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日月明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 日月明 教案

资源简介

日月明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6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能正确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受汉字的奇妙,享受识字的乐趣。
认识“明、力”等9个生字,认识日字旁,知道日字旁的字与太阳有关。会写“木、林”。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
2.认识“明、力”等9个生字,认识日字旁,知道日字旁的字与太阳有关。会写“木、林”。
教学难点:感知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并借助这个特点认识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词卡。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出示汉字卡片:日 月 大 小 人 田 土。指名读,齐读。
今天,这些汉字朋友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在这些汉字中,有一些汉字两个结合在一起会组成新字。你看,(演示“日”和“月”合起来变成“明”)你认识吗?(出示拼音)指名读,齐读。
3.“明”是日字旁,跟我读,日字旁,日字旁的字大都跟太阳有关,表示明亮。请你猜猜这是什么字?出示:早 星 春,请学生读。
4.板书课题。“日”和“月”组成了新字“明”,像这样由两个或者三个字组成的新字还有很多,就在识字9里面,一起读读课题吧。
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注意读书姿势。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读得更准确。
师生齐读课文。
出示前两行课文。
日月明,田力男。
小大尖,小土尘。
①指名学生读。
②出示生字卡片:力 尘。指名读,齐读。
③齐读课文。
出示第三、四行课文。
二人从,三人众。
双木林,三木森。
①指名学生读。正音。
②出示生字卡片:从、众、双、木、林、森。指名读,借助拼音读准确。齐读。
③齐读课文。
出示儿歌剩下的四行,指名读。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①指名读。
②出示生字卡片:条 心。指名读,齐读。
③齐读课文。
齐读儿歌。指名读儿歌。同桌互读一遍。
学习书写生字“木”、“林”
做手指操。
学习生字“木”。
①课件演示“木”的演变过程,知道它表示的意思是树木。
②书空“木”的笔顺。引导学生观察“木”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提示:竖在竖中线,撇捺要写得舒展,高低一致。
③师示范书写“木”,提醒学生写在田字格中间。
④播放音乐,学生描红、临写。复习写字姿势歌,保持正确的姿势。
⑤展示,评价,再修改。
学习生字“林”。
①出示“林”和“森”,这两个字分别是两个木和三个木组成,表示树木很多。出示森林图片和词语:一片大森林,师领读词语。
②出示生字卡片:林。观察两个“木”不一样的地方。明确:第一个“木”稍小,捺变点。第二个“木”稍大,撇伸到第一个“木”的点下,形成穿插。田字格动画演示“林”的书写。
③教师示范书写。
④播放音乐,学生描红、临写。
⑤展示,评价,再修改。
认识会意字
两个“木”组成了“林”,三个“木”组成了“森”,像这样,用我们学过的字可以认识新字。除了我们刚才说的“明”、“林”,儿歌中还有哪些字是这样组成的?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回答出示相应的字卡,并且讲解字意。
男:田力男。用力在田间耕作的是男子。
尖:小大尖。上小下大就是尖。你身边有什么东西是尖的?引导学生说:草尖、笔尖、刀尖。
尘:小土尘。很小的土就是灰尘。
从:二人从,三人众。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就是从,跟从。三个人,是众,表示很多人。
课件把儿歌中这些字留下来,其他的内容隐藏起来,请学生补全内容。教师示范拍手读儿歌。学生同桌互相拍手读儿歌。请一组同桌读儿歌。齐读儿歌。
4.看图猜字。
①出示“男”“尘”“从”的图画,学生猜字。
②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敢不敢猜一猜?
依次出示“泪”“ 休”“ 歪” 的图片,学生猜字,出示字,标上拼音。仿照儿歌,说一说。
5.汉字真有趣,学会识字方法识字很轻松。
小结
汉字世界真奇妙,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合在一起成新字,如果我不认识它,可以分开猜一猜。同学们,你知道这个识字的好方法了吗?
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日月明》这篇识字课文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课,通过前四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这些汉字大都是独体字,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这篇课文重点是识字写字,同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