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自然灾害与生态保护基础梳理·自主预习一、自然灾害与防治1.定义和分类:(1)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异常变化引起的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事件或现象。(2)分类: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2.原因与分布特点:(1)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显著,且位于板块交界处。(2)分布特点: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呈现显著的地域差异。3.影响与防治:(1)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冲击。(2)应对措施:制定防灾减灾法规和应急预案,建立救灾物资存储基地,建设各类防灾工程。二、保护生态环境1.问题:(1)环境污染:人类向自然界排放过量的污染物造成。(2)生态破坏: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生态失衡或自然资源枯竭。2.保护: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图示导航·重点突破【读图·析图】1.图中的地震、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旱灾、洪涝、台风、寒潮、冷害属于气象灾害,病虫害属于生物灾害。【探究·思考】2.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地域差异,主要分布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东南(东南/西北)一侧。3.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主要的原因不包括(D)A.山区面积广大B.季风气候显著C.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D.人口过多4.下面关于自然灾害的因果推断,正确的是(D)A.山区面积广,易发生洪涝灾害B.季风气候显著,易发生地震灾害C.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易发生台风灾害D.人口过多,过度的植被破坏和开山采矿,易引发滑坡或泥石流灾害5.为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以下生态保护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C)A.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禁止乱砍滥伐,严厉打击非法采伐行为B.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禁止围湖造田、填湖造地等破坏湿地的行为C.立刻推广替代资源和能源,严厉打击一切采矿行为D.在坡地地区推广梯田种植,强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名师点睛由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很大,夏秋多,冬春少。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时而为丰水年,时而为枯水年,经常发生南涝北旱、北洪南干以及连旱连涝等自然灾害。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 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挟丰沛水汽北上,京津冀地区出现一轮历史罕见极端暴雨过程,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材料二 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京津冀地区降水量分布图。材料三 京津冀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与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最大降水量的对比。城市 北京(昌平) 河北(邢台) 天津(武清)多年平均降水量 263.8mm 154.3mm 118.2mm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最大降水量 744.8mm 1003mm 238.1mm1.本次京津冀地区降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C)A.降水比较均匀B.降水主要集中在天津C.降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的中西部、西南部D.降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的北部2.本次降水被称为历史罕见极端暴雨。材料中支撑这一说法的是(D)A.降水发生在夏季B.连续降水长达四天C.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D.最大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对比,天津2倍,北京2.8倍,河北6.5倍3.造成本次京津冀地区极端暴雨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B)A.降水持续时间长B.降水发生在7至8月份,本区域气温高C.台风登陆后,其带来的强降水与夏季风的降水叠加,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极端降水事件D.水汽深入陆地时,受燕山和太行山的阻挡抬升,在山前形成极端强降水4.极端暴雨期间,不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是(C)A.尽量留在室内,避免在暴雨中外出B.避免靠近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防止被洪水冲走C.迅速往山区转移,洪水不容易淹到高处D.避免接触电线、电杆和变压器,防止触电5.为了保护生态,预防极端暴雨灾害,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C)①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提升防洪排涝能力②把山区农民迁入城市,从而恢复山区植被,减少水土流失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④完善台风预警系统,提高预警信息的覆盖率和准确性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综合题6.2025年2月8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一起严重滑坡灾害,致使大面积山体垮塌,数十户房屋被掩埋,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灾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组织救援,运送救援物资,搜寻失联群众,紧急转移数百名群众。此次滑坡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失,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关注。请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5年筠连县金坪村滑坡地点附近地形示意图。材料二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煤矿储量丰富,地质构造复杂,岩层破碎。金坪村此次滑坡处的坡体主要由松散的沉积岩和风化层组成,稳定性极差。材料三 2025年1月以来,筠连县遭遇了罕见的持续强降雨,累计降水量超过300毫米,远超历史同期水平。近十天(截至2025年2月7日),金坪村当地一直在下雨,累计降雨量超过40毫米,近三天降雨量累计超过20毫米。(1)滑坡受灾区域内,滑坡点应该在(选择填空:①②)①,因为此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2)滑坡受灾区域内,相对高度最大已达450米,造成此次滑坡方量多达到10万余方。在A、B、C三个居民区中,受灾最严重的是A。由于滑坡量巨大,滑坡碎屑向东流损毁高处居民区后,冲向山谷,转向北(东北)方向下堆积,又造成沟底的房屋被毁。(3)请你根据前面两个小题的推断,用图中规定的图例,在滑坡受灾区域内画出滑坡碎屑流的移动路径。答:参考答案如图:(4)请从地质条件和气候因素两方面推测当地发生此次滑坡灾害的原因。答:地质条件:岩层破碎。金坪村此次滑坡处的坡体主要由松散的沉积岩和风化层组成,稳定性极差。气候因素:降水偏多,大量雨水深入山体,导致土壤岩石水分饱和,增加了山体重量,降低了岩土层强度,使得山体内部结构变得更不稳定。两个原因叠加,促发了本次严重的滑坡灾害。(5)本区域条件特殊,面临再次发生滑坡灾害的风险,远离危险区是当务之急。在A、B、C三个居民区中,首先应该转移的是A,其次是B。C相对安全,暂时不用转移。(6)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请为预防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提一些建议(至少答3点)。答: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可以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监测设备、防护工程和生态修复。制定法律法规:通过法律保护山区环境,禁止破坏植被和过度开发。学习防灾知识:了解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信号,比如山坡出现裂缝、河水突然变浑浊等。及时发布预警: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等方式,提前通知大家可能发生的灾害,让大家有时间撤离。合理用地:不要在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地方建房或修路,如要开采资源,一定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加固山坡,在陡坡上修建挡土墙或护坡工程,防止山坡滑落;修建排水沟,及时排除雨水,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第四节 自然灾害与生态保护基础梳理·自主预习一、自然灾害与防治1.定义和分类:(1)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异常变化引起的危及人类 与 的事件或现象。(2)分类:自然灾害主要有 灾害、 灾害、 灾害等。2.原因与分布特点:(1)原因: 面积广大, 气候显著,且位于 交界处。(2)分布特点:自然灾害 多、 广、 高,呈现显著的 差异。3.影响与防治:(1)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 和 ,给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冲击。(2)应对措施:制定防灾减灾法规和应急预案,建立救灾物资存储基地,建设各类防灾工程。二、保护生态环境1.问题:(1)环境污染:人类向自然界排放过量的 造成。(2)生态破坏: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 失衡或 枯竭。2.保护:坚持 资源和 环境的基本国策。图示导航·重点突破【读图·析图】1.图中的地震、滑坡、泥石流属于 灾害,旱灾、洪涝、台风、寒潮、冷害属于 灾害,病虫害属于 灾害。【探究·思考】2.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 差异,主要分布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东南/西北)一侧。3.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主要的原因不包括( )A.山区面积广大B.季风气候显著C.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D.人口过多4.下面关于自然灾害的因果推断,正确的是( )A.山区面积广,易发生洪涝灾害B.季风气候显著,易发生地震灾害C.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易发生台风灾害D.人口过多,过度的植被破坏和开山采矿,易引发滑坡或泥石流灾害5.为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以下生态保护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 )A.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禁止乱砍滥伐,严厉打击非法采伐行为B.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禁止围湖造田、填湖造地等破坏湿地的行为C.立刻推广替代资源和能源,严厉打击一切采矿行为D.在坡地地区推广梯田种植,强化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名师点睛由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很大,夏秋多,冬春少。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时而为丰水年,时而为枯水年,经常发生南涝北旱、北洪南干以及连旱连涝等自然灾害。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 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挟丰沛水汽北上,京津冀地区出现一轮历史罕见极端暴雨过程,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材料二 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京津冀地区降水量分布图。材料三 京津冀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与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最大降水量的对比。城市 北京(昌平) 河北(邢台) 天津(武清)多年平均降水量 263.8mm 154.3mm 118.2mm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最大降水量 744.8mm 1003mm 238.1mm1.本次京津冀地区降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降水比较均匀B.降水主要集中在天津C.降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的中西部、西南部D.降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的北部2.本次降水被称为历史罕见极端暴雨。材料中支撑这一说法的是( )A.降水发生在夏季B.连续降水长达四天C.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D.最大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对比,天津2倍,北京2.8倍,河北6.5倍3.造成本次京津冀地区极端暴雨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降水持续时间长B.降水发生在7至8月份,本区域气温高C.台风登陆后,其带来的强降水与夏季风的降水叠加,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极端降水事件D.水汽深入陆地时,受燕山和太行山的阻挡抬升,在山前形成极端强降水4.极端暴雨期间,不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是( )A.尽量留在室内,避免在暴雨中外出B.避免靠近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防止被洪水冲走C.迅速往山区转移,洪水不容易淹到高处D.避免接触电线、电杆和变压器,防止触电5.为了保护生态,预防极端暴雨灾害,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提升防洪排涝能力②把山区农民迁入城市,从而恢复山区植被,减少水土流失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④完善台风预警系统,提高预警信息的覆盖率和准确性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综合题6.2025年2月8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一起严重滑坡灾害,致使大面积山体垮塌,数十户房屋被掩埋,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灾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组织救援,运送救援物资,搜寻失联群众,紧急转移数百名群众。此次滑坡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失,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关注。请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5年筠连县金坪村滑坡地点附近地形示意图。材料二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煤矿储量丰富,地质构造复杂,岩层破碎。金坪村此次滑坡处的坡体主要由松散的沉积岩和风化层组成,稳定性极差。材料三 2025年1月以来,筠连县遭遇了罕见的持续强降雨,累计降水量超过300毫米,远超历史同期水平。近十天(截至2025年2月7日),金坪村当地一直在下雨,累计降雨量超过40毫米,近三天降雨量累计超过20毫米。(1)滑坡受灾区域内,滑坡点应该在(选择填空:①②) ,因为此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 。(2)滑坡受灾区域内,相对高度最大已达 米,造成此次滑坡方量多达到10万余方。在A、B、C三个居民区中,受灾最严重的是 。由于滑坡量巨大,滑坡碎屑向东流损毁高处居民区后,冲向山谷,转向 方向下堆积,又造成沟底的房屋被毁。(3)请你根据前面两个小题的推断,用图中规定的图例,在滑坡受灾区域内画出滑坡碎屑流的移动路径。(4)请从地质条件和气候因素两方面推测当地发生此次滑坡灾害的原因。(5)本区域条件特殊,面临再次发生滑坡灾害的风险,远离危险区是当务之急。在A、B、C三个居民区中,首先应该转移的是 ,其次是 。 相对安全,暂时不用转移。(6)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请为预防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提一些建议(至少答3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单元 第四节 自然灾害与生态保护 - 学生版.docx 第二单元 第四节 自然灾害与生态保护.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