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四)第四单元 产业分布与产业发展 (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粤教·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评价检测(四)第四单元 产业分布与产业发展 (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地理粤教·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四)(第四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光伏农业大棚(下图)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能满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实现反季种植、精品种植;利用棚顶发电不仅可以满足农业大棚的电力需求,还可以将剩余的电并网出售,增加收益。读图,回答1~3题。
1.与传统农业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能够( )
A.提高棚内温差   B.不受天气影响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提高产品质量
2.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天气状况
C.国家政策     D.地表形态
3.光伏农业大棚的优越性表现在( )
①可以有效改善热量条件  ②体现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③可以适用于各种自然环境 ④可以实现发电、种植等多种收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建设了东北平原等农产品主产区。我国农产品构成比较复杂,而且地域不同,种类也有差异。读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图,完成4~6题。
4.关于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三大平原均有分布
B.多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C.汾河平原农产品主产区位于亚热带
C.全部位于季风气候显著地区
5.下列不是华南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产品是( )
A.水稻 B.甘蔗
C.水产品 D.青稞
6.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各农产品主产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华南农产品主产区要大力增加农业用地的规模
B.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
C.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要加大农业投入,发展水稻种植业
D.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读下列图文,回答7~9题。
材料一 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七八月的青海湖迎来最美时节。千亩油菜花环湖而开,放眼望去,亮黄色的油菜花、碧波荡漾的湖水、蓝天白云交相辉映、骑行爱好者环湖驶来,如同一幅美丽的油画,让每个来到这里的游客流连忘返。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油菜花观赏花期。
赏花季节 2月—3月 3月—4月 4月—5月 7月—8月
地方 广东清远 江西娄源 北京 青海湖周边
7.该地种植的油菜相对于我国油菜的主产区来说,开花时间较晚,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降水较少 D.土壤贫瘠
8.该地把传统油菜种植与下列哪类产业结合,取得了理想效果( )
A.农产品加工 B.运输业 C.旅游业 D.水产品加工
9.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带动当地可持续发展,下列建议不可取的是( )
A.农旅融合 B.开发旅游纪念品 C.沿湖修建度假村 D.治理环境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10~12题。
10.关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
B.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③是京津唐工业基地
D.④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海分布 B.沿长江分布
C.沿黄河分布 D.沿铁路线分布
12.四大工业基地中能够实现江海联运并且优势明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和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图,回答13~15题。
1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西部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部地区
14.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运输 B.科技与人才 C.自然资源 D.劳动力数量
15.我国工业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其关键因素是( )
A.雄厚的农业基础 B.完善的基础设施 
C.领先的科技与人才优势 D.丰富的资源与能源
  独库公路即G217线独山子至库车段,纵贯天山南北,北起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至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全长561千米。因其壮美独特的风光,广受自驾游爱好者青睐,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之一。 图a中的新疆独库公路,纵贯天山南北。它的修建使得南北疆的路程由原来的1 000多千米缩短了近一半。公路通车时间为每年的5-10月。在这条公路的北部,会看到图b的设施。读图完成16~18题。
16.独库公路广受自驾游爱好者青睐的原因可能是( )
A.一马平川,便于驾驶 B.隧道多,便于穿越南北疆
C.海拔变化,风景独美 D.距离缩短,便于赶路
17.独库公路不能全年通车的主要原因是( )
A.积雪太厚 B.暴雨太多 C.风沙太大 D.客流太少
18.图b中的设施可能是( )
A.隧道 B.遮阳板 C.防雪廊 D.桥梁
二、材料分析题(共46分)
19.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八(1)班的同学们学习了《农业与科技兴农》后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小组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20分)
主题一 粮食生产与自然环境
材料一 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及石家庄、武汉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 (选填“东部”或“西部”),秦岭—淮河以北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秦岭—淮河以南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是因为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 为主,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 为主。(10分)
(2)通过观察,水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是因为南方气候夏季 ,冬季 ,适宜水稻生长。(4分)
材料二 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曲线图。
(3)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为确保粮食生产所需的耕地资源,我们应( )(2分)
A.大力围湖造田 B.严格保护耕地
C.退耕还林还草 D.控制城市发展
主题二 粮食增产与科学技术
(4)提高粮食产量还需依靠科学技术。请举例说明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应用。(2分)
主题三 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
材料三 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餐桌上的食物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粮食作物。
(5)我们在粮食消费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谈谈你的具体做法。(2分)
20.八(1)班的小明想系统了解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他利用下图进行了相关探究。请读图帮助他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小明了解到,资源在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图中有一个因石油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它是 。(2分)
(2)小明发现沈阳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城市,其轻工业部门主要有 。(任答一个即可)(2分)
(3)细心的小明发现图中管道运输串联了很多城市,这种运输方式的显著优点是( )(2分)
A.灵活方便 B.运载量大
C.方便快捷 D.连续不断
(4)小明了解到,现在许多企业的销售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互联网和物流快递公司,厂家可以将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下列不属于这种方式好处的是( )(2分)
A.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工业发展
B.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赢
C.扩大了消费市场
D.可以把质量差的产品卖出去
(5)小明听爸爸说,无人驾驶汽车成为许多汽车企业的研发方向。可以预测,一旦无人驾驶汽车研发技术成熟,批量投放市场,对传统汽车制造业会带来不小的冲击。由此可见, (选填“交通运输”或“科学技术”)对工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2分)
(6)通过探究,小明得出来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2分)
①城市的工业部门一般是单一的 ②城市的工业部门一般是综合的
③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是单一的 ④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通过探究,请你就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可以从资源、交通、市场、科技、环境等方面入手)。(2分)
21.《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特别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寻访中国的路线,即东线(A线)、中线(B线)、西线(C线)和北纬35°线(D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A、B、C、D四条路线中,穿越的路线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线,经过的地区大多数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是 线, 线沿途可以欣赏到草原、 森林和热带季雨林景观。(6分)
(2)D线的东段大致沿 铁路行进。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位于 省。(4分)
(3)B线穿过了两座重要的东西走向的山脉,一座一直被视为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山脉是 。(2分)单元评价检测(四)(第四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光伏农业大棚(下图)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能满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实现反季种植、精品种植;利用棚顶发电不仅可以满足农业大棚的电力需求,还可以将剩余的电并网出售,增加收益。读图,回答1~3题。
1.与传统农业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能够(C)
A.提高棚内温差   B.不受天气影响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提高产品质量
2.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B)
A.市场需求     B.天气状况
C.国家政策     D.地表形态
3.光伏农业大棚的优越性表现在(B)
①可以有效改善热量条件  ②体现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③可以适用于各种自然环境 ④可以实现发电、种植等多种收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建设了东北平原等农产品主产区。我国农产品构成比较复杂,而且地域不同,种类也有差异。读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图,完成4~6题。
4.关于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在我国三大平原均有分布
B.多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C.汾河平原农产品主产区位于亚热带
C.全部位于季风气候显著地区
5.下列不是华南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产品是(D)
A.水稻 B.甘蔗
C.水产品 D.青稞
6.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各农产品主产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B)
A.华南农产品主产区要大力增加农业用地的规模
B.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
C.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要加大农业投入,发展水稻种植业
D.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读下列图文,回答7~9题。
材料一 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七八月的青海湖迎来最美时节。千亩油菜花环湖而开,放眼望去,亮黄色的油菜花、碧波荡漾的湖水、蓝天白云交相辉映、骑行爱好者环湖驶来,如同一幅美丽的油画,让每个来到这里的游客流连忘返。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油菜花观赏花期。
赏花季节 2月—3月 3月—4月 4月—5月 7月—8月
地方 广东清远 江西娄源 北京 青海湖周边
7.该地种植的油菜相对于我国油菜的主产区来说,开花时间较晚,其主要原因是(B)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降水较少 D.土壤贫瘠
8.该地把传统油菜种植与下列哪类产业结合,取得了理想效果(C)
A.农产品加工 B.运输业 C.旅游业 D.水产品加工
9.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带动当地可持续发展,下列建议不可取的是(C)
A.农旅融合 B.开发旅游纪念品 C.沿湖修建度假村 D.治理环境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10~12题。
10.关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A.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
B.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③是京津唐工业基地
D.④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A)
A.沿海分布 B.沿长江分布
C.沿黄河分布 D.沿铁路线分布
12.四大工业基地中能够实现江海联运并且优势明显的是(C)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和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图,回答13~15题。
1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D)
A.东北地区 B.西部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部地区
14.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B)
A.交通运输 B.科技与人才 C.自然资源 D.劳动力数量
15.我国工业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其关键因素是(C)
A.雄厚的农业基础 B.完善的基础设施 
C.领先的科技与人才优势 D.丰富的资源与能源
  独库公路即G217线独山子至库车段,纵贯天山南北,北起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至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全长561千米。因其壮美独特的风光,广受自驾游爱好者青睐,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之一。 图a中的新疆独库公路,纵贯天山南北。它的修建使得南北疆的路程由原来的1 000多千米缩短了近一半。公路通车时间为每年的5-10月。在这条公路的北部,会看到图b的设施。读图完成16~18题。
16.独库公路广受自驾游爱好者青睐的原因可能是(C)
A.一马平川,便于驾驶 B.隧道多,便于穿越南北疆
C.海拔变化,风景独美 D.距离缩短,便于赶路
17.独库公路不能全年通车的主要原因是(A)
A.积雪太厚 B.暴雨太多 C.风沙太大 D.客流太少
18.图b中的设施可能是(C)
A.隧道 B.遮阳板 C.防雪廊 D.桥梁
二、材料分析题(共46分)
19.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八(1)班的同学们学习了《农业与科技兴农》后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小组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20分)
主题一 粮食生产与自然环境
材料一 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及石家庄、武汉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部(选填“东部”或“西部”),秦岭—淮河以北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秦岭—淮河以南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是因为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10分)
(2)通过观察,水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是因为南方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适宜水稻生长。(4分)
材料二 1949—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曲线图。
(3)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为确保粮食生产所需的耕地资源,我们应(B)(2分)
A.大力围湖造田 B.严格保护耕地
C.退耕还林还草 D.控制城市发展
主题二 粮食增产与科学技术
(4)提高粮食产量还需依靠科学技术。请举例说明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应用。(2分)
答:科学培育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修建温室大棚,调节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采用无土栽培,节省耕地,绿色环保;采用生物技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等(言之有理即可)
主题三 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
材料三 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餐桌上的食物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粮食作物。
(5)我们在粮食消费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谈谈你的具体做法。(2分)
答:合理用餐、按需点餐、剩余菜肴要打包、实施“光盘行动”等(言之有理即可)
20.八(1)班的小明想系统了解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他利用下图进行了相关探究。请读图帮助他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小明了解到,资源在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图中有一个因石油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它是大庆。(2分)
(2)小明发现沈阳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城市,其轻工业部门主要有纺织工业。(任答一个即可)(2分)
(3)细心的小明发现图中管道运输串联了很多城市,这种运输方式的显著优点是(D)(2分)
A.灵活方便 B.运载量大
C.方便快捷 D.连续不断
(4)小明了解到,现在许多企业的销售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互联网和物流快递公司,厂家可以将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下列不属于这种方式好处的是(D)(2分)
A.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工业发展
B.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赢
C.扩大了消费市场
D.可以把质量差的产品卖出去
(5)小明听爸爸说,无人驾驶汽车成为许多汽车企业的研发方向。可以预测,一旦无人驾驶汽车研发技术成熟,批量投放市场,对传统汽车制造业会带来不小的冲击。由此可见,科学技术(选填“交通运输”或“科学技术”)对工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2分)
(6)通过探究,小明得出来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D)(2分)
①城市的工业部门一般是单一的 ②城市的工业部门一般是综合的
③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是单一的 ④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通过探究,请你就影响工业分布和发展的因素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可以从资源、交通、市场、科技、环境等方面入手)。(2分)
答:资源:原料和能源的供应决定工业区位;交通: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市场:市场需求可以驱动生产,接近消费者;科技:创新技术可以提升效率,吸引高端产业集聚;环境:工业生产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布局时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21.《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特别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寻访中国的路线,即东线(A线)、中线(B线)、西线(C线)和北纬35°线(D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A、B、C、D四条路线中,穿越的路线平均海拔最高的是C线,经过的地区大多数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是A线,B线沿途可以欣赏到草原、 森林和热带季雨林景观。(6分)
(2)D线的东段大致沿陇海铁路行进。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位于陕西省。(4分)
(3)B线穿过了两座重要的东西走向的山脉,一座一直被视为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山脉是秦岭。(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