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Unit5 what a delicious meal ! 第2课时Section A 2a-2d优质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轻质减负】Unit5 what a delicious meal ! 第2课时Section A 2a-2d优质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教学评一体化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5 What a Delicious Meal! 第 2 课时
Section A 2a-2d 教学设计
一、课型:听说阅读课
二、内容分析
(一)课标要求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版)》提出,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语境,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等方式掌握语言技能,听说课需重点培养学生听懂大意、捕捉细节及围绕话题表达观点的能力。本单元主题 "What a Delicious Meal!" 隶属于 "人与自我" 范畴中的 "日常生活技能" 子主题,同时关联 "人与社会" 范畴中的 "饮食文化与人际交往" 子主题。
教材围绕 "食物制作、烹饪步骤、饮食交流" 等生活化情境,呈现烹饪相关词汇(如 stir-fry, heat, ingredient, instruction 等)、顺序副词(First, Next, Then, Finally)及烹饪指令句型,引导学生在真实任务中学会用英语描述烹饪过程,理解饮食在文化传承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与合作能力。
本课时(Section A 2a-2d)以 "学习制作中国菜" 为主情境,先通过视频观察激活学生对 "中国菜系" 的文化认知,再通过 2a-2b 听力材料呈现关于西红柿炒鸡蛋制作的对话,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取食材信息与制作步骤,完成填空任务;随后借助对话跟读与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烹饪词汇的发音规则,理解顺序副词在描述性语篇中的逻辑运用。最终,通过 "食谱分享"" 创意烹饪 " 等综合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与句型描述烹饪过程,实现从语言输入到真实输出的迁移,促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教材解读
本课时包含多模态语篇:2a 为视频语篇(中国八大菜系介绍),2b-2c 为听觉语篇(对话录音),2d 为口语语篇(烹饪交流练习)。2b 对话呈现 Peter 和 Teng Fei 关于西红柿炒鸡蛋制作的交流,2c 对话扩展至其他中国菜的讨论,两段对话沿着 "单一菜品制作→多种菜品介绍" 的逻辑展开,既构成任务链(观察→倾听→抓取信息→表达),又形成认知链(感知→理解→运用),符合新课标 "主题意义统整" 理念。
词汇方面,教材以烹饪动作词汇(stir-fry, heat, mix, add 等)、厨具食材词汇(bowl, pan, oil, ingredient 等)及描述性词汇(simple, delicious, amazing 等)为核心词汇,构建 "烹饪过程描述" 的真实语料库。句型方面,重点呈现顺序副词的逻辑运用(First..., Next..., Then..., Finally...)和烹饪指令表达,系统呈现 "制作过程描述" 的交际功能。
活动设计呈梯度推进:2a 借助视频观察预热 "中国菜系" 文化背景,2b 首次听力抓取 "食材 — 步骤" 匹配信息,2c 二次听力补全细节并理解对话含义;2d 口语练习实现语言输出;讨论活动聚焦文化交流。整体编排遵循 "先输入再输出、先整体再细节、先语言再文化" 的认知路径,既扫除听说障碍,又搭建口语支架,最终实现 "能用英语谈烹饪、能规范用顺序副词、能自然进行饮食文化交流" 的课时目标。
本课时是单元整体教学的第二课时,作为单元承上启下的关键课,它既是对第一课时烹饪基础词汇的复习和拓展,又是对烹饪过程描述语言的深入学习,为后续学习更多中国菜制作和跨文化饮食交流奠定基础。同时,本课时通过丰富的听说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为后续的阅读、写作等综合技能训练做好铺垫,并为单元整体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情分析
基础知识
词汇:多数学生已掌握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烹饪词汇(如 cut, boil, mix, add 等),但对 stir-fry, ingredient, instruction 等较长烹饪词汇的读音、拼写不熟悉;易混淆烹饪动作词汇的固定搭配(如 heat oil, stir-fry vegetables)。对中国菜系相关词汇如 cuisine, Sichuan, Cantonese 的发音和文化内涵理解不足。
句型:能使用简单的祈使句表达烹饪指令,但在连贯语篇中正确运用顺序副词(First, Next, Then, Finally)的逻辑关系仍有困难,约 45% 的学生在描述多步骤过程时顺序混乱;对 "How do we make... ""What do we need " 等询问制作方法的句型运用不够熟练。
语音:能跟读简单烹饪词汇,但对多音节词汇如 ingredient / n ɡri di nt/, instruction / n str k n/ 的重音掌握不准确;在描述烹饪步骤时,语调平淡,缺乏逻辑停顿,影响表达效果。
行为习惯
课前:学生对烹饪话题兴趣浓厚,但预习多停留在背诵单词,缺乏对烹饪过程描述的自主探究;约 35% 的学生能主动收集关于中国菜系的资料,大部分学生依赖教师提供的材料。
课中:乐于参与视频观看、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但在运用顺序副词进行连贯描述时易怯场;听力时习惯孤立抓取单词,难以结合语境理解烹饪步骤的逻辑关系;小组讨论时约 30% 的学生表现活跃,其余学生参与度不高。
课后:作业多以抄写烹饪词汇和句型为主,缺少在真实场景中运用英语描述烹饪过程的实践;约 65% 的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创新性表达较少。
关键能力
信息获取:能借助图片和关键词猜测烹饪步骤,但在 2-3 分钟的对话听力中,准确抓取食材信息、数量要求和制作步骤的能力不足,约 50% 的学生在听力填空时遗漏关键信息。
语言运用:能使用简单词汇和句型描述单一烹饪动作,但运用顺序副词和连贯语篇描述完整烹饪过程的能力较弱;在跨文化交流中,缺乏对中外饮食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思维品质:在描述烹饪过程时,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升;对 "饮食文化传承" 等深层主题的思考不够深入,约 40% 的学生能从文化角度理解烹饪的意义。
四、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能正确认读并运用 12 个烹饪核心词汇(stir-fry, heat, ingredient, instruction 等)
2. 能听懂关于西红柿炒鸡蛋制作的对话并完成填空练习3. 能使用顺序副词描述简单的烹饪步骤
拓展性目标 能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烹饪教学场景能与同伴合作完成 "我最爱的菜肴" 话题讨论3. 能理解饮食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挑战性目标 能创编新的菜肴制作对话,包含食材、数量和步骤描述能设计并展示 "英语美食小课堂" 活动3. 能从文化角度分析中外饮食差异,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实现路径
预备性知识学习 预备型目标主要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导入和基础激活三个环节实现。课前通过学习平台推送烹饪词汇复习材料,学生提前巩固第一课时的基础烹饪词汇,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课堂开始时播放中国八大菜系介绍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对中国菜系的了解,在视觉冲击中激活文化兴趣,自然引入主题。随后开展互动游戏活动,通过动作模仿和生活实例,快速激活基础词汇并理解顺序副词的基本用法,整个过程注重趣味性和参与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基础性目标实现路径 基础性目标聚焦词汇教学、听力训练和句型操练三个核心环节。词汇教学采用图谱构建和发音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笔记本上分类整理烹饪相关词汇,建立词汇间的关联,同时通过 "小老师" 领读活动提高发音准确性。听力训练分为两个层次,第一遍快速抓取主要食材信息,第二遍仔细聆听具体数量和步骤细节,逐步提升听力理解能力。句型操练通过转盘游戏和迷你食谱编写活动,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顺序副词在烹饪描述中的运用,确保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
拓展性目标实现路径 拓展性目标通过对话实践、话题讨论和文化理解三个维度展开。对话实践环节采用录音跟读和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逐句跟读教材对话并录制音频进行对比,然后两人一组模拟烹饪教学场景,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流。话题讨论环节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学生围绕最喜欢的菜肴展开讨论,分享制作方法和个人喜好,同时进行中外美食文化对比,提高跨文化意识。文化理解方面设计 "饮食文化小使者" 活动,学生选择中国特色美食,准备英文介绍,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并提高文化表达能力。
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 挑战性目标通过创新创作、项目实践和深度思考三个层面达成。创新创作方面开展 "新菜品研发" 活动,学生分组创编创意菜肴,设计完整的制作方案并编写对话脚本,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项目实践环节组织 "英语美食小课堂",学生小组设计并实施完整的英语烹饪教学活动,从目标设定到材料准备再到教学实施,全面锻炼项目设计和实施能力。深度思考方面开展文化论坛和研究报告活动,学生围绕饮食文化话题进行深度讨论,撰写研究报告,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学术写作能力,实现从语言学习到文化理解的深度提升。
六、课堂流程
基本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激活背景 5分钟 Task 1:复习:复习土豆泥的制作步骤创设生活情境: 以亲切自然的方式走进教室,面带微笑向学生问好:"Good morning, everyone! How are you today "分享自己的饮食经历:"I had a very delicious breakfast this morning. I had some bread, eggs, and milk. 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 "快速与 3-4 名学生进行简短对话,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文化背景介绍:展示精心准备的中国八大菜系图片,包括川菜、粤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用生动的语言介绍:"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cooking culture. We have eight famous cuisines, each with its own special flavors and cooking methods."结合图片详细介绍:"Sichuan cuisine is famous for being spicy, like mapo tofu. Cantonese cuisine is fresh and light, like wonton noodles."引导学生参与:"Which of these dishes have you tried Which one is your favorite "自然过渡导入:在学生兴趣高涨时,自然过渡:"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how to make a very special Chinese dish that almost everyone loves."制造悬念:"It's a dish that is sour, sweet, and delicious. It's easy to cook, even for young people. Can you guess what it is " 复数土豆泥的制作步骤。1.积极猜测:根据老师展示的特点认真思考大胆猜测菜肴名称与同伴讨论自己的想法2. 确认答案:对揭晓的答案表示认同分享自己对这道菜的了解回忆自己吃这道菜的经历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已有的饮食文化知识;自然引入本课时主题 "学习制作中国菜";为后续文化讨论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教师引领 10分钟 Task 2:词汇学习展示西红柿炒鸡蛋图片,教授核心词汇:stir-fry, heat, oil, pan, bowl, ingredient, instruction设计 "词汇配对" 游戏:将英文词汇与图片 / 中文意思匹配3. 重点纠正发音:stir-fry / st fra /, ingredient / n ɡri di nt/Task 3:句型呈现展示顺序副词:First, Next, Then, Finally通过简单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逻辑关系。 看图学习新词汇,跟读并记忆发音;参与 "词汇配对" 游戏,巩固词汇理解;注意发音要领,纠正错误发音;观察教师演示,理解顺序副词的逻辑关系。 通过图片和游戏化活动,降低词汇学习难度;重点关注发音训练,为后续听说活动奠定基础;通过动作演示,直观理解顺序副词的逻辑关系。
合作学习拓展能力 13分钟 Task 4:听力训练1. 播放 2b 录音第一遍,发放任务单(填空练习):"We need eggs, tomatoes, ______ and ."" tomatoes and ______ eggs."2.播放第二遍,完成详细步骤填空3. 组织小组核对答案,教师巡视指导Task 5:对话分析展示完整对话文本,分析:- 顺序副词的使用- 烹饪指令的表达- 询问制作方法的句型 第一遍听力:抓取主要食材信息;第二遍听力:关注具体数量和步骤;小组内讨论核对答案;分析对话结构,总结语言规律;5. 记录重点句型和表达方式。 分层听力任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和参与度;对话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结构和表达规律。
语音学习熟能生巧 12分钟 Task 6:角色扮演播放对话领读音频,学生跟读模仿两人一组角色扮演 Peter 和 Teng Fei提供 "表达星" 评价表:- 发音准确性(☆☆☆)- 表达流利性(☆☆☆)- 情感投入(☆☆☆)邀请 2-3 组展示,全班评价Task 7:创意表达提出话题:"What's your favorite dish "要求学生用所学句型简单描述:- 所需食材- 制作步骤(至少 3 步) 跟读对话,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两人一组练习角色扮演;运用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积极参与展示活动;思考并分享自己最爱的菜肴及制作方法。 角色扮演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自信;评价表帮助学生自我反思和改进;创意表达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提炼意义情感升华 2分钟 Task 8:文化讨论展示中外饮食文化对比图片,提出问题:"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oking ""Why is food important in Chinese culture "引导学生从:- 烹饪方法- 用餐习惯- 文化意义三个维度展开讨论Task 9:价值引领总结:"Food is not just for eating, but also for sharing love and culture." 观察图片,思考中外饮食差异;小组讨论,分享观点;理解饮食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4. 感悟 "食物传递爱与文化" 的深层意义。 文化讨论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多角度思考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价值引领实现语言学习与情感教育的融合。
自我小结检测练习 2 分钟 Task 10: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What did you learn today ""What can you do now "2. 快速检测:口头完成句子:"First, ______ the vegetables. Next, ______ some oil in a pan..." 1. 回顾本节课内容,主动分享收获;完成口头检测练习;3. 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自我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快速检测及时了解学习效果;反思活动培养元认知能力。
作业布置 1分钟 基础层:模仿课文中食谱的语篇语调、停顿,准确复述西红柿炒鸡蛋制作流程,至少用 3 处步骤连接词First/Next/Then/Finally) 。提升层:
运用步骤连接词,编写一道新菜肴(如炒土豆丝)制作对话,包含食材、数量及步骤描述 。挑战层:举办班级 “英语美食小课堂”,用英语现场演示自编菜肴制作,讲解时融入发音规则,邀请同学互动参与 。 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选择适合的作业层次,通过模仿复述、编写对话或设计展示活动,运用所学烹饪词汇和顺序副词,完成从基础巩固到创新应用的语言实践过程。 通过分层作业设计,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需求,在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
七、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