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初一年级历史学科素养练习
时间:50分钟,总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
1,阅读材料“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罩的打制石器,同时还发现了丰篇的动物化石。”据此可知,北京人()
A.已掌握磨制石器技术B,主要以采集植物为生C,依赖狩猎获取食物D.已进入农耕时代
2、考古队在长江流域某洞穴遗址发掘出数十件打制石器,以及有明显使用痕迹的石锤。这些发现最能说明该古
人类群体()
A.掌握了制陶技术B.能够制作并使用工具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社会D.已开始驯化家畜
3、下列“考古证据”能够直接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的是()
、半坡遗址出土的骨器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C,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D,牛河梁遗址的祭坛
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以种植业为主的原始农业的出现B.火的使用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5、在大汶口晚期墓葬中,有的随葬陶器多达120多件。而其他许多小墓只有才容得下尸体的小坑,除一具白
骨外别无他物。这表明当时()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阶级国家开始建立C.出现严重贫富分化
D.原始社会已经解体
6,图1反映了我国某处远古居民的居住、农作物种植和工具使用情况,代表这
一远古居民生活区域的数字在图2中最有可能是()
图1
图2
我国重要遗址(局部)
干栏式建家但原想象困
过存和浴布藤条及木柄竹花
A.1
B.2
C.3
D.4
7.央视纪录片《稻之道》挖掘解读了一粒稻米背后的故事,摄制组在浙江某遗址博物馆进行原始农耕生活的内
容拍摄。该遗址是()
A.红山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8。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史前时期一一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夏商周时期一一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秦汉时期一一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9。“文明”指的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与“野蛮”相对。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
①私有制
②阶级
③国家④制作工具
A.①③
B.四③④C.②③④D.①②0
10。对比良渚古城和陶寺都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其反映出的共同特点是()
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都城遗址
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
城内有多处暮地,大型婆葬集中分布,墓中随葬陶鼓、玉钺、陶盘等器物
器,这和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
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很多小型墓没有任何随葬品。
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