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康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大考物 理 试 卷命题人: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个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8-1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的得0分)1.判断下列图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荡秋千的小朋友在最低点时处于失重状态B.乙图中三个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丙图中棋子静止在倾斜的磁性棋盘上,质量越大的棋子受到的摩擦力越大D.丁图中船匀速前进,船桨对水的推力与水对船桨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2.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叠放在斜面上,B受到一个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两物块保持静止。B受力的个数为( )A.4 B.5C.6 D.73.夕阳把庭院抹上了一层金黄,院内一只小松鼠感到惊慌,它爬上一根轻杆向墙外张望。如图所示,假设轻杆斜靠在粗糙地面和竖直光滑院墙上,小松鼠沿杆缓慢上爬过程中杆始终保持平衡。设墙壁对杆的作用力大小为F1,地面对杆的作用力大小为F2,在此过程中,关于F1与F2的大小变化正确的是()A.F1、F2一直变小B.F1、F2一直变大C.F1一直变小、F2一直变大D.F1一直变大、F2一直变小4.一理想气体系统经历一循环过程a→b→c→d→e→a,其P-V图如图所示。该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做功以及吸、放热情况分别是()A 正功,吸热B 负功,放热C 正功,放热D 负功,吸热5.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进入匀强电场中。忽略重力影响,为了使粒子的速度方向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偏转,则电场方向与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是( )A B: C : D :6.几个水球可以挡住一颗子弹?许多人被问到这个问题时,答案可能都不一样。《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GeographicChannel)就为此特地做了一次实验,把10颗水球排成一条直线,还找来专家对着这排水球开枪,没想到结果却让人出乎意料:四个水球就能够挡住子弹!设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4个水球,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的速度变化相同 B.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C.每个水球对子弹的冲量不同 D.子弹在每个水球中的动能变化相同7.如图所示,人形机器人陪伴小孩玩接球游戏。机器人在高度为H的固定点以速率水平向右抛球,小孩以速率水平向左匀速运动,接球时手掌离地面高度为h。当小孩与机器人水平距离为时,机器人将小球抛出。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小孩能接到球,则为( )A. B.C. D.8.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像中,物体在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乙图像中,阴影面积表示到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C.丙图像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D.丁图像中,时物体的速度为6m/s9.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甲所示,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只有频率为两种光可让图乙所示的光电管阴极发生光电效应。分别用频率为两个光源照射光电管阴极,测得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不可能被能量为的电子碰撞从而跃迁到第4能级B.图丙中的图线所表示的光是氢原子由第3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C.当电源右端为正极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读数一定不断增大D.当电源右端为正极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到达A极的光电子动能一定不断增大1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的物体A和B,它们的质量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C为一固定挡板。现让一质量为的物体D在A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D和A相碰后立即粘为一体,此后做简谐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B恰好不能离开挡板C,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范围内,物体A、B、D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谐运动的振幅为B.从开始做简谐运动到物体A第一次回到初始平衡位置的时间为简谐运动周期的一半C.物体D与物体A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D.简谐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力为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11.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在暗室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实验步骤如下:A.在漏斗内盛满水,旋松螺丝夹子,使水滴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落下;B.用频闪仪发出的光将水滴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C.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水滴所对应的刻度;D.采集数据进行处理。(1)在步骤B中,当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2)若频闪仪的闪光频率为s,读出其中几个连续的水滴的距离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第3个水滴此时的速度大小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该实验引起系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12.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容器,电压表 (可视为理想电压表),定值电阻,电流传感器(不考虑内阻),计算机,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1)将接1,电压表示数逐渐增大,最后稳定在。在此过程中,电流传感器的示数_____;A.一直稳定在某一数值B.由某一数值逐渐减小为零C.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为零D.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数值(2)电容器充电完成后,电容器 极板带正电(选填“上”或“下”),再将S接2,通过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画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时,,图中两阴影部分的面积之比为,则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 ,电阻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3)图(b)中时刻,图线切线的斜率大小,由此可计算电容器的电容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三、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第 13题10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4分,共3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解答过程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13.(10分)为了安全,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通过滑跃式起飞方式起飞.其示意图如图所示,飞机由静止开始先在一段水平距离L1=160m的水平跑道上运动,然后在长度为L2=20.5m的倾斜跑道上滑跑,直到起飞。已知飞机的质量m=2.0×104kg,其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大小恒为F=1.4×105N,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水平跑道与倾斜跑道末端的高度差h=2.05 m,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和倾斜跑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都为飞机重力的0.2倍,假设航母处于静止状态,飞机质量视为不变并可看成质点,倾斜跑道看作斜面,不计水平跑道和倾斜跑道连接处的影响,且飞机起飞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故障,取g=10 m/s2.求:(1)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的末速度大小;(2)飞机从开始运动到起飞经历的时间t.14.(12分)在一个水平面上建立x轴,在过原点O垂直于x轴的平面的右侧空间有一个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6.0×105 N/C,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同.在O处放一个电荷量q=-5.0×10-8 C,质量m=1.0×10-2 kg的绝缘物块.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沿x轴正方向给物块一个初速度v0=2.0 m/s,如图所示.(g取10 m/s2)试求:(1)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2)物块最终停止的位置.15.(14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一轻质弹力绳的一端固定于P点,另一端经光滑孔钉Q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A,该球穿过与水平直杆(足够长)成角的直杆,两杆平滑连接。点P、Q和O在同一竖直线上,间距为弹力绳原长。将小球A拉至与Q等高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当小球A首次运动到斜杆底端O点后,在水平方向与穿在直杆且静止于O点、质量为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小球A、B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力绳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满足胡克定律,劲度系数为k,其弹性势能与伸长量x的关系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间距为。(1)求小球A下滑过程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若从碰撞后开始计时,小球A第一次上滑过程中离O点的距离x与时间t关系为(为常数),求小球A第一次速度为零时,小球B与O点的距离。南康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大考物理参考答案1.【答案】C【详解】A.甲图中荡秋千的小朋友在最低点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乙图中三个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果质量分布不均匀,则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故B错误;C.丙图中棋子静止在倾斜的磁性棋盘上,设倾角为,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可知质量越大的棋子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故C正确;D.船桨对水的推力与水对船桨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C。2.【答案】C【详解】根据题意,对A受力分析可知,受重力、B的支持力,由于A静止,则A还受B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对B受力分析可知,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A的压力、拉力、B还受A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由于B静止,则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即B受6个力作用。故选C。3.答案:B4.答案:A5.答案:B6.答案:A【详解】AD.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相同,水球的大小相同,由可得子弹在每个水球中的速度变化不同,速度的平方差相同,由动能定理可得,动能变化相同,故A错误,D正确;BC.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所以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由冲量的公式可得,每个水球对子弹的冲量也不同,故BC正确。故选A。7.【答案】B【详解】若小孩能接到球,则有,,联立解得,故选B。8.【答案】BD【详解】A.甲图像中,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则物体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错误;B.加速度在时间上的积累产生速度的变化量,则乙图像中,阴影面积表示到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B正确;C.丙图像中,物体做减速运动,根据图像斜率为得,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C错误;D.根据得得,加速度为时物体的速度为D正确。故选BD。9.【答案】BD【详解】A.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想要跃迁到第4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大小为,利用电子的碰撞来转移能量时,电子的动能需要大于所需能量,故的电子可以使得氢原子跃迁,故A错误;B.只有频率为两种光可以让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这两种光分别是从第3能级到第1能级和第4能级向第1能级跃迁发生的光子,根据图丙可知a光对应的反向遏止电压更小,a光的能量小,所以所表示的光是氢原子由第3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故B正确;C.当电源右端为正极时,光电管两端是正向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读数会增加,但达到饱和光电流后就不再变化,故C错误;D.当电源右端为正极时,光电管两端是正向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两端电压变大,由动能定理可得,到达A极的光电子动能会增大,故D正确。故选BD。10.【答案】AC【详解】A.当弹簧弹力等于A、D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吋,A、D处于平衡状态,有,可知A、D在平衡位置时弹簧的形变量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运动过程中,物体B恰好不能离开挡板C,对B分析有,故弹簧应伸长到最大位移处,此时形变量,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由此可知简谐运动的振幅为,故A正确;B.碰后新的平衡位置在初始平衡位置的下方,则从开始做简谐运动到第一次回到初始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大于简谐运动周期的一半,故B错误;C.开始时,对A分析有,解得,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从物体D与物体A刚碰后到物体B恰好不能离开挡板C的过程,根据能量守恒有,解得,故C正确;D.当A、D运动到最低点时,B对C的弹力最大,由对称性可知,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弹簧的弹力为,故D错误。故选AC。11.【答案】(1)等于 (2) 9.6 2.3 (3)水滴下落过程受到一定的空气阻力【详解】(1)在步骤B中,当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2)[1]若频闪仪的闪光频率为s,根据逐差法可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2]第3个水滴此时的速度大小(3)该实验引起系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水滴下落过程受到一定的空气阻力。12.【答案】(1)B (2)上 3.2 3.2 (3)【详解】(1)电容器充电过程中,当电路刚接通后,电流表示数从0增大某一最大值,后随着电容器的不断充电,电路中的充电电流在减小,当充电结束电路稳定后,此时电路相当于开路,电流为0。故选B。(2)[1]根据电路图可知充电结束后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2][3]时,,此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电容器开始放电前两端电压为8V,根据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放电量可得间的放电量为后到放电结束间放电量为根据题意解得,(3)电容器的电容代入数值解得13.【答案】(1)40 m/s (2)8.5 s【详解】(1)设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阻力大小为F阻,在水平跑道上运动的末速度大小为v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阻=ma1其中F阻=0.2mg根据动力学公式有联立以上三式并代入数据解得a1=5 m/s2,v1=40 m/s(2)设飞机在倾斜跑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在倾斜跑道末端的速度大小为v2,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运动时间t1==8 s在倾斜跑道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阻-mg=ma2代入数据解得a2=4 m/s2由代入数据解得v2=42 m/s飞机在倾斜跑道上的运动时间t2==0.5 s则t=t1+t2=8.5 s14.【详解】(1)物体受到的电场力为:F=Eq=6×105×5×10-8=0.03N,方向水平向左.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μmg=0.2×0.01×10=0.02N;F>f;物块先向右减速运动,再向左加速运动,越过O点进入无电场区域后,再减速运动直到停止.设物块到达最右端的坐标为x1 m,对O→x1 m处,由动能定理得:-F x1-f x1=0-mv02即:0.03x1+0.02x1=×0.01×4 解得:x1=0.4m(2)设物块最终停止的位置坐标为-x2 m,对O→-x2 m处,由动能定理得:-2f x1-f x2=0-mv02 即:2×0.02×0.4+0.02x2=×0.01×4 得:x2=0.2m即物块停在0.2m处.15.【答案】(1) (2)【详解】(1)如图所示以点为坐标原点,沿倾斜直杆ON向上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任意选取小球A下滑过程中的某一位置,设此时弹力绳的伸长量为,小球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小球A对倾斜直杆的压力为,小球A所受弹力绳的拉力为F,弹力绳与倾斜直杆的夹角为,孔钉Q到倾斜直杆的距离为。设对小球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由几何关系可得联立解得(2)设小球A下滑到斜杆底端点时的速度为,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到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可得由小球A、B发生弹性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分别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解得,由,可知小球A上滑过程做简谐运动,小球A第一次速度为零时,距离达到最大值,则有解得小球B碰撞后开始在直杆OM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设小球B速度减为0所经历的时间为,则因,则小球A在碰撞后第一次速度为零时,小球B与点的距离为,则有联立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