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莆田锦江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莆田锦江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锦江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物 理 学 科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验电器甲带负电荷,验电器乙不带电荷,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张角不变,金属棒中电流从A流向B
B.甲的张角不变,金属棒中电流从B流向A
C.甲的张角变小,金属棒中电流从B流向A
D.甲的张角变小,金属棒中电流从A流向B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灯泡亮,电铃响 B.小灯泡亮,电铃不响
C.小灯泡不亮,电铃响 D.小灯泡不亮,电铃不响
3.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D.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过程放出的热量越多
4.如图所示是某汽油机的主要能量流向和相关参数图,则该汽油机的效率为( )
A.25% B.40% C.35% D.65%
5.据国防部网站消息,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一枚携带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AG”,该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如图所示,彰显出我国国防实力。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动机使用的燃料应选比热容大的燃料
B.燃料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导弹与空气摩擦生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6.小明在学习摩擦起电的知识后,自己从家里找到了三个轻质小球。经过处理后,小明将三个轻质球分别用绝缘丝线悬挂,其中甲球既与乙球相互吸引,也和丙球相互吸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球均不带电 B.甲、乙带异种电荷,乙、丙带同种电荷
C.若甲带电,则乙、丙可能不带电 D.若甲球带正电,则乙、丙一定都带负电
7.如图是某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技术的进步,内燃机的效率达到100%
B.这是压缩冲程,此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内燃机的转速是2400r/min,其每秒对外做功30次
D.热机的效率越高,它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越大
8.小军家最近购置了一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同时装备了热动力源(传统的汽油机)和电动力源(电池和电动机)。热动力源为四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图为汽油机的四冲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和电动机都属于热机中的内燃机
B.汽油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图丙所示冲程
C.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消耗一半汽油后,汽油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图丁是排气冲程,此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9.如图所示的是烧锅炉的工人在用煤铲向炉膛送煤时的场景,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工人提出了以下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是( )
A.把大的煤块送进炉膛,并加大送风量
B.把煤粉送进炉膛,并加大送风量
C.把大的煤块送进炉膛,并减小送风量
D.把煤粉送进炉膛,并减小送风量
10.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D.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没有引力
11.下列有关课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研究气体扩散时,密度更大的二氧化氮气体也可以置于上方
B.图中,将两铅柱紧压在一起,挂上重物也掉不下来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
C.图中,活塞迅速下压使筒内棉花燃烧起来,是因为活塞对筒内空气做了功
D.图中,给瓶内打气,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说明瓶内气体内能增大
12.图a,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初温均为的甲、乙液体加热();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b,则(  )
A.图中甲在60~120s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0~90s内,乙吸收的热量比甲多
C.如果选一种液体作为冷却剂,甲比乙好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14分)
13.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有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带了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14.“八月桂花遍地开”,人们闻到很浓的桂花香味道这属于 现象。热机工作时常用水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 大的特性。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这是因为液态氢的 大。
15.西晋张华撰写的《博物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也有叱声”,这段话描述的是 现象。行驶的地铁车身与空气摩擦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却没有吸附大量灰尘,是因为车轮是由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制成的,可以将电荷导走。
三、作图题(4分)
16.按要求完成作图:
请根据图丙所示的实物电路,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四、简答题(4分)
17.如图,家庭装修时用钻孔机在墙壁上钻孔,为防止钻头过热,装修工人会往钻头上浇水。请解释钻头发热的原因。
五、实验题(每空格2分,共28分)
18.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
(1)取一根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 电。将玻璃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吸管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根据 (填电荷间作用规律)可知,吸管摩擦后带了 电荷;
(2)如图乙所示,取一根橡胶棒,用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 电;将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吸管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橡胶棒,利用的规律是 (填电荷间作用规律)。
19.小姜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各两个。以及 (填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含砝码)、水和煤油。
(2)选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目的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实验中选取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烧杯中,用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4)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
(5)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 (选填“多”或“少”);由此可知,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加热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4 3.5 4
温度/oC 水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煤油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6)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法和转换法。
六、计算题(14分)
20.初秋天时节,乐乐与家人在新城公园围炉煮茶。如图是烧水用的卡式炉,卡式炉的气罐内装有可燃性气体丁烷,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0.5kg、温度为20℃的水烧开,共消耗了质量为的丁烷。(已知水的比热容,丁烷热值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丁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卡式炉的热效率。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