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镇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镇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A.冬天农闲时分,妇女们夜晚纺麻织布,做手工活,相当于每天多出了半天做事,那么农夫夜晚
材料一:
制绳索、读书人挑灯夜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汉·食货志》云:“冬,民既入,妇人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服虔注谓:“每日又
B.胡谵庵在信中指出,古代的君子每天都对自己的学习、品德、身体等诸多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o6888
得半夜,为四十五日也。”然则农之宵尔索编,儒之短檠夜诵,岂可少哉?
并列举孔子、大舜、周公等人的做法来教导侄子。
县市区
胡谵庵书遗从子维宁曰:“古之君子,学欲其日益,善欲其日加,德欲其日起,身欲其日省,体欲
C.度支员外郎宋迪在平山远水的绘画方面很有专长,其代表作品是被称为“八景”的《平沙雁
其日强,行欲其日见,心欲其日休,道欲其日章,以为未也。又曰:日知其所亡,日见其所不见,一日
落》等,他曾经指点陈用之,使其提升了绘画格调。
不使其躬怠焉。其爱日如是足矣,犹以为未也。夜者,日之余也,吾必继晷焉,灯必亲,薪必然,膏必
D.为了让陈用之在绘画时能够做到“活笔”,宋迪送给他一块画布,让他挂在墙上去观察体会自


焚,烛必秉,蜡必濡,萤必照…鸣呼!如此,极矣。然而君子人日:终夜不寝,必如孔子;鸡鸣而起,
然万物的变化,从而用心领会来创造艺术形象。
必如大舜;坐以待旦,必如周公。然则何时而已耶?范宁曰:‘君子之为学也,没身而已矣。’”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日知其所亡,日见其所不见,一日不使其躬怠焉。(4分)
(选自罗大经《鹤林玉露》,有删改)》

材料二:
(2)用之深伏其言,曰:“常患其不及古人者,正在于此。”(4分)

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
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往岁小窑
14.两则材料虽然内容不同,但都对青少年有所启发,请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
村陈用之善画,迪见其画山水谓用之日汝画信工但少天趣。用之深伏其言,日:“常患其不及古人
者,正在于此。”迪曰:“此不难耳。汝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侍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


(四)阅读V(本题共2小题,9分)
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6题。
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恍然见其有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三)①
以神会,自然境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用之自此画格进。
苏轼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活笔》,有删改)》
麻叶层层辣②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注】服虔:东汉著名学者。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③。问言豆叶几时黄」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苏轼时任徐州太守。当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
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他
迪见A其画山水B谓C用之曰D汝画E信F工G但少H天趣
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了《浣溪沙》这组词。②辣(qig):同“茼”,俗称青麻。③勃(cho):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用麦子制成的干粮。软:俗称以酒食相慰劳。
A.书,指写信,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书”含义不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省,省察、反省,与成语“不省人事”的“省”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A,上片开篇虽未写明曾降下甘霖,但“层层”和“光”却写出了喜降甘霖之后,农作物长势茂盛
C.坐以待且,指坐着直到天亮,与成语“枕戈待旦”都是形容做事十分勤勉。
的景象。
D.“张绢素讫”中的“素”与“可以调素琴”(《陋室铭》)中的“素”含义不同。
B.“一村香”短短三字,将那股醇厚浓郁、飘散在整个村子里的煮茧香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高一语文阶段性联考(一)B-部编版-7(共10页)
高一语文阶段性联考(一)B-部编版-8(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