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综合素养测评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宁乡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综合素养测评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科学情调研问卷
时量: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它能呼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国家情怀。那你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演奏一遍所需的时间为( )
A. 5min B. 3min
C. 46s D. 10s
2.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3. 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7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2.36 cm B. 2.360cm C. 2.37 cm D. 2.4 cm
4. 属于机械运动是(  )
A. 春风拂面 B. 心潮澎湃 C. 星光闪闪 D. 鲜花怒放
5.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路上看到路边的垃圾桶快速向后退去,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地面 B. 垃圾桶 C. 自行车 D. 路边的树
6. 我们观看百米赛跑时,判断谁跑得快的根据是(  )
A. 速度的大小 B. 跑完相同的距离需要时间的多少
C. 在相同的时间内,跑过的距离的长短 D. 跑过相同的距离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7.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大
B.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时间t越大
C. 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 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8. 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② ④ B. ① ③ C. ① ④ D. ② ③
9. 甲、乙两同学进行100m赛跑,甲同学前50m领先,乙同学后50m追上甲,最终两人同时冲过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程100m,甲的平均速度大 B. 全程100m,两人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C. 前50m,乙的平均速度大 D. 不能确定
10. 如图是某隧道前的交通标志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此隧道的最短时间为(  )
A. 252min B. 70min C. 8.4min D. 4.2min
11.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前15s内,通过的路程为30m
B. 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C. 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在内的速度比内的速度大
12.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高铁时代,长约200m的复兴号列车,若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约6.0km的隧道,对此分析符合实际的有(  )
①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是运动的; ②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
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约为75s ; ④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约为72.5s。
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13. 小芬用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则图甲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________。
14. 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长度5次,测量值分别是、、、、,则物体的长度应取为是________。
15.如图,2025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亮相莫斯科红场,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风采。此时国旗相对于仪仗兵是___________的,国旗长度约为188 _______(填单位符号)。
16.“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具有计步统计、能量消耗统计和心率监测等功能。现记录一段时间内跑步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5min/km,折算成速度为_______km/h。若接下来改为步行,则配速值会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 甲乙两物体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所用时间之比为,则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行驶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
18. 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南行驶,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情况,其中 _______(填“甲”或“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前30s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km/h。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9.如图所示,你用刻度尺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你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接着你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B.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有一个步骤不小心出错了,它是     ,应改正为     ;
(2)改正后测量的合理顺序应是 ____________;
(3)如图2是你把一根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20匝。根据上面的实验方法测量铜丝的直径为 _________mm。
(4)若细铜丝排绕得不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 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 小明设计了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小车的三个位置(依次从上往下为A、B、C)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3)图中AC段的距离sAC=________cm,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__m/s;
(4)比较前半段和全程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vAC(填“=”或“<”或“>”),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填“大”或“小”);
(5)以下能够较为准确反应小车从开始下滑到撞击金属片的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
A B. C. D.
四、(本题共2小题,21题8分,22题10分,共18分)
21. 在平直的公路上,某同学观察到大巴车在30min匀速行驶了36km。接着他用电子表测出大巴车由第1根路灯杆到第5根路灯杆的时间为10s。若路灯杆之间是等距的。问
(1)大巴车的速度为多少m/s?
(2)相邻两根路灯杆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2. 小亮爸爸开车送小亮和妈妈去吉安西站乘坐高铁前往上海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亮和妈妈所坐列车的部分运行信息如下表。求:
车次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路程
G1918 西安北(9︰35) 上海虹桥(16︰45) 1500km
(1)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西安北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min?
(2)G1918次列车从西安北到上海虹桥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结果保留整数)
(3)若在列车行驶途中,以全程平均速度完全通过长为1320m的隧道,用时36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