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谋求互利共赢 说课课件(25张PPT)-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谋求互利共赢 说课课件(25张PPT)-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谋求互利共赢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第二框
05
活动运作方式
教学反思
04
活动内容构成
教学过程
03
活动经费预算
学法分析
02
活动效果预期
教法分析
01
活动总体思路
教学背景
Lessons Process
说课过程




1.1 教学内容分析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谋求互利共赢”是在介绍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政治多极化等世界局势以及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之后,侧重讲中国面对这百年未有之变局,所提供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2 学情分析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学习状况
学生情况
解决对策
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国际社会的基本知识,能够初步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渴望拓宽视野。
本校属于全封闭式教学,学生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少。
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时政资料,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1.3 教学目标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感目标
能目标
1
2
3
政治认同:明确各国相互依存,命运相连,体会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引导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
科学精神:增强全球意识,能够自觉关心国际社会,培养合作共赢观念,感受中国担当,思考自身责任。
公共参与:通过登录官网查阅资料和扮演国际专家角色,体验新时代赋予使命,自觉承担世界责任,参与全球治理。
1.4 教学重难点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谋求互利
共赢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结合国际社会形势来理解,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难点的依据: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只有掌握了其内涵才能理解和掌握其意义及如何做。
重点的依据:




2.1 教法分析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
2
3
4
创设情境
议题引领
合作探究
交流生成
议题式教学策略




3.1 学法指导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
2
3
4
阅读
角色扮演
合作学习
探究
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




教学流程图
活动介绍
(5分钟)
课前
准备
研讨生成
(30分钟)
课堂总结
(4分钟)
布置作业
(1分钟)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4.1 课前准备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学生“动”“静结合,可以使基本理念入脑入心,动情入理。
“静”
“动”
学生深度学习
4.2 活动介绍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1.以专家研讨会的形式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
2.开篇直接抛出“议题”,以“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问题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凸显“以学生为中心”,同时也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本节课的核心任务。
示例二
4.2 活动介绍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介绍研讨会流程,保证课堂有序开展。
4.3研讨生成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设置“真实情境”能够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温度”。
示例二
4.3 研讨生成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示例二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深华理论深度,提高实践温度,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政治信仰。
4.3 研讨生成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示例二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深华理论深度,提高实践温度,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政治信仰。
4.23研讨生成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示例二
1.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构建民主课堂氛围。
2.培养学生演绎能力。
3.引导学生借助示例,全面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4.3研讨生成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示例二
1.给每个学生“话语权”。
2.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反馈,并巩固新知。
4.4课堂总结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4.5 布置作业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既可以检验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又可以使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国际视野,并懂得承担对世界的责任。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什么?
5.1 教学反思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本节课突出教学重点,明了教学难点,较好的完成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教学创新
本节课采用专家研讨会形式,形式新颖,学生迈出了思政课小课堂,迈进了社会实践大课堂。
教学不足
在教学活动细节设置上还存在不足之处。
谢谢大家
希望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和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