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科学试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K:39 Cl:35.5 Na:23 Cu:64 Mg:24 S:32 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图是生活中常见水果的pH值。其中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A.乌梅 B.葡萄 C.香蕉 D.西瓜2. 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 干冰 冰 H2O B. 纯碱 碳酸钠 Na2CO3C. 生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 D. 小苏打 氢氧化钠 NaOH3. 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4.化学反应前后,给出下列各项: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种类。其中没有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5.为了测定X、Y、Z、P的金属活动性,某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反应:①将X、Y、Z、P单质放入稀硫酸中,Y中产生大量气泡,Z中有少量气泡,X、P上无明显现象;②将X的单质放入PCl2溶液中:X+PCl2═XCl2+P;则X、Y、Z、P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Z>Y>X>P B.Y>Z>X>P C.Z>Y>P>X D.Y>Z>P>X6.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B. C. D.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A 氢氧化钙具有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干燥氧气C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除铁锈D 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吸收二氧化碳8.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④③②①9.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丁的化学式为H2O,催化剂不可重复使用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C.该反应的研究,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D.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发生变化10.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CO3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灰绿色固体 难溶,粉红色固体 易溶,溶液呈粉红色 难溶,粉红色固体A.Co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 B.CoO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C.Co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 D.Co(OH)2可由Co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11.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则断定两者恰好完全1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A CO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B NaOH固体 固体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C 溶液 溶液 加入过量的HCl,过滤D 溶液 KOH溶液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A. A B. B C. C D. D13.模型能够直观反映化学变化的结果。将一定质量的镁条放入某一溶液(如图),其溶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相同,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固体的组成和质量大小关系不可能的是( )A. B. C. D.14.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pH=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B. 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C. 20℃时,向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锌15. 如图是同学们利用大可乐瓶设计的储气装置(铁架台未画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打开止水夹a、b,气体可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瓶子里,水被压入上瓶B. 取用气体时,可通过控制止水夹a、b,靠水的重力方便地将气体排出C. 气体被储存在装置中,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D. 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发生装置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 小峰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试剂 稀盐酸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颜色 红 黄 黄 绿 绿 绿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花汁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___________。(3)若在测量石灰水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_______(“大”或“小”)。17.如图是“铁粉和硫黄反应”的改进实验,将铁粉和硫黄混合物置于两块石英玻璃片之间,并固定。在酒精灯上加热,产生红色火星,固体由棕灰色变为黑色。铁粉和硫黄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反应时几乎接触不到氧气,减少了 (填化学式)气体的生成,更加环保。(2)向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滴入稀硫酸,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产生,说明铁粉和硫黄发生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3)反应后的黑色固体加入溶液中,生成红色物质,说明黑色固体中有 剩余。18.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 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 毫升的蒸馏水。19. 松花蛋(俗称“皮蛋”)是柯桥人人爱吃的美食,项目小组利用生石灰(CaO)、纯碱(Na2CO3)、食盐(NaCl)、黄土等粉末材料将鸭蛋加工成松花蛋。(1)从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自制的粉末材料属于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将水和粉末材料搅拌,隔着手套感觉到热,这是因为生石灰遇水生成熟石灰为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3)小组同学将搅拌后的材料涂抹在鸭蛋表面,静置三周后成功制得皮蛋。查阅资料发现:皮蛋加工主要利用了氢氧化钠使鸭蛋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请写出制作过程中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20.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1)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____(填“6”“12”或“16”)。(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 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B. 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C. 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D. 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1.盐酸在实验室有较多的使用,也呈现出不同的性质。(1)打开浓盐酸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2)实验室常用金属锌与稀盐酸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甲、乙所示,其中“”表示的离子是 。【来源:21cnj*y.co*m】(3)实验室选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2%的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与时间关系如图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发生装置中的锥形瓶外壁发烫。推测图中第5~10分钟时反应快速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22.现有3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硫酸、盐酸、氢氧化钡,通过下列实验,鉴别以贴上新标签。(1)操作①中,观察到无色酚酞变红色,则该试剂瓶应标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通过操作①把该物质鉴别出来,还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_______。(用一种试剂)(2)操作②中,推断得出该溶液是硫酸,则观察到现象③是 ________ 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 (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若选用作发生装置,使反应停止的操作为_____。(3)已知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常见的三种收集装置中,可用于收集甲烷气体的装置有_______。若用G装置用排水法收集甲烷气体,气体的进气口为_______(填“a”或“b”)。24. 铁制品经常有锈蚀现象,于某兴趣小组围绕“锈”进行一系列研究。(1)【探锈】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还可以选用其他物品。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设计如下实验:①B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②一周后,观察A、B、C中的铁钉,只有A中的铁钉出现了明显锈蚀现象,由此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______。(2)【除锈】取出生锈的铁钉,将其放置在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黄,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稀盐酸可用于除锈,但铁制品不可长时间浸泡其中。(3)【防锈】防止铁制品锈蚀,可以破坏其锈蚀的条件。常用的防锈方法有______(写一种即可)。兴趣小组继续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发现如何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科研课题。25、小宁为了比较3种催化剂对分解催化作用的强弱,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 a b c海藻酸钠微球/粒 30 30 30催化剂①选用海藻酸钠制成大小相同的微球90粒(在本实验中不参与反应,忽略温度对其体积的影响)作为催化剂支架,按表中所示负载等量催化剂。②连接如图甲所示装置3套,注射器内盛入的溶液;将不同组别的30粒海藻酸钠微球分别放入3套装置的锥形瓶中。③推动每套装置的注射器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的溶液;待全部注入后,用压强传感器采集内压强数据。已知: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不同组别锥形瓶内压强数据如图乙所示。回答问题:(1)写出a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实验可通过比较 ,判断3种催化剂对分解的催化作用的强弱。(3)根据图乙信息可知,前50s内,3种催化剂中, 对分解的催化作用最强。(4)a组在60s左右时压强突然恢复至常压,最可能的原因是 。26、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不正确,如果氢氧化钠完全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图乙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3)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部分变质 。(4)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面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象。27、爱吃饼干的同学在查看饼干配料表时,发现有些饼干的膨松剂含有碳酸氢铵。膨松剂中的其他成分受热不分解,为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实验方案。已知:①甲同学提出加热一定质量的膨松剂,使其完全分解,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来计算碳酸氢铵的含量。②乙同学认为膨松剂中可能含有水分,会影响实验结果。他提出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后生成氨气的质量来达到实验目的,故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及主要步骤。(B、C、D中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与的固体混合物)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步骤2:从m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录。步骤3:点燃酒精灯,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步骤4:…步骤5:再次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录,计算。(1)步骤4具体操作是 ,若无此操作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2)装置D的作用是 。(3)小宁提出,将图中装置B、C对调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此时装置B增加的质量为反应产生的 质量。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28.(6分)每年11月是橘子丰收的时节,橘子中含有丰富的核黄素即维生素B2(分子式:C17H20N4O6),橙黄色结晶性粉末,微臭,味微苦。(1)一个核黄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2)核黄素中C、H元素的质量比是 ;(3)计算188克核黄素中含有 克氢元素。(7分)如图是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固体剩余物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像,请认真分析图像,完成下列问题:(1)氯酸钾完全分解时生成的氧气___克;(2)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钾 克;(3)求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30.(7分)市面上售卖的低钠盐通过添加一定量的MgSO4,可以帮助改善体内钠、镁的平衡状态,预防高血压。某同学欲测定某低钠盐中MgSO4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称量40.0g低钠盐溶于适量的水配得溶液,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pH传感器监测溶液酸碱度,并绘制了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过滤、洗涤、干燥后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74g。该同学认为该低钠盐溶液呈酸性,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像中表示Mg(OH)2沉淀生成的是 段;A.a-b B.b-c C.c-d D.b-d(3)请计算该低钠盐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31. (7分)现取铜与镁的混合物粉末8.0 g放入烧杯中,将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图:通过计算,求:(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2)第一次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克;(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编 号 烧杯1 烧杯2 烧杯3所取固体样品溶液的质量/g 10 20 30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50 50 50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3 6 7.532.(8分)工业纯碱中含少量氯化钠。兴趣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工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方法一:差量法。称取W克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装有试剂X的乙装置,并利用测量乙装置增加的质量,求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该方法中试剂X可选用 。氯化钡 B.氢氧化钡 C.氢氧化钠 D.碳酸氢钠方法二:沉淀法。利用氯化钙与纯碱反应生成沉淀,然后称量出沉淀的质量,现称取24克样品完全溶解于水中配成60克样品溶液,取三个烧杯分三次进行实验,每次加入50克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所得的沉淀质量记录如下表:①如上表所示,哪几个烧杯内样品中的纯碱完全反应?②计算样品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③计算烧杯3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C0的质里g稀盐酸的质里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片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科学试题.docx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片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科学试题答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片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考试科学试题答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