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高二年级10月份联考地理参考答案1.D2.C3.B4.C5.A6.B7.B8.D9.A10.C11.C12.A13.B14.C15.D16.D17.(1)根本原因:黄赤交角。(2分)位置关系:P地与太阳直射点基本在同一个(南/北)半球,且纬度互余(2分);P地所在经线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2分)。(2)冬至3月21日前后(0°,0°)(6分)(3)b日太阳直射赤道,P地位于北极点(2分);次日之后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开始移动至北半球,P地纬度从90°N逐渐变为6634'N(2分);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P地纬度又从6634'N逐渐变为90°N(2分)。18.(1)分水岭基岩抗侵蚀能力较弱(2分);L河源区河床海拔较低,与断陷谷高差较大(2分);P河与L河的流向大致呈垂直关系(2分);青藏高原构造运动活跃,导致岩层破裂,可能加剧侵蚀过程(2分)。(答出三点,6分)(2)L河的延伸切断了P河的下游通道(2分),同时为X河提供了汇水通道和侵蚀基准面,促进了X河的形成。(2分)(3)L河下切作用加剧,谷底进一步加深,可能形成更深的峡谷(2分);断陷谷两侧边坡因侵蚀加剧而变得陡峭,谷地宽度可能缩小(2分);X河等支流可能因主河下切加剧而加速溯源侵蚀,形成次级支流系统(2分)。19.(1)风向:西南风。(2分)》形成过程:科钦雨季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2分);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2分)。(2)地貌类型:海水堆积地貌。(2分)沙源:注入潟湖的河流挟带的泥沙在入湖口沉积,为障壁沙坝提供了主要的沙源(2分);海水挟带的海底泥沙和其他海岸侵蚀物,也为障壁沙坝提供了沙源(2分)。(3)湖泊所处纬度较低,蒸发旺盛(2分);沙坝低矮,高盐度海水可借涨潮和西南风越过沙坝进入湖泊,提高湖水盐度(2分);潟湖与外海未完全分离,北部湖水与海水仍有交换(2分)。【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河北省高二年级10月份联考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的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欧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节。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图1为此次上合组织峰会举行期间某时刻某半球日期如分布示意图,图中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表示的日期不同,虚线c表示晨昏线。据此完成1一3题。1.图示半球和d地经度分别为封A.北半球,120°WB.北半球,60°EC.南半球,120°ED.南半球,60°W120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童A0:00B.6:00C.12:00D.16:00图13.此次上合组织峰会举行期间,会址门前旗杆A.影子始终全天位于偏南方B.影子始终呈顺时针移动C.影子始终全天位于偏北方D.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变短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是由京津冀地区联合发起的国际性机器人技术赛事,该赛事决赛于线2025年6月12日至13日在雄安新区场景汇科创园举行。图2示意地球公转轨道。据此完成4一5题。4.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决赛首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钓的位置最接近A.a点B.b点C.c点D.d点图2【高二地理第1页(共4页)】5.当地球由b点运动至d点期间,雄安新区的昼长A.先增后减B.逐渐变短C.先减后增D.逐渐变长丹度地貌主要发育于中新生代紫红色砂岩、砾岩中。广东省仁化县境内丹霞山分布较多,有“色若渥丹,灿若明霞”的美誉。图3示意仁化县境内丹霞地貌景观。据此完成6一8题。6.丹霞山“色若渥丹,灿若明霞”的景观特征取决于A.高海拔的昼夜温差和风化速率B.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和矿物成分C.低纬度的大气温度和植被覆盖D.不稳定的地壳运动和岩浆侵入7.从主要外力作用的角度来看,下列地貌与仁化县境内丹霞图3地貌成因最相似的是A崇明岛B.瞿塘峡C.挪威峡湾D.丹娘沙丘8.为维持丹霞地貌的长期稳定,仁化县可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A禁止一切人类活动,对丹霞山实行全封闭式保护B.建设防风化化学药剂喷洒系统,定期固化山体表面C.大规模扩建旅游设施,将核心景区与游客活动区隔离D.科学规划旅游线路,并对脆弱岩体进行针对性工程加固巨石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属于大别山余脉。该地在亿万年前发生过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后期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特殊形态的巨石地质景观,因而得名“巨石山”。其最高峰龙头峰海拔520m,山顶巨石千姿百态、光滑浑圆(如图4)。据此完成9一10题。9.巨石山山体的主要岩石是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石英岩10.促使巨石山山顶巨石“光滑浑圆”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图4A.岩浆冷凝B.风力侵蚀C.风化作用D.流水侵蚀片流对山顶和山坡进行层层剥蚀,导致山坡后退,被侵蚀的坡面形成光坡或细沟,但这种侵蚀十分缓慢。沟谷流水作用于山坡和山麓地带时,因不同的部位其作用方式和强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地貌。图5示意片流侵蚀坡面地貌特征。据此完成11一13题。11.导致甲、乙、丙地貌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流水速度②降水强度③岩石性质④盛行风向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图5【高二地理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答案.pdf 高二地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