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上学期月考2联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6×3=48分)
太阳辐射能资源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太阳辐射能资源丰富。下图示意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单位:MJ·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大致呈负相关的是( )
A.土壤类型 B.年降水量 C.人类活动 D.晴天日数
2.下列各组城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是( )
A.泰安和威海 B.济宁和淄博 C.滨州和聊城 D.东营和枣庄
下图为某地出土的不同古生物化石复原图以及地质年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古生物复原图 地质年代 生物特点
距今约2650万年 巨犀 体型高大,以林木树冠上的叶片为食
距今约1600万年 铲齿象 下颌极度拉长,前端并排长着一对扁平的下门齿,形似铲子,以水草为食
距今约1000万年 三趾马 三趾着地,适应森林、沼泽环境
距今约200万年 真马 体表毛发较厚,为单蹄结构,适应草原奔跑
3.古生物化石( )
A.分布在变质岩等岩石中 B.分布的岩石层理结构明显
C.形成过程与岩溶洞相似 D.埋藏越浅形成年代越久远
4.依据表格可知,距今2650~200万年期间该地自然环境变化特点大致是( )
①降水增多 ②降水减少 ③气温升高 ④气温降低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25年4月21日清晨7时整(巴西利亚区时),当大多数巴西人还在梦乡时,巴西利亚大教堂的钟声响了整整5分钟为这座名城的生日庆典揭开了序幕。读南美局部经纬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拉巴斯线速度大于巴西利亚的影响因素可能是( )
A.海拔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洋流
6.据图估算巴西利亚到亚马孙河口的实际距离约为( )
A.900千米 B.1800千米 C.2500千米 D.1200千米
7.当庆典结束后,参加庆典的人员返回拉巴斯时乘飞机走最短航线,则( )
A.自西向东 B.先西南再西北 C.先西北再西南 D.先南再北
北京时间2025年5月31日(端午节),太阳爆发了一次耀斑,随后大量日冕物质以近1938公里/秒的速度冲向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太阳活动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降水普遍增多 B.郑州可观测到极光
C.长波通信受到干扰 D.产生强烈的太阳风
9.此次耀斑爆发时,月球、地球、太阳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某景区以观看日出、日落而见长。某校地理教师谢老师来该景区旅游时,捡到一张残缺的《景区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谢老师将其进行修补后,将缺失的内容用字母表示,并拍摄图片(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a、d分别是( )
A.17:08,18:02 B.17:08,17:52
C.18:52,18:02 D.18:52,17:52
11.与夏至日相比,该景区冬至日观看日出的优势是( )
①对睡眠影响小 ②受云层干扰小 ③温度条件适宜 ④日出方位更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北京夏至日昼长约为15小时,可知该景区位于北京(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国庆节前日,开封市(34°N,114°E)某中学学生开展校园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活动开始时(北京时间14时24分)拍摄的校园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日开封市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
A.37° B.45° C.54° D.61°
14.该中学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下列自然现象最可能观察到的是( )
A.物体影子影长最短 B.北极星在地平线附近
C.午后空气质量较好 D.校园内树木萌发新芽
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研学小组计划沿图中虚线进行地貌考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考察线路没有经过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脊、陡崖 B.山顶、河谷 C.山谷、鞍部 D.鞍部、河源
16.图中无法看到甲村的观测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东南沿海某地野外考察中获悉,该区域为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建设一水电站。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建设水电站的有利条件。(6分)
(2)该地规划建设水电站,有甲、乙两处建坝方案,你赞同哪个方案并阐述理由。(6分)
(3)推测该水电站建成发电后,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读我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其中青藏高原太阳辐射量最多,四川盆地太阳辐射量最少。回答下面小题。
(1)在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量最多,四川盆地太阳辐射量最少。请选择其中一地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2)请说明青藏高原开发太阳能的优越条件。(6分)
材料二:太阳落下地平线并不完全代表夜晚来临。天文学意义上的夜晚,是从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18°开始计算的,此时太阳的暮光消失,夜晚真正来临,这才是开始观测星空的正确时间。近年来,青海省冷湖镇附近的赛什腾山成为天文爱好者观测星空的理想之地。下图为冷湖镇及周边区域地图。
(3)青藏高原冷湖、德令哈等地是天文观测的理想场所,请分析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8分)
2025年8月11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和国家博物馆公布,研究人员在南极半岛发现一种史前鱼类“南极长胸鱼”化石,该鱼生活在1.45亿至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南极大陆常年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但在裸露的岩层中,科考人员不仅发现了恐龙化石、煤炭化石等,同时在南极周边海域还发现了珊瑚化石。这些发现为研究南半球生命演化及气候变化提供了关键线索。下图为南极洲区域图。
(1)南极大陆发现恐龙化石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有力支持,请说明理由。(6分)
(2)分析南极大陆存在煤炭化石的主要原因。(6分)
(3)珊瑚化石通常形成于温暖的浅海环境,结合南极大陆的现状,推测其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特征。(6分)
参考答案
一、(16×3=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C A B B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C C A A
二、(52分)
17.(1)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丰富;位于山区,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多峡谷地貌,为水电站建设提供良好坝址。(6分)
(2)赞同甲方方案:甲处等高线密集,为狭长的峡谷地貌,(4分)在甲处建大坝,工程量小,投资省,工程难度低。(2分)
赞同乙方方案:大坝以上集水面积大,拦蓄的径流多,(4分)水库容量大,水电站装机容量大。(2分)
(3)为该区域提供清洁能源,避免大气污染;水库能够拦蓄洪水,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提供稳定水源,保障农业生产;水库大坝能够营造绿水青山的优美环境,利于发展旅游业和生态养殖业等;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6分)
18.(1)青藏高原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四川盆地太阳辐射量少的原因:气候湿润,水汽充足,云量大,阴雨天多;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散失,阴天雾天多,日照时间短;地势较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4分)
(2)(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荒地多,地价低;我国能源市场需求大;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太阳能发电的技术日益成熟。(6分)
(3)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云量少,大气透明度高;地势高,视野开阔;人类活动少,空气污染少,光污染小。(6分)
19.(1)恐龙通常生活在温暖湿润、植被丰富的陆地环境,而南极大陆现在气候极其寒冷,不适合恐龙生存;南极大陆发现恐龙化石,说明地质历史时期南极大陆并非处于现在的位置,而位于气候适宜恐龙生存的中低纬度地区;后来随着大陆漂移,南极大陆才移动到现在的位置。(6分)
(2)南极大陆曾位于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的地区;地质时期富含大量植物遗体经过长期地壳沉降、埋藏等过程形成煤炭;后来随着大陆漂移,南极大陆移动到现在的寒冷地区,煤炭便被保留了下来。(6分)
(3)珊瑚化石的存在表明南极大陆在地质历史时期曾处于低纬度的温暖海域,当时的环境特征为气候温暖,有广阔的浅海,水温适宜珊瑚虫生存和繁衍。(6分)
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