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口与民族 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人口与民族 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节 人口与民族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一、人口大国
1.人口数量: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4.12亿,接近世界人口的1/5。
2.人口结构性问题: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0%(2010年13.26%),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3.人口对经济社会的作用:人既是生产者(劳动力),又是消费者(消费市场),推动经济发展。
4.我国人口政策及调整:实施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021年起实施全面三孩政策。人口政策调整的意义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和高质量发展。
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7人(2020年),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2.5倍。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多、西北部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2.城镇人口:比例不断增加/上升。
三、民族分布
1.民族构成:总数56个,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55个,壮族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
(1)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3)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3.民族观: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四、中华民族一家亲
1.民族精神:爱国主义。
2.民族融合:各民族交流融合,形成中华民族。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一、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中国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单位:万人)
时间 全国
1953年6月30日24时 60 193
1964年6月30日24时 72 307
1982年7月1日0时 103 188
1990年7月1日0时 116 001
2000年11月1日0时 129 533
2010年11月1日0时 137 054
2020年11月1日0时 144 350
(此表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
【读图·绘图】
1.根据上表绘制我国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提示:描点、连线。如下图:
【探究·思考】
2.2010-2020年与2000-2010年比较,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增长率降低。
二、中国人口的分布
【读图·析图】
1.人口地理界线:请在图中描出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
提示:图中黑河—腾冲之间的虚线即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加粗略。
2.读图观察,山东省的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千米以下。由此可知,从沿海到内陆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人口密度在逐渐减小。
【探究·思考】
3.结合以上分析,填下列表格,理解我国人口分布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地区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自然条件 主要是平原、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雨热条件好,生产的粮食多 多沙漠、草原、山地,气候干燥,耕地少
社会经济 发达 落后
开发历史 较早 较晚
4.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但是我们不能通过向西部迁移人口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西部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不适合大量人口居住。
三、中国主要民族分布略图
【读图·析图】
1.列表对比我国5个自治区的简称及主要的少数民族。
字母 A B C D E
简称 新 藏 内蒙古 宁 桂
主要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藏族 蒙古族 回族 壮族
【探究·思考】
2.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3.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促进民族的交往与合作。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有14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4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4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
A.中国人口太多,给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
B.从资源量来看,中国地大物博
C.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财力、物力可观
D.中国人多,人多力量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鼓励生育”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的调整。2010年-2023年,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又先后进行了4次人口政策的调整:从“双独二孩”政策到“单独二孩”政策再到“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实施“全面三孩政策”。由于生育准备,人口政策从实施到有明显效果一般要一年时间。读2011年—2022年我国大陆人口总数及增长率变化,回答2~6题。
2.据图可知,2011年—2022年我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特点为(D)
A.快速增长
B.缓慢增长
C.波动增长
D.波动减少
3.据图可知,我国人口政策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调整的对应时间最可能是(B)
A.2010年、2012年、2014年
B.2011年、2013年、2015年
C.2012年、2014年、2016年
D.2010年、2014年、2017年
4.我国人口负增长出现的年份是(D)
A.2013年 B.2015年
C.2016年 D.2022年
5.对我国人口政策“鼓励生育”“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全面二孩”“全面三孩政策”理解,正确的是(B)
A.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取消
B.我国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
C.计划生育政策不须执行
D.计划生育政策没有意义了
6.我国在不同时期进行人口政策调整的目的是(D)
A.人口数量太多
B.国家政策随机变动
C.人口数量太少
D.人口数量应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适应
二、综合题
7.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 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保持在1.02~1.07。下面是我国近几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表。
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出生人口 性别比 1.13 1.13 1.13 1.12 1.12
材料三 2011年国家全面放开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宣布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宣布实施全面三孩政策。
(1)从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多、西部少。
(2)据图写出藏族人口集中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10人/千米2以下。
(3)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增长势头正在减弱/变缓。材料二反映我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过高。
(4)分析我国实施人口政策调整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多项选择) (ABCD)
A.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B.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C.改善家庭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D.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诱思探究】
8.读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20年11月1日0时,开展了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41 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约增加7 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0.53%,比2000年到2010年年均0.57%的增长率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材料二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7.95%,比2010年人口普查上升1.3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比2010年人口普查上升5.44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
材料三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 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 979万人,占36.11%。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材料四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和四川省,2010年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1)材料一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原因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密不可分。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明显,可能带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老年人生活孤单等社会问题。
(3)由材料四可知,第七次人口普查表明,目前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一位的是广东省。
(4)由材料三可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14.21个百分点,说明我国城镇人口呈现上升的趋势。城镇人口的增加也会出现城市问题。请结合你居住(附近)的城市的实际,列举城市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答:城市问题:比如交通拥挤,受教育困难等。主要措施:应适度控制人口城市化;加快城市交通等。第二节 人口与民族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一、人口大国
1.人口数量: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4.12亿,接近世界人口的1/5。
2.人口结构性问题: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0%(2010年13.26%),人口 程度加深。
3.人口对经济社会的作用:人既是生产者(劳动力),又是 ,推动经济发展。
4.我国人口政策及调整:实施 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021年起实施全面 政策。人口政策调整的意义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和 发展。
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7人(2020年),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2.5倍。人口分布 ,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部多、 部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部经济的发展。
2.城镇人口:比例不断 。
三、民族分布
1.民族构成:总数 个, 人口最多;少数民族 个, 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
(1) 分布遍及全国各地。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和 部地区。
(3)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 ”的特点。
3.民族观: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 。
四、中华民族一家亲
1.民族精神: 。
2.民族融合:各民族交流融合,形成 民族。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一、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中国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单位:万人)
时间 全国
1953年6月30日24时 60 193
1964年6月30日24时 72 307
1982年7月1日0时 103 188
1990年7月1日0时 116 001
2000年11月1日0时 129 533
2010年11月1日0时 137 054
2020年11月1日0时 144 350
(此表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
【读图·绘图】
1.根据上表绘制我国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探究·思考】
2.2010-2020年与2000-2010年比较,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中国人口的分布
【读图·析图】
1.人口地理界线:请在图中描出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
2.读图观察,山东省的人口密度在 人/平方千米以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密度在 人/平方千米以下。由此可知,从沿海到内陆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人口密度在逐渐 。
【探究·思考】
3.结合以上分析,填下列表格,理解我国人口分布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地区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自然条件 主要是平原、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雨热条件好,生产的粮食多 多沙漠、草原、山地,气候干燥,耕地少
社会经济 发达 落后
开发历史 较早 较晚
4.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人口密度 ,西部人口密度 。但是我们不能通过向西部迁移人口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西部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较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比较 ,不适合大量人口居住。
三、中国主要民族分布略图
【读图·析图】
1.列表对比我国5个自治区的简称及主要的少数民族。
字母 A B C D E
简称 新 藏 内蒙古 宁 桂
主要少数民族 维吾尔族 藏族 蒙古族 回族 壮族
【探究·思考】
2.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是 。
3.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促进民族的 与 。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有14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4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4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中国人口太多,给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
B.从资源量来看,中国地大物博
C.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财力、物力可观
D.中国人多,人多力量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鼓励生育”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的调整。2010年-2023年,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又先后进行了4次人口政策的调整:从“双独二孩”政策到“单独二孩”政策再到“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实施“全面三孩政策”。由于生育准备,人口政策从实施到有明显效果一般要一年时间。读2011年—2022年我国大陆人口总数及增长率变化,回答2~6题。
2.据图可知,2011年—2022年我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特点为( )
A.快速增长
B.缓慢增长
C.波动增长
D.波动减少
3.据图可知,我国人口政策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调整的对应时间最可能是( )
A.2010年、2012年、2014年
B.2011年、2013年、2015年
C.2012年、2014年、2016年
D.2010年、2014年、2017年
4.我国人口负增长出现的年份是( )
A.2013年 B.2015年
C.2016年 D.2022年
5.对我国人口政策“鼓励生育”“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全面二孩”“全面三孩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
A.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取消
B.我国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
C.计划生育政策不须执行
D.计划生育政策没有意义了
6.我国在不同时期进行人口政策调整的目的是( )
A.人口数量太多
B.国家政策随机变动
C.人口数量太少
D.人口数量应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适应
二、综合题
7.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的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 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保持在1.02~1.07。下面是我国近几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表。
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出生人口 性别比 1.13 1.13 1.13 1.12 1.12
材料三 2011年国家全面放开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宣布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宣布实施全面三孩政策。
(1)从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 一线为界,东部多、西部少。
(2)据图写出藏族人口集中分布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 人/千米2以下。
(3)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增长势头正在 。材料二反映我国出生人口的 过高。
(4)分析我国实施人口政策调整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多项选择) (ABCD)
A.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B.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C.改善家庭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D.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诱思探究】
8.读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20年11月1日0时,开展了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41 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约增加7 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0.53%,比2000年到2010年年均0.57%的增长率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材料二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7.95%,比2010年人口普查上升1.3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比2010年人口普查上升5.44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
材料三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 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 979万人,占36.11%。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材料四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和四川省,2010年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1)材料一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原因与 政策的落实密不可分。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的 问题越来越明显,可能带来 等社会问题。
(3)由材料四可知,第七次人口普查表明,目前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一位的是 省。
(4)由材料三可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 个百分点,说明我国城镇人口呈现上升的趋势。城镇人口的增加也会出现城市问题。请结合你居住(附近)的城市的实际,列举城市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