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朝阳市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高一10月联考
3.我国建设空间站,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地理试题
①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②研究太空丰富的生物资源
注意事项:
③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
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卡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C.①③④
D.②③④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目前,各国新一轮的空间竞赛正向太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为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0年
23时5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火星
0.11
0.15
4.05
1.9年
24时37分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4.下列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继续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为推动科技强国、航
A.体积、质量
B.公转周期
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下图为我国空间站与太阳系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
C.表面气温
D.自转周期
小题。
5.人类空间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火星
A.绕太阳公转
B.是神秘的太阳卫星
天王星
●海王星
C.有生命存在
D.环境与地球有相似处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
地球
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骏
(cin)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文中记载的现象和其发生时所在圈层描述正确的是
1.地球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A.太阳黑子一光球层
B.太阳耀斑—色球层
A.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可观测宇宙
C.日珥一日冕层
D.日食—高层大气
B.太阳系一可观测宇宙一银河系一地月系
7.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是
C.可观测宇宙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月系
①扰乱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D.可观测宇宙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
②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中国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在400至450公里之间,其在轨运行的绕转中心及天体类
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中断
型是
④江苏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
A.月球卫星
B.地球行星
A.①②
B.①③
C.太阳恒星
D.火星行星
C.②③
D.①④
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2025一2026学年高一10月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大的天体系统,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
从小到大的层次,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故选A。
2.B【解析】中国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在400至450公里之间,位于近地轨道,其在轨运行的绕转中心是地球,地球是八大行星之
一,其天体类型属于行星。故选B。
3.C【解析】太空探索对技术水平要求高,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①正确:太空有独特的真空和辐射环境,可以利用太
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③正确:我国积极进行太空探索可以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④正确:并未开发利用太空中
丰富的生物资源,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发现生命,②错误。故选C。
4.D【解析】火星体积为地球的0.15,质量为地球的0.11,差距显著,A错误;地球公转周期为1年,火星为1.9年,相差较大,B
错误:题干未提供表面气温数据,无法直接比较火星与地球表面温度,C错误:地球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火星为24时37分,两者最
接近。故选D。
5.D【解析】所有行星均绕太阳公转,并非火星独有,A错误:火星是行星而非卫星,B错误:目前尚未发现火星存在生命,C错
误;火星自转周期、四季更替等与地球接近,是太阳系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似的行星,D正确。故选D。
6.A【解析】太阳黑子是光球层中温度较低的区域,呈现暗斑,与“日中有踆乌”描述的暗影吻合,A正确;太阳耀斑是色球层的
剧烈能量爆发,表现为突然增亮,与题干现象无关,B错误:日耳是色球层中喷射的气体弧,形态与“乌鸦”不符,C错误:日食是月球遮
挡太阳的天文现象,与太阳自身结构无关,D错误。故选A。
7.B【解析】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磁场,引发磁暴,①正确:两极冰川融化是长期气候变暖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②错误:太阳
活动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③正确:极光主要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江苏(中纬度)无法观测,④错误。故选B。
8.B【解析】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成煤时期一次是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
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另一次是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时期,也是主要成煤时期。故选B。
9.B【解析】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太古宙时期出现了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地球进入生命期,之后出现植物和动物的各自演化与进
化,植物从藻类到陆生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进化,动物从无脊椎动物到鱼类、两栖、爬行、哺乳动物进化:三叶虫为海洋无脊椎动
物,恐龙为爬行动物。故选B。
10.B【解析】根据课本知识可知,联合古陆形成时期为古生代,在中生代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联合
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格局。所以联合古陆开始解体的时间为中生代。故
选B。
11.B【解析】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
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千米,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该地震震中位
于太平洋海底,震源深度为17公里,震源深度已超过地壳范围.位于地幔。故选B。
12.D【解析】地震波包含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
传播速度慢,仅能通过固体传播,引发水平晃动。轮船处于海水中,海水属于液体,只能传播纵波,无法传播横波,所以船上的人仅能
感受到上下颠簸,不会感到水平晃动。故选D。
地理答案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