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
初三历史阶段试题
2025.10
一、选择题(共 24 小题)
24.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 ,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 .法学系统日臻完整 B .君主权力衰落
C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 .国内矛盾激化
25 .希腊古典文化体现在神话、文学等各个方面。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荷马史诗》 C .《查士丁尼法典》 D .《哈姆雷特》
26.《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 …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 )
A .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B .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C .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 D .雅典是当时地中海的霸主
27 .地中海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2 世纪时,有一位旅行探险者想要环游地中海,他应该前往(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28.罗马法已经明确了“公平价格”和“合法价格”的概念,强调市场价格应该通过供需关系形成,而非通过人为操纵,这使得市场的各方都能够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交易。这说明罗马法( )
A .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B .形成了完整的经济法体系
C .立法技术具有较高的水平 D .对后世法律制度影响巨大
29.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 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这一“经济实体”的主要特征是( )
A .以手工业为主 B . 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C .领主的特权不受限制 D .农民和农奴都没有任何的自由
30. 中世纪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些追求知识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兴办教育,大学应运而生。这说明( )
A .大学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B .大学有相当大的管理自主权
C .大学是反对教会势力的主要阵地 D .城市的发展推动大学的出现
31.如表是小明学习世界古代某一部法律文献时制作的知识卡片。请判断,他学习的是( )
时间:公元 6 世纪二十年代 内容: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新法典》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法理概要》
32.右面是某同学学习完拜占庭文化后绘制的示意图。这体现出拜占庭文化( )
A .一脉相承,继承发展
B .兼收并蓄,影响深远
C .保守传统,缺乏创新
D .独树一帜,崇尚数学
33. 日本通过全面移植先进的隋唐政治、经济、文化成果,使社会发展呈现跳跃式的前进,完成了本国文化的基础和框架构建。这次“全面移植”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 .引进了隋唐的政治制度 B .天皇掌握了国家权力
C . 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D .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
34.当欧洲笼罩于基督教的黑暗之时,以伊斯兰为特征的帝国文明光芒璀璨,成就斐然。横向来看,东、西方文明在此碰撞,交融,相得益彰……以上材料表明这一帝国最大的贡献是( )
A .创立了基督教 B .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C .创造了儒略历 D .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35 .15 世纪的欧洲,一位威尼斯商人在日记中写道:“农场的佃户不再像从前一样缴纳谷物,而是改为支付货币地租;城市里的织工们聚集在作坊中,按照统一标准生产精美布料,商人负责销售获利。”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欧洲( )
A .封君封臣制度日益巩固 B .庄园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D .手工工场已取代租地农场
36.14 世纪晚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新创办了一批学校,强调古典文学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并重,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这一教育理念( )
A .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B .加速了近代科学发展
C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D .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37 .有学者认为:1492 年开始了一场引人注目的
大交换,这里的“大交换”指 “新大陆”和“旧大
陆”之间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这种交换始于( )
A. 郑和下西洋
B .哥伦布发现美洲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三角贸易的开始
38.某同学在阅读时整理了如下笔记,他阅读内容的主题是( )
封建庄园制度↓ 资本主义雇佣与市场 宗教束缚(禁欲) ↓ 人文主义(享乐) 世界各地区相对孤立隔绝 ↓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A .古代的亚非文明 B .灿烂的古代希腊文化
C .封建时代的亚洲 D .欧洲从封建走向近代
39.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强盗,欧洲人则认为哥伦布是功臣,造成这两种不同看法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水平不平衡 B.各自立场的不同 C.地理环境的迥异 D.知识水平的差异
40.学会运用时序图(时间轴)是培养“时空观念”素养的要求。如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示意图,其中发生在 1688 年的是( )
A .议会重新召开 B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C .“光荣革命” D .颁布《权利法案》
41. “1793 年,卢浮宫正式作为国家博物馆对公民开放,开放之初,里面的藏品多以宣扬革命
的当代画作为主,如《网球场宣言》、《攻占巴士底监狱》、《处决路易十六》等” 。材料中的“革命”( )
A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B .推翻了资产阶级专制独裁统治
C .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42.何顺果在《世界史: 以文明演进为线索》中强调:“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的分开,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7 世纪和 18 世纪发生于大西洋西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有着其最大的公约数。”文章中所提到的“最大的公约数”是指( )
A .推翻封建统治,扫除发展障碍 B .伸张“权利” ,争取“人权”
C .推翻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 D .进行殖民扩张,完成资本积累
43.1804 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1825 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采用了该法典;之后,丹麦、意大利等国的民法典都以该法典为基础; 1888 - 1889 年《西班牙民法典》也在体系上接受了该法典。这说明《拿破仑法典》( )
A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B .加速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C .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爆发 D .影响了欧美多国的法治进程
44.如图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示意图,其中①处应填的是( )
A .第一国际 B .工业革命 C .巴黎公社 D .宪章运动
45 .“工业革命”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第二,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第三,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下列属于第二层含义表现的是( )
A .实现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 .推动人们社会生活的世俗化
C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速度加快 D .工厂制度与垄断组织的出现
46.1862 年 8 月22 日,林肯在一封信中提到:“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 … … 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这说明林肯致力于( )
A .维护联邦统一 B .解放黑人奴隶 C .发展美国经济 D .争取国家独立
47 .19 世纪60 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其中美国南北战争、俄国 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这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共同点在于( )
A .都改变了原有的落后的封建制度 B .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C .都保留了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残余 D .其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二、材料题(26分)
48.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 分)材料一 如下表。
古代文明 文明成果
①古埃及文明 历法:太阳历文字:象形文字
古巴比伦文明 文字:楔形文字法律:②(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文明 宗教:③佛教
(1)孕育材料一中①处文明的大河是什么? ②处法律文献有什么历史地位? ③处的创立者是谁?(3 分)
材料二
中世纪初期,西欧笼罩在罗马天主教神权统治下, 阴沉的罗曼建筑风格是那个时代全部思想的体现。 中世纪中期,十字军远征把拜占庭拱式建筑带回西欧,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受此影响颇深, 出现了无数天主教堂。 中世纪晚期,建筑艺术的干涸、贫乏是从印刷术的发明开始的。米开朗琪罗主持设计的圣彼得教堂是建筑艺术最后的杰作。
——摘编自赵敦华《中世纪建筑与柏拉图几何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 1 和图2 建筑的史料类型,并概括中世纪西欧建筑特点的变化。(2 分)
材料三: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制度。
图 3 图 4 罗马共和行政体制示意图
(3)请写出图 3 所表示的制度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概括两种制度的特点并归纳其共性 。(4 分)
49. 17 世纪至 19 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和发展,在此期间生产力也获得迅猛发展。某历史小组以“创新和发展 ”为主题开展研究学习,请你参与完成。(9 分)
任务一【制度创新——知晓法律】
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与英国殖民统治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分离。从 1776 年宣布独立到 1789 年华盛顿就任总统,美国经过艰难的历史探索和实验,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一个新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了。
——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1)根据任务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件事情使得“美国与英国殖民统治分离 ”。结合 1787年颁布的法律,理解美国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的具体含义。(2 分)
任务二【科技创新——理解发展】
英国 1780 -1830 年棉纺织业技变革
时间 每纺织 100 磅棉花的工作时间(小时)
1780 年 100
1795 年 15
1830 年 7
(2)根据任务二中材料,概括英国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中期棉纺织业生产效率的发展趋势,并用相关史实解释说明造成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3 分)
任务三【撰写论文——深刻领悟】
(3) 结合任务一、二的内容,拟定一个观点,利用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4 分)
50.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事关兴衰之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 分)
材料一:革命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正式的《权利法案》 (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部分条文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向国王请愿,乃 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 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颗面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
——摘自张国君著《大国是怎样崛起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限制什么人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的政治体制。(2 分)
材料二 俄国国内爆发农奴起义统计表
时间 1826 -1839 年 1845 -1854 年 1855 -1857 年 1858 -1860 年 1861 年
年平均数 19 次 35 次 63 次 101 次 1176 次
(2) 据材料二,归纳 1826 -1861 年俄国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沙皇政府为应对这一状况而采取的措施。(2 分)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是在复杂的国内与国际背景下出现的。明治新政府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与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和军事力量建设等方面对传统的国家形态及其治理机制进行重构并进一步完善,在推动日本经济、技术与军事力量发展的同时推进本国的现代化。
——摘编自保建云《论明治维新对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及启示》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国际背景,并写出日本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教育与人才培养 ”方面推进现代化的具体措施。(3 分)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拟一个主题。(1 分)
初三历史阶段试题参考答案
2025.10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C B A B A B D C B C D
题号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C D B D B C A B D C D
题号 46 47
答案 A B
(1)大河:尼罗河。(1分)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1分)
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1分)
(2)实物史料。(1分)初期流行罗曼建筑,中期受到拜占庭拱式建筑影响,后期建筑艺术出现干涸、贫乏现象。(1分)
(3)名称:种姓制度;(1分)特点:图1制度等级森严(贵贱分明),各等级世代相袭;(1分)图2制度分权制衡,高效稳定(1分)。共性:都利于巩固统治;都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都稳定社会秩序。(1分)
49. (1)美国独立战争。(1分)理解: 1787年宪法据分权制衡原则,确立了是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1分)
(2)发展趋势:棉纺织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1分)工业革命后,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棉纺织业生产效率的提高。(2分)
(3)观点: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1分)
论证: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了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瓦特改良蒸汽机,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铁路时代的来临。(2分)
结论: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1分)
50. (1)国王;(1分)《权利法案》促进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分)
(2)状况:俄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农奴起义频繁。(1分)措施:颁布解放农奴制法令。(废除农奴制)(1分)
(3)国际背景:美国及西方列强带来的民族危机。(1分)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1分)“教育与人才培养“措施: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1分)
(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