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初二物理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B.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短
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3.下是小明对考场中相关物理量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教室内的温度约为
B. 翻动试卷时,听到的声音频率约为
C. 开考哨声传到教室的速度约为
D. 听力考试时,喇叭的声音响度约为
4.两块完全相同的平面镜上、下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两平面镜间有一定的距离,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如图,则经过两块平面镜成像后,物体的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5.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 B.水中山的倒影 C. 屏幕上的手影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7.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8.敲鼓时,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来显示鼓面的振幅,以下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 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B. 研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C. 将一只点燃蜡烛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前方,通过烛焰的晃动来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抽出瓶内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推理真空不能传声
9.如图是光电控制液面高度仪的示意图,通过光反射到光电屏上的位置判断液面高低,一束光射到液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面升高,光斑将向右移动
B. 光屏竖直向上移一段距离,光斑将向左移动
C. 液面降低,入射角会变大
D. 入射角增大,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10.小吴在科技节中表演了一个硬币“消失”的魔术:如图所示,空箱只有正面为透明玻璃板,将硬币投入其中,硬币居然不见了!随后他进行了揭密:打开右侧边盖,观察箱子内部,同学们发现里面有一块平面镜,则平面镜位置摆放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16s、0.30s、0.14s、0.30s、0.16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12.如图所示,小华制作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并用此装置观察一个明亮且不太大的物体,半透明蜡纸上可以呈现物体的像。关于针孔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改变小孔的形状,蜡纸上像的形状也改变
B. 为了清晰观察蜡纸上呈现的像,眼睛应贴近小孔观察
C. 小纸筒便于降低蜡纸上像周围亮度,使像更清晰
D. 仅将小纸筒向右移动,蜡纸上的像变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3.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送餐成为时尚。客人可以通过语言来操控机器人,说明声可以传递 ,智能手机有个“声纹解锁”功能是依据声音的 来识别的;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这是在 减弱噪声。“抖音”App软件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以2倍的速度快速播放从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2倍。则“抖音”改变了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忽略温度的影响,则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夜晚,小华通过可左右推拉的竖直窗户玻璃观察发光吊灯的像和自己的像。增大吊灯的亮度,观察到吊灯的像更    。小华靠近玻璃窗观察,她像的大小    ,向右推动玻璃窗,吊灯像的位置     。
15.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做了个趣味实验——“看得见的声音”。在两端开口的圆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并在橡皮膜的中央贴一块小平面镜,将圆筒插入挡光板的圆孔中。当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射向镜面时,在激光笔后方的光屏上会呈现一个亮点。实验时,对着圆筒发出声音,同时观察到光屏上的光斑变成一条变化的曲线,该现象说明     ,同时也说明声音具有     ;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要同样能看到上述光斑的变化,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16明操纵无人机悬停在湖面上方5m处,已知湖水深2m,则无人机与它在水中的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m,该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此时无人机竖直下降2m,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贴在手机屏幕上的效果如图乙所示,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透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     (填写光现象);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    (选填“能”或“不能”)防止上方的窥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     (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18.一条反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40°,则入射角是     ,若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应为     ,如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
19.检查视力的时候要求被测者小红与视力表保持在5 m的距离,由于空间有限,所以采取了如图方式进行测试。若小红背离视力表0.6 m,那么平面镜应放在距视力表  m的地方,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  (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如果将平面镜与视力表互换位置,小红转过身来进行测试  (选填“能”或“不能”)满足5m的距离要求。
20.为了探究树荫下光斑的成因,小明设计了开有菱形状孔(边长约为5厘米)的卡片甲对太阳光,并用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观察距卡片50cm且与甲平行放置的光屏上光斑的变化情况。光斑未变成圆形前,其亮度   ;变成圆形后,其大小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若观察到光斑呈椭圆状,原因可能是   。
21.如图所示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_____区会看到日偏食,当运动到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三、简答题(22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47分)
22.(6分)(1)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所示,请根据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3)如图所示,女孩到鞋店去买鞋,她站在镜子MN前看自己穿着新鞋的效果。画出女孩眼睛B点看到新鞋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
23.(10分)下面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小球弹起,如果此装置放在月球上敲击左边的音叉,将看到乒乓球 _____(选填“能”或“不能”)弹开。图甲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 _____(选填序号);
①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②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 _____ (选填“频率”或“振幅”)和发声的 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若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若拨动钢尺时会发出“啪啪”,这是由于 ;
(3)如图丁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吹气,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 _____瓶(选填瓶子序号);若是敲击瓶子,发声体为 (选填“空气柱”、“瓶和瓶内的水”)。
24.(6分)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用到了白板,白板的作用是______,光在白板上发生了______(镜面/漫)反射。
(2)同一平面内多次改变入射光方向进行实验,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结论____ __,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3)调整到白板上能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后,如图甲,若将入射光贴着白板,绕底边整体再向后倾斜;如图乙,将白板绕ON向后折后。甲、乙两种操作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 白板上都还能看到反射光
B. 反射光的方向都没有改变
C.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都没有改变
D. 法线的位置发生改变
(4)实验发现:法线在探究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 法线是真实存在的一条光线
B. 法线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并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C. 法线有助于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
25.(10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用蜡烛做实验时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 (较暗/较亮)的环境中做实验;
(2)在如图乙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拿大小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发现无法让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没有将玻璃板______放置;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4)图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像和物相对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
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______(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______,这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如图拿走蜡烛B,用白纸代替蜡烛B,应该用______(①/②/③)的方式观察白纸,根据______的实验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6)以下操作中,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位置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
A. 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高20cm
B. 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到白纸外侧
C. 将玻璃板绕底边向自己方向转20°
D. 将玻璃板沿竖直线划成左右两块,并从原来位置左右平移
26.(7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如图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太阳的   。(选“实像”、“虚像”)
(3)如图丙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眼睛、三个小孔与烛焰   ,此时看见的   (选填“是”或“不是” 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4)如图丁所示是用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   (选填“膜”或“孔” 进行观察,可以看到   (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   (选填“实”或“虚” 像。
27.(8分)阅读短文,完成以下问题:
智能汽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如图1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透明度是指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的比值),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成反比关系,其图象如图乙所示。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该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     (填“实”或“虚”)像。
(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度。
(3)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4)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填“厚度”或“透明度”)。
(5)为避免成的像出现重影,厂方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改造,应选用图丙中     图所示的玻璃。
(6)“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如图乙所示,当车外光照度为4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