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学会依法办事 课件(共23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学会依法办事 课件(共23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案例一:“高三学生冲动毁前途”
两则案例中由于维权方式不同,导致维权结果不同,给我们什么启示?
非法维权受惩罚,依法维权终受益,要学会依办事,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案例二:“依法化解土地流转纠纷”
村民张某等人将各自家庭承包的土地流转给李某经营。李某因种植柑橘获利颇丰,张某等人看着眼红,想毁约。村干部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张某等人进行教育,维护了李某的合法权益。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6.2 学会依法办事
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对高中生王某案例的深入分析,掌握依法办事的要求,能够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议题一: 自觉守法,如何守住行为底线?
议题二: 遇事找法,能向哪些“帮手”求助?
议题三: 解决问题靠法,有哪些“路径”可选?
总议题:如何学会依法办事?
1、王某的行为从“为弟出头”到“致人重伤”,错在哪里?
2、这个案例中,王某付出了那些代价?(法律、学业、人生)
小组讨论:
(1)自觉守法
《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议题一: 自觉守法,如何守住行为底线?
1、用“以暴制暴”代替”依法维权”
2、法律代价:构成故意伤害罪,面临法律制裁
学业代价:错失高考,中断升学路径
人生代价:留下犯罪记录,影响未来就业、参军等
(1)自觉守法
原因: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做法:
A.(思想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如果违反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B.(行动上)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
议题二: 遇事找法,能向哪些“帮手”求助?
思考:
1、对比错误做法,王某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
可以通过法律服务组织和机构获得及时有效地帮助
用法律武器维护弟弟的合法权益
(2)遇事找法
2、王某如果依靠法律来维权时,他可以向谁寻求帮助?
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组织和机构有哪些?
人民调解委员会
1
律师事务所
2
公证处
3
法律援助中心
4
相关链接P52
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
律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可以回答我们的法律问题。替我们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他们还可以接受委托或指派,担任代理人或辩护人。
公证处
公证处的公证员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的真实性、合法性。
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
邻里之间因琐事产生矛盾时
想要证明合同、遗嘱、身份等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
需要找专业人士处理法律事务,帮自己打官司可以去找
需要打官司,但由于家庭困难请不起律师可以去找
01
OPTION
02
OPTION
03
OPTION
04
OPTION
人民调解委员会
公证处
律师事务所
法律援助中心
学以致用
(“弱者的保护神”)
以下四种情况需要找哪一个法律服务组织和机构?
小组讨论:
假设王某在得到法律服务组织的帮助后,他有哪些合法途径可以解决问题?
议题三: 解决问题靠法,有哪些“路径”可选?
寻求帮助:向学校老师、家长反映,通过沟通协商要求对方承担医疗费用等赔偿。
及时报警:让公安机关介入调查,追究打人者的法律责任(如治安处罚或刑事责任)。
提起诉讼:若对方拒绝负责,可在家长帮助下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弟弟的合法权益。
(3)解决问题靠法
公安局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1、当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特别是自己或他人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
2、我们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解决问题靠法
诉讼的含义、地位、分类
含义:


地位:
类型: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俗称:打官司)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人们获得法律救济、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如财产分割、婚姻问题、债务纠纷等)
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照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如杀人、放火、盗窃、抢劫等)
诉讼分类P60
民事
诉讼
行政
诉讼
刑事
诉讼
案例一:中学生小峰自创歌词获奖,奖项却被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给了其他人。小峰以侵犯自己的著作权,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
民事诉讼
案例二:某村村民与村委会签订了三年苹果园承包合同。第二年,乡政府以开发需要,要求中断苹果承包合同,该村民一纸诉状将乡政府告上法庭。
行政诉讼
案例三:杨某被单位辞退,对单位领导极度不满,心存报复。一天,杨某纠集董某、樊某携带匕首闯至厂长贾某办公室,将贾某当场杀死。杨某因故意杀人被检察院起诉。
刑事诉讼
判断以下案例属于什么类型的诉讼?
学以致用
①自觉守法
②遇事找法
③解决问题靠法
知识小结
如何学会依法办事?(要求)
让我们行有所止(底线)
为我们指明路径(关键)
帮我们捍卫权益(保障)
启思导行
请同学们结合第六课所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做一名尚德守法的公民?
第一,树立法治观念。
一方面,敬畏和信仰法律。明白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
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
第二,规范自身行为。
一方面,要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从细节和小事做起,遵守各种规则。
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不做违法之事。
第三,依法解决问题。
一方面,遇事主动找法。
另一方面,解决问题靠法,而不是采取暴力等非法手段解决问题。
在社会生活中,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教师寄语
学会依法办事
具体做法
自觉守法
遇事找法
解决问题靠法
课堂小结
1、小利是某校初中学生,父母协议离婚后由母亲抚养,父亲每月应支付生活费1000元。后来,父亲停止向小利支付生活费,没有履行法律义务。以下给小利的建议正确的是 ( )
①及时寻求有效的法律帮助
②打工自食其力,孝敬母亲
③威胁、恐吓父亲支付费用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C
课堂练习
2.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收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在与李某和张某沟通未果的情况下,将他们告到人民法院,经人民法院审理,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A.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维护合法权益
B.打官司是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最佳方式
C.私下沟通协商不利于解决公民之间的纠纷
D.受到非法侵害,必须寻求人民法院的帮助
A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 为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我们应( )
①树立法治观念
②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④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D
4. 下列属于依法办事的是( )
A.小彤制止开烧烤店的父亲以次充好的行为
B.小静因看不惯郭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的行,将郭某的车划伤
C.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D.张某用无人机拍摄我国某军事基地并上传到网络
A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