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基础梳理·自主预习一、土地资源特征1.利用类型: 、草地、 、水域用地、建设用地等。2.特征:总量 ,人均占有量 。3.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土地资 源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季风区或 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季风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平原和 低缓丘陵季风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草地 非季风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戈壁、荒漠、 石山二、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1.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我国山区面积大,难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的 差异和土地资源利用 。2.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基本国策: 。三、保护耕地1.主要措施:制定各项法律法规,牢牢守住 耕地红线。2.意义:实现稳定的粮食供给,保障国家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图示导航·重点突破一、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读图·析图】1.我国已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例居于前三位的是 、 、 。【探究·思考】2.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是土地利用类型 (单一或多样),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二、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读图·析图】1.在上图中试着画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侧以 为主;西侧以 为主,还有面积较大的沙漠、高寒荒漠、戈壁和石山等难以利用的土地。2.结合以前学过的干湿地区知识,在图中找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探究·思考】3.结合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评价这种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对农业生产是否合理。如何解决 提示:不合理,南方地少水多,水资源浪费,北方地多水少,农业会因缺水而减产。北方发展节水农业,实行南水北调等。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单项选择题 如图是反映“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读图完成1、2题。1.四幅漫画与反映的“耕地危机”对应正确的是( )A.甲——乱占耕地B.乙——弃耕增多C.丙——耕地退化D.丁——耕地污染2.针对漫画丙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A.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B.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C.提高技术,推广机械化耕作D.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读下图,完成3、4题。3.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C.南方的山地、丘陵D.北方的高原、山地4.根据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未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所以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丰富B.我国的草地较多,耕地较少,可以大量开垦草地为耕地C.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人为破坏较多,我们要切实保护耕地D.我国西部沙漠较多,我们可以大力植树种草变沙漠为耕地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据此完成5、6题。5.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A.煤炭资源 B.森林资源C.土地资源 D.石油资源6.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二、综合题7.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 ,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在人口方面,把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8.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产、生活的空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靠稳定耕地面积,也要靠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探究一 土地资源构成(1)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把我国已利用土地类型中的前三位由饼状图转化为柱状图。(2)读上图,概述我国土地构成的特点并说明这种土地构成的优点和缺点。探究二 耕地资源分布(3)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耕地的分布与气候和地形的关系。探究三 耕地的开发利用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土地的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4)耕地减少造成的直接危害是 。(5)简述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6)请你为合理利用耕地献计献策。【诱思探究】9.《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下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计数据,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省级行 政区 平均海 拔(米) 人口 (千万) 省区面积 (万千米2) 耕地面积 (万亩) 粮食自 给率(%)甲 246 9.82 16.68 12 035 164.6乙 303 6.63 10.56 2 818 24丙 1 892 4.67 39.41 8 268 102.2丁 313 3.10 47.3 20 807 617.6(1)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 )A.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B.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C.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D.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2)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经验欠缺B.热量条件不足C.机械化水平低D.人均耕地较少(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基础梳理·自主预习一、土地资源特征1.利用类型:耕地、草地、林地、水域用地、建设用地等。2.特征: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3.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土地资 源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季风区或 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耕地 季风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平原和 低缓丘陵林地 季风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山地草地 非季风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戈壁、荒漠、 石山二、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1.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我国山区面积大,难利用的土地较多,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和土地资源利用不当。2.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三、保护耕地1.主要措施:制定各项法律法规,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2.意义:实现稳定的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图示导航·重点突破一、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读图·析图】1.我国已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例居于前三位的是林地、草地、耕地。【探究·思考】2.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是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单一或多样),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二、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读图·析图】1.在上图中试着画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侧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西侧以草地为主,还有面积较大的沙漠、高寒荒漠、戈壁和石山等难以利用的土地。答:结合教材上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画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画图略。2.结合以前学过的干湿地区知识,在图中找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地区。【探究·思考】3.结合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评价这种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对农业生产是否合理。如何解决 提示:不合理,南方地少水多,水资源浪费,北方地多水少,农业会因缺水而减产。北方发展节水农业,实行南水北调等。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单项选择题 如图是反映“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读图完成1、2题。1.四幅漫画与反映的“耕地危机”对应正确的是(D)A.甲——乱占耕地B.乙——弃耕增多C.丙——耕地退化D.丁——耕地污染2.针对漫画丙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B)A.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B.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C.提高技术,推广机械化耕作D.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读下图,完成3、4题。3.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B)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C.南方的山地、丘陵D.北方的高原、山地4.根据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C)A.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未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所以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丰富B.我国的草地较多,耕地较少,可以大量开垦草地为耕地C.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人为破坏较多,我们要切实保护耕地D.我国西部沙漠较多,我们可以大力植树种草变沙漠为耕地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据此完成5、6题。5.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B)A.煤炭资源 B.森林资源C.土地资源 D.石油资源6.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C)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二、综合题7.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越来越多,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越来越少。(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在人口方面,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8.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产、生活的空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靠稳定耕地面积,也要靠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探究一 土地资源构成(1)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把我国已利用土地类型中的前三位由饼状图转化为柱状图。答:绘图略。(2)读上图,概述我国土地构成的特点并说明这种土地构成的优点和缺点。答:特点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优点是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的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缺点是耕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探究二 耕地资源分布(3)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耕地的分布与气候和地形的关系。答: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温暖湿润的季风区和平原、丘陵地带。探究三 耕地的开发利用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土地的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4)耕地减少造成的直接危害是粮食危机。(5)简述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答:城市、工业和交通等建设占地多。(6)请你为合理利用耕地献计献策。答: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诱思探究】9.《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下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计数据,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省级行 政区 平均海 拔(米) 人口 (千万) 省区面积 (万千米2) 耕地面积 (万亩) 粮食自 给率(%)甲 246 9.82 16.68 12 035 164.6乙 303 6.63 10.56 2 818 24丙 1 892 4.67 39.41 8 268 102.2丁 313 3.10 47.3 20 807 617.6(1)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B)A.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B.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C.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D.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2)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D)A.生产经验欠缺B.热量条件不足C.机械化水平低D.人均耕地较少(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理解正确的是(C)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 - 学生版.docx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