物制作步骤描述” 的经验认知,再通过 1b–1c 两段听力材料呈现关于食物制作的对话,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取制作步骤与食材信息,完成编号与填空任务;随后借助对话跟读与语音训练,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重点音素组合的发音规则,理解语调(陈述句的降调,指令序列中的意群停顿)在描述性句型中的运用规律。最终,通过 “烹饪小达人”“步骤快问快答” 等综合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与句型描述食物制作过程,实现从语言输入到真实输出的迁移,促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教材解读
本课时包含多模态语篇:1a 为视觉语篇(食物制作相关图片),1b-1c 为听觉语篇(两段对话录音),1d 为口语语篇(制作步骤表达练习)。1b 对话呈现关于某食物制作步骤的交流,1c 对话扩展至另一种食物制作的讨论,两段对话沿着 “单一食物制作步骤→另一种食物制作步骤” 的逻辑展开,既构成任务链(观察→倾听→抓取信息→表达),又形成认知链(感知→理解→运用),符合新课标 “主题意义统整” 理念。
词汇方面,教材以 12 组食物与烹饪动词短语(cut up, add...to..., pour...into..., boil, bake, mash, peel, stir-fry, heat, turn on, hang up(拓展)等)为核心词汇,辅以相关食材名词,构建 “食物制作步骤描述” 的真实语料库。句型方面,重点呈现询问制作步骤的句型(“How do we... ”“What do we do... ”)和描述制作步骤的句型(“First… Next… Then… Finally…”),系统呈现 “食物制作过程交流” 的交际功能。
活动设计呈梯度推进:1a 借助图片观察预热 “食物制作” 主题,1b 首次听力抓取 “食物制作 — 步骤” 匹配信息,1c 二次听力补全细节并理解对话含义;1d 口语练习实现语言输出;语音板块聚焦重点音素组合发音和句子语调、停顿训练。整体编排遵循 “先输入再输出、先整体再细节、先语言再语音” 的认知路径,既扫除听说障碍,又搭建口语支架,最终实现 “能用英语询问食物制作步骤、能规范描述制作过程、能自然读对话” 的课时目标。
本课时是单元整体教学的起始课,作为单元第一课时,它为后续深入学习更多食物制作相关的语言知识、饮食文化内涵和实际运用奠定基础。同时,本课时通过丰富的听说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学习兴趣,为后续的阅读、写作等综合技能训练做好铺垫,并为单元整体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情分析
基础知识
词汇:食物/烹饪类:已掌握 6~7 个高频词(cook, cut, add, milk, tomato, egg),但对 mash、peel、stir-fry、pour…into… 等短语读音、拼写不熟;易混淆 add…to… / pour…into… / mix…with…。顺序词:仅 50% 学生能正确拼写 first, next, finally,常漏用 then。
语法:学生们已在七年级接触过What和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但是学生对具体菜品的过程询问句型不熟悉,并且对顺序词的应用不熟练且不全面,对做菜过程描述逻辑混乱。
语音:学生们对字母组合的音素组合发音掌握不牢固,对/a /和/ /句中重读、停顿意识弱:长句 “First, peel the bananas and cut them up.” 仅有 30% 学生能正确划分意群。
行为习惯
课前:很少主动用英语记录食谱;预习停留在“看生词表”,不会借助拼读规则自读新词。
课中:乐于两人对话,但遇到发音错误时羞于开口;听力习惯“抓单词”,忽视意群与步骤顺序。
课后:作业以书面抄写单词、句型为主,缺少真实场景口语输出,导致“会做不会说”。
关键能力
信息获取:能借助图片猜大意,但在 45 秒制作奶昔/土豆泥的对话中准确捕捉 4 个以上步骤信息的成功率约 60%。
交际策略:述烹饪过程时漏用顺序词占比 45%。
自主学习:能跟读教材录音,但缺少自我纠音工具;不会利用 /st/ /str/ /sk/ 等拼读规则迁移学习新烹饪词汇(如 stir-fry, mash, squeeze)。
四、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能在语境中听懂并认读 12 个“制作土豆泥”核心动词短语。
通过 1a 六幅图片,正确匹配烹饪动词与操作图片,匹配率 ≥90%。
理解并归纳“How do we make… ” “First/Next/Then/Finally…” 描述过程的句式结构与停顿特征。
拓展性目标 在对话中准确使用“How many/much… ”询问食材数量,并用目标动词短语给出 4 步以上制作指令,语音语调自然。
依据 1b 听力材料,用意群停顿复述土豆泥制作要点,完成信息勾选与排序任务。
与同伴合作,用 4 句英语以及恰当的顺序词口头展示“水果沙拉”制作计划。
挑战性目标 将所学语言迁移到真实家庭厨房:录制 不少于30 秒的英文 vlog,向家人发出 2 条制作的礼貌请求并记录回应。
设计“家庭创意菜”海报,用目标句型“Let’s make…/ First…Next…” 写成 A4 海报并在班级分享。
五、实现路径
预备性知识学习 课前微课:观看“土豆泥 8 秒快闪”视频,跟读 12 个动词短语并自录音上传;教师后台抓取易错音(/ / mash, / / pour, / / butter )作为课堂纠音素材。
课前小测:小程序完成“食物制作动词-图片”拖拽匹配,正确率 <80% 的短语自动加入课堂快闪复现列表。
基础性目标实现路径 情境输入:课件“看动图-说短语”3 轮快闪,齐读→个别读→教师即时纠音。
听力 1b:第一遍只听不写,第二遍边听边在任务单勾选食材;同伴互查→投影答案即时反馈。
句型归纳:教师板书“How do we make mashed potatoes ”与 4 个顺序词,学生 30 秒小组讨论完成“流程卡”粘贴排序。
拓展性目标实现路径 角色扮演 Step1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手势标升降调。 Step2 两人一组抽取“奶昔/沙拉”卡片,用目标句型完成 4 轮回合对话;教师给出“音调之星”即时评价。
意群停顿训练 先听 1c 录音在文本上划“|”“||”,再全班齐读;小组接力朗读,错一处扣 1 分,共100分,减分制。得分最高组获“朗读之星”。
制作计划任务 四人组领到一张“空白食谱卡”→3 分钟讨论→用 4 句英语写计划→1 分钟展示;同学贴纸投票“最诱人食谱”。
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 30 秒 vlog 任务: 在家完成拍摄,要求:用礼貌用语询问食物制作过程,并出现至少 3 个动词短语记录家人回应。提交至班级群,次日播放 3 条优秀作品,师生共评“最佳美食家”。
周末创意菜海报 要求:①A4 竖版 ②至少 6 个动词短语 ③至少4 句顺序指令 ④图文结合,周五班级走廊张贴,扫码可听作者朗读。
六、课堂流程
基本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激活背景 7分钟 Task1:出示单元图并提出问题读单元标题并指向标题“What a Delicious Meal!”,领读两遍并板书。用ppt依次呈现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Task2:播放一分钟土豆泥制作短视频并提问“How do we make mashed potatoes One step is ok.”教师引导“Next, let’s learn to make it together.”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跟读标题了解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学生观看视频,可说出制作土豆泥的任一过程。 导入情景话题,引导学生通过“看-想-答”三问,训练学生观察和口头预测能力,落实课标中“理解性技能”中“借助图片获取信息”的目标。帮助学生将家庭与烹饪食物的意义联系起来,渗透家庭责任。并对本单元和本课时要学什么形成整体认知。采用“视听输入+任务驱动”的方式整体呈现本课时重点语言知识并为接下来具体制作步骤的学习做好铺垫。
自主学习教师引领 10分钟 Task3:教师结合图片,通过对土豆泥制作过程的情境学习,聚焦本课时重点动词短语以及顺序词的运用。Task4:Try to say the instructions。ppt中按顺序出现土豆泥的制作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使用恰当动词填空(学生对新词汇已经需进行预习),并观察学习顺序词的使用规律。学生观察图片运用提示的顺序词和动词词组描述每一制作环节。 通过呈现土豆泥的制作布置图,帮助学生在“做事”中整体识记cook, peel, mash等动词以及动词短语,落实“词-句-篇”的词汇语境学习要求,并为之后的听说任务降低难度。通过给学生提供动词以及顺序词等关键信息,给学生进行整体语篇输出搭好了脚手架。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检测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进行框架建构并进行有逻辑的输出。
合作学习拓展能力 13分钟 Task5:完成课本1a动词词组和图片匹配。(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朗读1a中动词短语)Task6:完成1b及延伸听力训练;指导学生朗读并预测空白处内容。Task7:引导学生完成听力朗读,指导学生圈出重点动词词组并完成听前预测。播放听力,并进行巡视。在ppt上呈现已完成意群划分和声调标注的听力材料并播放音频,学生跟读。之后学生齐读指导学生对Pronunciaiton2的语篇进行停顿和语调标注,之后学生合作组内朗读并修正,之后全班齐读并接力朗读。指导学生找到自己的搭档完成对话模仿练习。(提示学生需注意语调和停顿以及情感并给出改进建议) 学生朗读1a词组,并观察图片完成匹配活动。学生完成朗读和听前预测。学生听前朗读并圈出重点动词词组并预测。学生关注老师示范过程,并跟读,合作标注意群停顿和语调。并在齐读与接力朗读过程中进行巩固练习。学生找好自己的搭档进行对话练习,在合作朗读过程中需注意语调和停顿并进入情境,感情充沛。 通过“看-想-配”任务,引导学生关注动词和名词的搭配,形成“形式-意义”的初步链接,为后续听力任务做好铺垫。听前预测任务帮助学生培养听前捕捉细节信息的能力,降低听力难度。在挖空填词练习中,引导学生从关注单词走向关注语篇整体内容。并在听力训练中重点突出对数量表达的训练,落实“语法在语境中体悟”课标要求。跟读环节聚焦意群停顿,升降调,落实对学生“语音,语调,节奏”三级语音能力的综合训练。帮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理解,再进行口语输出。在完成1c听力材料语音语调,停顿节奏训练后,学生与搭档进行巩固训练,培养学生学习后即时运用反馈的能力。
语音学习熟能生巧 12分钟 Task8ppt出示制作西红柿炒鸡蛋语篇,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注意声调和停顿。分批引导学生进行单词朗读,体验观察并学习字母组合时的音素组合发音。任务:食物制作大挑战。组内三名同学进行口语表达,讨论食物制作流程,一名同学记录食物制作过程。提出要求:组内分工三人进行对话,一人记录并计时。必须应用所学句型,动词短语不得少于4组,并正确使用顺序词。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打分,老师进行总结并给各组学生进行鼓励或恰当评价,督促其修正改进。 学生组内讨论将西红柿炒鸡蛋的图片进行语调和停顿标注,并练习朗读。学生观察单词并朗读,发现并总结单词字母组合时音素组合的发音规律。学生可以参考图片或选择日常简单菜品与组内同学进行讨论自主编写对话。注意:组内需尽快分工,三人进行口头讨论,一人进行书面记录并计时。组内成员在讨论过程中同伴及时评价,组员即时修正。1.5分钟排练时间,最后在班级前进行轮流表演,三人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可利用手头材料来进行演示。生生互评,各小组展示完后,学生需根据评分标准来给各小组打分并评出前三个表现优秀的小组。 在语篇中学习语音知识可帮助学生自主由“体验感知”到“体悟总结”的过程,避免知识之间太过割裂。也可以同时帮助学生巩固练习以上环节学习的语音知识。此项任务帮助学生回归真实生活,完成“讨论-分工-展示”的完整合作交际链。学生需要将本课时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实现学以致用。在评价阶段,学生先进行生生互评,对学生进行评价训练,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能够感知并关注评价应从哪几方面进行。教师评价给学生自信且给学生以恰当的建议。
提炼意义情感升华 2分钟 教师依次呈现家人一起做饭的图片,询问学生“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can you see on their faces ”“What do you think of cooking?”“What do you want to cook for your family ”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为家人做饭的意义并回答问题。 激活学生真实生活感受,产生情感共鸣。将语言学习与劳动教育、情感态度目标融合,落实立德树人。
作业布置 1分钟 教师布置三个层次作业:1.基础作业层:掌握本课时目标词汇和句型,使用思维导图对本课时目标词汇和句型进行梳理和背诵。2.提升作业层:使用逻辑词以及本课时目标语言与同伴合作录制如何制作土豆泥过程的视频。3.拓展作业层: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家庭食物制作海报,运用本课时重点语言知识,逻辑清晰,步骤完整。 学生选做作业 作业分三层,对应“课堂达标—能力提升—情感延伸”。基础层:词汇句型的梳理和背诵,确保本课时语言知识大部分同学都会过关;提升层:将本课时目标语言由会说,会背提升至会用,达到知识的迁移运用;拓展层:家庭食物制作海报,将语言任务融入真实生活,培养劳动意识与家庭责任,实现学科育人。
七、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