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计划课时 1
使用课时 1
课程标准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设计理念 这节课教学内容包括陆地水体的类型何陆地水体间的补给关系两部分,学生学习时的难度相对较小。但因陆地水体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如何让学生加深对水体基本知识的理解是教学设计时重点解决的问题。学生平日能接触到多种类型的陆地水体,以本区素材作为切入点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大有益处。本节课以“引汉济渭”工程的前世今生为线索,设计了关中平原的主要陆地水体类型、关中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关中地区缺水的原因、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大雁塔倾斜和地表下沉、引汉济渭工程对陆地水体的影响、工程实施中人们是如何降低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绘制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图等问题,采用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高一必修一水循环一节中对水体的类型、储量、水循环的循环过程、水循环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学习能力方面:经过高中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区域认知素养和读图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及较好的表达能力。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知识遗忘严重,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出现明显的分层,差距很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教学目标 1.结合图文,说出陆地水体的类型并能够描述各类型水体的储量、作用等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及综合思维。2. 通过小组探究活动,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结合河流径流补给图,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说明各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3.在真实的情境中,依据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解释生活中现象,分析引汉济渭工程对陆地水体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构建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 1.陆地水体的类型2.河流的补给类型3.陆地水体间的补给关系
教学难点 分析影响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补给类型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对比分析法
媒体手段 PPT、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关中地区生活中用到的水资源从哪里来吗?你知道我们关中地区曾因缺水严重导致大雁塔塔身倾斜、周围地面下沉的情况吗?聪明的关中人是如何应对这种局面的?今天我们将以引汉济渭工程的前世今生贯穿本节课,通过了解陆地水体的类型、储量、作用及各种水体间的关系,请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来解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学生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件导入,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以引汉济渭工程贯穿本节课的始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
一、陆地水体的类型 【提问】西安水荒可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而我们渭南市缺水近些年愈发严重了。我们关中地区的陆地水体有哪些类型?各种水体的储量如何?关中地区为什么会缺水呢?【图文展示】1.陆地水体的构成及比例2.陕西水文资料 学生结合图文材料说出渭河平原水体类型主要有河流(如黄河、渭河、泾河、洛河、浐河、灞河、罗纹河、赤水河等多条河流)、地下水,关中平原自然湖泊、沼泽不多、缺乏冰川。关中地区天然湖泊少而分散,散见的有长安翠华山的太乙池,太白、周至县的“太白明珠”,泾阳县的焦获泽,渭南市临渭区的金氏陂(已经枯竭)。 通过图片展示、沼泽形成的过程示意图以及典型设问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形式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为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打下基础。
【讲解】冰川是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本地区缺乏冰川。【提问】冰川主要分布在哪里?冰川有哪些类型?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提问】引汉济渭是解决关中和陕北地区缺水的大工程,请你说说关中地区为什么会缺水呢? 学生思考回答:本地区陆地水体类型相关较少、水体储量总量偏少并且其分布与人口分布不均衡。随着关中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工农业需水量增大,加上水资源浪费、污染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讲解】同学们回答非常好。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我们本区域缺水严重。缺水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加剧水体资源不合理开采和使用。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西安由于城市供应水不足而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沉地裂,钟楼下沉、雁塔倾斜。【提问】地下水不合理使用还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阅读教材】第84页“地下水”部分的相关内容。 地下水不合理使用会带来华北平原形成较大面积的“漏斗区”、沿海地区容易引发海水倒灌导致地下水质改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渗入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讲解】地下水不仅具有供水功能,对维持地球内外压力的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地下水,其它水体也具有不同的功能。请你阅读教材结合示意图说说河流、湖泊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作用呢?同时总结一下沼泽的形成条件。【展示示意图】沼泽形成的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整合河流、湖泊等水体对人类的主要作用。河流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灌溉、航运和城市供水等作用。同时河流会给人类带来洪涝灾害。湖泊有拦蓄本流域上游来水,减轻下游洪水,分蓄江河洪水,降低干流河段的洪峰流量,滞缓洪峰发生的时间等作用。学生通过分析沼泽形成过程示意图,总结沼泽形成的条件有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地面组成物质黏重不易渗透等。
过渡(承上启下) 在这种背景下,引汉济渭工程在2014年开始动工。我们一起来通过图文来了解水源地、蓄配工程,了解一下引汉济渭的龙头水源工程、调水路线等内容。
二、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图文展示】引汉济渭地图,陕西省降水量分布图、陕西河流分布图、陕西地形图等。【探究活动】教师展示探究问题:(1)引汉济渭工程的水源地是哪里?它属于哪种陆地水体?它的补给类型有哪些?(2)阅读下面河流径流补给图,判断各河流的补给类型、补给特点。(3)我国黄河下游、内蒙古河段以及长江的荆江段都存在地上河的现象,观察下图判断地上河周围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学生们结合图文材料,分组探讨问题,并在导学案中中进行填写,为接下来的分享交流准备资料。 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河流补给类型,并明确河流补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掌握河流径流补给图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能力和提升综合思维。
【讲解】通过探究活动,同学们应该发现一条河流的补给类型常常是复杂的,大多数河流都是以一种补给类型为主的混合补给类型。我国东北、西北和南方地区等地,河流的补给有明显的差异。【提问】请同学们在学案中小结我国各地河流主要补给状况。 学生结合探究活动内容填写导学案。
【讲解】引汉济渭工程是联系汉江和渭河的纽带工程,它的建造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可它也影响了本地区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潜在的可能会对人类活动、生态环境如对植被分布、鱼类生存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工程实施中是如何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呢?我们观看一段视频吧!【播放视频】有关黄金峡鱼类增殖站、过坝鱼道、洋县金水镇移民新区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一方面感受中国人在引汉济渭工程中发挥的聪明智慧,另一方面分享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 在真实的情境中,依据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解释生活中现象,分析引汉济渭工程对陆地水体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构建人地协调观。
【提问】绘制河流、湖泊、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并描述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注意:陆地水体间的补给关系是不是都是相互补给的? 学生在导学案上绘制陆地水体相互转化示意图,并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通过绘制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落实课标要求。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在探究引汉济渭工程的前世今生中了解了陆地水体的类型、各种陆地水体的特点、主要陆地水体的作用,也知道了除了冰川为单向补给外,其他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特点。同时也应该感受到人类对陆地水体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在进行生产建设中一定要因地制宜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综合的考量,避免对环境带来不可逆的损害,毕竟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陆地水体和海洋水共同构成了水圈,在下节课我们将来学习海洋水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
课堂练习 1.观察分析安徽省旌德县朱旺村“井水不犯河水”2.爷爷说他有一个烦恼,自2018年11月份以来当地一直都是阴雨天气为主,家门口的井水时涨时落,多数时间很浑浊,有时还有一股猪粪便的异味。爷爷家住在下图中的甲处,甲处的海拔110米,承压水位海拔111米,甲地竖直向下第一隔水层顶部海拔95米,底部海拔92米。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结合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小明爷爷家水井叙述正确的是A. 井的类型属于承压井 B. 井水的补给以湖水为主C. 井水有时会溢出地面 D. 井水的更新周期较短【2】小明准备在原井的基础上帮爷爷解决此烦恼,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下凿18米,井口加高1米 B. 下凿15米,井口加高1米C. 下凿18米,井口不用加高 D. 下凿15米,井口不用加高
作业 1.整理本节课笔记并完善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2.完成教材91页第二题“河西走廊地区”的练习题。3. 填充图册第44页能力训练3——5题。
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在实施中可取之处有:1.教学素材选取得当,学生对引汉济渭工程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很多预设之外的问题,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师生的收获很多。2.在案例教学中的能以一个地理事件为线索贯穿整个课堂,利于地理设问的层层递进、也更易引起学生深度思考。不足之处:由于提前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预设不够充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变弱,教学时长的把控上出现问题,差一点教学任务就无法当堂上完成。虽然通过减少课堂练习数量最终完成教学内容,但整个课堂的教学节奏表现出前松后紧的问题,以后要在教学中继续改进、完善。
河流补给类型
雨水补给
冰雪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湖泊与沼泽补给
地下水补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