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 2. B 3. D 4. C 5. A 6. B 7. B 8. C 9. B 10. C 11. C 12. A 13.C14. B 15. D二、辨析改错题1. (√)改正:2. (×)改正:将 “元老院” 改为 “公民大会”3. (×)改正:将 “公元前 1 世纪” 改为 “公元 1 世纪”或“1 世纪”4. (×)改正:将 “罗马帝国” 改为 “罗马共和国”三、材料题17.(1)共同侧重点:重视人的价值(或关注社会伦理与人际关系)。(2 分)未被采纳原因: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各诸侯国更注重能快速增强国力的法家思想,儒家的仁政、德治主张不适应当时的争霸需求。(2 分)(2)思想特点:注重独立思考、追求真理(或具有理性精神)。(2 分)学术贡献: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学者,创立逻辑学等新的学科,奠定了动物学基础,是逻辑学的创始人。(2 分)(3)不同:中国思想家重点关注社会伦理和治国理念(比如如何爱人、如何治理国家);古希腊思想家重点关注学术探索和真理追求(比如研究各种学科、探索真理)。2(分)18.(1)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答出两点即可)(2 分)阻碍作用:制造种族隔离;维护社会不公,激化了社会矛盾;固化了社会不平等状态;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发展,影响至今。(2 分)(2)相似之处:均通过上级向下级授予土地建立关系;分封过程中,上下级之间均存在权利与义务的对应。(两点共4 分)(3)共同本质: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等级制度;通过明确权利与义务关系巩固统治秩序。(一点2 分)四、活动探究题1. (1)例子:冶铁技术(或凿井技术)(2 分)丝绸之路(2 分)(2)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积极和消极各占2分) 区别:和平交往;战争征服(暴力交往)(2 分)(3)启示:不同文明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文明交流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要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优先选择和平方式进行交流;当今世界应加强文明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2 分,答对一点即可)2025一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开卷。考试范围:第1一一8课及七年级相关内容。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古埃及基壁壁画记载:“农夫在尼罗河沿岸的阳地里播种,收制的谷物堆满谷仓,供整个城邦食用。”这直接说明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是()A.提供宋教祭祀场所B.孕育农耕经济基础C.开辟海外贸易通道D.塑造独特建筑风格2.古埃及《亡灵书》中写道:“请允许我的灵魂通过冥府,与诸神相会,获得永恒的生命。”这体现了古埃及人()A.重视现世生活B.信仰来世永生C..反对宗教迷信D.注重科学探索3.古巴比伦出士的泥版文书写道:“若贵族殴打自由民致其受伤,需赔偿白银一明那:若自由民殴打贵族致其受伤,需处死。”这一内容体现《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A.刑罚残酯B.注重证据收集C.强调人人平等D.保护贵族特权4.古印度《奥义书》记载:“婆罗门吟诵经文,刹帝利治理国家,吠舍耕种经商,首陀罗侍奉他人,这是神定下的秩序。”这反映种姓制度的核心是(')A.职业分工明确B.宗教色彩浓厚C.等级秩序固定D.社会分工合理5.古印度佛教经典《金刚经》记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佛教张的核心思想是()A.众生平等B.君权神授C.因果报应D.无为而治6.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说:“希腊半岛多山地,缺少大片平原,人们不得不依赖海洋获取生活资源。”这一地理特征导致古希腊()A.农业生产‘发达B.形成城邦政治C.军事力量薄弱D.统一国家较早7.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的社会历史状况,他可以查阅()A.《汉谟拉比法典》B.《荷马史诗》C.《马可波罗行纪》D.《天方夜谭》。.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的铭文记载:“我将全国分为多个行省,每个行省派总督管理,确保政令统一。”这-·措施的目的是()A.扩大疆域面积B.发展海外贸易C加强对地方控制D.推广波斯文化9.公元前4世纪的波斯铭文记载:“一位希腊君主率军征服波斯,其军队抵达印度河,将希腊的雕塑技艺带到东方。”这位君主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参考答案.docx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