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2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 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2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 上册

资源简介

共筑

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框
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责任意识:在生活中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塞罕坝之迹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成功“锁沙”之行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和做法?
2、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原因和做法?
知识导航
塞罕坝之迹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1
新课导入
2007年5月,塞罕坝自然保护通过国务院审定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有藤本植被9种,占总数量的1.5%;木本植物102种,占总数量的16.5%;
以草质植被为主的共有507种,占植被体系总量的82.0%;
中生植被445种,占72.0%;
早生花卉122种,占19.7%;
湿生植物或沼生植被有42种,占6.8%。
塞罕坝机械林场:写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答卷
观看视频后,思考
1、塞罕坝沙化的元凶是谁?沙化后的影响又是由谁来承担?
人类
2、塞罕坝沙化后有什么危害?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3、从塞罕坝的绿色答卷中,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
自然为人类提供滋养与条件
人类应保护自然,并对自然进行补偿和修复
自然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知识梳理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③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⑤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上世纪80年代,人工纯林的弊端开始集中显现。林场里,虫害和落叶病连年大面积发生,受害面积最多达几十万亩。
意识到这一点,近年来,林场全力推动人工纯林、低质低效林向混交林转变,多树种协调共生。
通过攻坚造林和混交林改造,现在,塞罕坝森林覆盖率达82%,成为守卫京津的绿色生态屏障,提前完成了2026年混交林阶段任务目标。
思考:不再推崇“人工纯林”的原因是?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做法?
知识梳理
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成功“锁沙”之行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02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塔克拉玛干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在这里防沙治沙,是“三北”工程“硬骨头”中的“硬骨头”。
2024年11月28日,3046公里的绿色防护带把34万平方公里的黄沙全部围了起来,建成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生态安全屏障,约是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的3倍。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成功,意味着作为“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的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标志成果。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构筑起“绿色长城”
思考:请你分析国家为什么耗费如此之巨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锁住沙漠?
3、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原因?
知识梳理
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新时代,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红柳能把沙子压住,大芸能卖钱,用水量都不大。”麦麦提·麦提赛伊迪说,“去年收获800公斤鲜大芸,纯收入差不多1万元。新包下700亩地,种完后四五年就能收获。”大芸也叫肉苁蓉,多年生沙生植物,有较高药用价值。
思考:荒漠银沙变成金山银山体现了什么?
荒漠银沙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知识梳理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通过驻村帮扶、发展生态旅游、社会雇工等方式,塞罕坝机械林场示范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乡村游、农家院等多种业态,每年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4万多百姓受益。依托林场在培育绿化苗木方面的技术优势,塞罕坝机械林场周边还发展了4400多亩生态苗木基地,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元。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
思考:你知道哪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呢?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知识梳理
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
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1、(25湖南长沙)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将实施育儿补贴政策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同时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这是因为( )
①人口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②我国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的基本战略
③我国面临人口流动性大、生态环境等问题
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基本国策
B
当堂检测
2、(25江苏无锡)无锡滨江临湖,因水而生,因水而兴。15年来,无锡积极开展控源截污等治太工程,入湖污染物总量大幅削减。现太湖无锡水域碧水连波,湿地、景区,游客熙熙攘攘,流连忘返,《太湖美》的歌词逐渐成为“太湖美”的现实。这说明( )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减少对自然的索取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当堂检测
3、(25江苏徐州)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保护野生动物,禁止非法捕猎
B.滥伐山林树木,开办木材加工厂
C.节约生产成本,直接排放污水
D.提倡饮食卫生,推广一次性餐具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