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践行平等INCLUDEPICTURE "学习目标上.TIF" INCLUDEPICTURE "学习目标上.TIF" \* MERGEFORMAT素养目标 1.增强平等意识,正确理解平等,努力践行平等。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培养“法治观念”核心素养。本课时学业要求 1.了解平等的地位及要求。2.正确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知道如何践行平等。INCLUDEPICTURE "学习目标下.TIF" INCLUDEPICTURE "学习目标下.TIF" \* MERGEFORMAT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前梳理.TIF" INCLUDEPICTURE "课前梳理.TIF" \* MERGEFORMAT ),\s\do5( ))1.平等的地位。(P62~P63)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2.为什么要追求平等?(平等的要求。)(P62~P63)(1)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2)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所有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不容亵渎和侵犯。(3)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4)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3.如何践行平等?(P63~P64)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平等,努力践行平等。(1)平等对待他人。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3)践行平等要坚决反对特权。任何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4)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4.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P62~P63)(1)生活中,人们虽然有贫富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是在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不容亵渎和侵犯。(2)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5.特权有什么表现?为什么要反对特权?追求特权的后果是什么?(P64)(1)表现: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等等。(2)原因:任何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3)后果: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INCLUDEPICTURE "课堂解析.TIF" \* MERGEFORMAT ),\s\do5( ))INCLUDEPICTURE "A例1C.TIF" INCLUDEPICTURE "A例1C.TIF" \* MERGEFORMAT 女大学生小郭在应聘某烹饪学校职位时,多次因该校“限招男性”的招聘条件而被拒绝,随后她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最终判决该校的行为侵犯了小郭的平等就业权,应向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小郭的行为表明( )①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②应聘不成就可以起诉招聘者③平等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④面对不平等现象,应该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践行平等。依据教材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大学生小郭依法维权的行为表明,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平等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面对不平等现象,应该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①③④正确;应聘不成就可以起诉招聘者的说法太绝对,若招聘条件和招聘过程是公平的,应聘者就不能起诉招聘者,排除②。[参考答案] CINCLUDEPICTURE "a例2c.TIF" INCLUDEPICTURE "a例2c.TIF" \* MERGEFORMAT 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INCLUDEPICTURE "26Q8SD-21.TIF" INCLUDEPICTURE "26Q8SD-21.TIF" \* MERGEFORMAT①人们渴望平等,反对特权②特权无处不在,严重侵扰着人们的生活③特权是平等的大敌④要践行平等,坚决反对特权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践行平等。漫画反映的是践行平等,坚决反对特权。这是因为人们渴望平等,反对特权,特权是平等的大敌,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说法太绝对,错误。故本题选C。[参考答案] CINCLUDEPICTURE "a例3C.TIF" INCLUDEPICTURE "a例3C.TIF" \* MERGEFORMAT 在学习完“践行平等”的内容后,小梅对“平等”有了新的认识,她认为:平等是指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以下事例与小梅观点相匹配的是( )①某单位实行男女同工同酬②我国适龄儿童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③公交车上设老弱病残孕专属座位④中学生到革命教育基地研学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分析题文,某单位实行男女同工同酬,我国适龄儿童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体现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公交车上设老弱病残孕专属座位,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①②③符合题意;中学生到革命教育基地研学,与平等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参考答案] Aeq \o(\s\up7(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TIF" INCLUDEPICTURE "课后练习.TIF" \* MERGEFORMAT ),\s\do5(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基础巩固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符合平等价值取向的是( C )①公民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②科研人员违法应减轻处罚③火车站设置现役军人特别通道④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平等的正确认识。依据所学分析,①说法正确;科研人员违法减轻处罚是没有践行平等的表现,②说法错误;③④体现的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符合平等价值取向,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2.好友发朋友圈: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这符合平等的要求吗?你会留言( B )A.符合,这是法律赋予的特权B.符合,不同情况可以差别对待C.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不符合,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解析】现实生活中,在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做法,B正确,C、D错误;A错误,这并不是特权。故本题选B。3.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A.人人都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获得均等的报酬B.每个人的生命都同样宝贵、同等重要C.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D.每个人都不应该因收入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受到不平等对待【解析】平等待人表现为对各种人,无论其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包括每个人的生命都同样宝贵、同等重要,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每个人都不应该因收入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受到不平等对待,B、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4.被赞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的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流浪者入馆读书、休息。曾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者散发异味而感到无法接受,说允许流浪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对此,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馆长的话表明( C )①依据读者不同情况需要差别对待②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③要平等对待所有社会成员④读者有权抵制流浪者入馆读书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践行平等。依据所学可知,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②③正确。①④不符合平等待人的要求,说法错误。本题选C。5.“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均等③特权是平等的大敌,践行平等就要坚决反对特权④消除特权,就可以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平等。题文中的观点强调了平等的重要性,表明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特权是平等的大敌,践行平等就要坚决反对特权,①③说法正确;“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均等”明显错误,排除②;④观点太绝对,排除。故本题选B。6.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践行平等要( A )①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②平等对待他人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④同等情况同等对待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践行平等的要求。平等是人们生活共同的追求。践行平等要平等对待他人,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②③④正确;践行平等要反对特权,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排除①。故本题选A。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INCLUDEPICTURE "三角.TIF" \* MERGEFORMAT 素养发展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孙中山的“大同世界”。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平等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促进公平、维护正义、扫黑除恶、铲除不公。下面是我国法律中关于平等的规定……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民法典: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1)列举两例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并分析不平等现象的危害。(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践行平等?【答案】(1)举例:就业歧视;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危害:①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②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损害了公民的平等权利。(2)①平等对待他人。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②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的现象,我们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③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8.(选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哪些现象折射了不平等?”“中学生生活中是否存在歧视现象?”等。在学完“平等”的相关课程后,八年级(2)班不少同学产生了上述疑问。为此,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关于“中学生中存在的歧视他人状况”的调查问卷,请你参与其中。(1)经过调查,小组得出了如下调查结果:看不起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认为农村来的同学“土” 只喜欢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交往 只愿与追求时尚的同学相处 嘲笑有残疾的同学28人 24人 17人 8人 5人该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2)调查活动总结会上,请你结合平等的知识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至少三个方面)【解析】(1)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践行平等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关键信息:有部分同学看不起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认为农村来的同学“土”、只喜欢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交往、只愿与追求时尚的同学相处、嘲笑有残疾的同学→可链接有些同学不能做到平等待人,对人缺乏尊重,要加强平等观念的教育。(2)本题考查践行平等的要求,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即可。【答案】(1)有些同学不能做到平等待人,需要加强平等教育。(2)①平等对待他人。②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③坚决反对特权。④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第2课时 践行平等素养目标 1.增强平等意识,正确理解平等,努力践行平等。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培养“法治观念”核心素养。本课时学业要求 1.了解平等的地位及要求。2.正确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知道如何践行平等。eq \o(\s\up7(),\s\do5( ))1.平等的地位。(P62~P63)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 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2.为什么要追求平等?(平等的要求。)(P62~P63)(1)平等意味着 ,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2)平等表现为 。所有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不容亵渎和侵犯。(3)平等意味着 。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4)平等是社会发展的 ,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3.如何践行平等?(P63~P64)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平等,努力践行平等。(1)平等 。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 等不平等现象,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3)践行平等要坚决 。任何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4)我们要增强 ,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4.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P62~P63)(1)生活中,人们虽然有贫富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是在 上是一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人的 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不容亵渎和侵犯。(2)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 。5.特权有什么表现?为什么要反对特权?追求特权的后果是什么?(P64)(1)表现: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 追逐一己之利,等等。(2)原因:任何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3)后果:法律的 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eq \o(\s\up7(),\s\do5( )) 女大学生小郭在应聘某烹饪学校职位时,多次因该校“限招男性”的招聘条件而被拒绝,随后她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最终判决该校的行为侵犯了小郭的平等就业权,应向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小郭的行为表明( )①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②应聘不成就可以起诉招聘者③平等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④面对不平等现象,应该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们渴望平等,反对特权②特权无处不在,严重侵扰着人们的生活③特权是平等的大敌④要践行平等,坚决反对特权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在学习完“践行平等”的内容后,小梅对“平等”有了新的认识,她认为:平等是指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以下事例与小梅观点相匹配的是( )①某单位实行男女同工同酬②我国适龄儿童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③公交车上设老弱病残孕专属座位④中学生到革命教育基地研学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eq \o(\s\up7(),\s\do5( ))基础巩固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符合平等价值取向的是( )①公民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②科研人员违法应减轻处罚③火车站设置现役军人特别通道④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好友发朋友圈: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这符合平等的要求吗?你会留言( )A.符合,这是法律赋予的特权B.符合,不同情况可以差别对待C.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不符合,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3.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人人都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获得均等的报酬B.每个人的生命都同样宝贵、同等重要C.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D.每个人都不应该因收入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受到不平等对待4.被赞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的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流浪者入馆读书、休息。曾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者散发异味而感到无法接受,说允许流浪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对此,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馆长的话表明( )①依据读者不同情况需要差别对待②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③要平等对待所有社会成员④读者有权抵制流浪者入馆读书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5.“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均等③特权是平等的大敌,践行平等就要坚决反对特权④消除特权,就可以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6.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践行平等要( )①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②平等对待他人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④同等情况同等对待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素养发展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孙中山的“大同世界”。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平等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促进公平、维护正义、扫黑除恶、铲除不公。下面是我国法律中关于平等的规定……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民法典: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1)列举两例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并分析不平等现象的危害。(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践行平等?8.(选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哪些现象折射了不平等?”“中学生生活中是否存在歧视现象?”等。在学完“平等”的相关课程后,八年级(2)班不少同学产生了上述疑问。为此,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关于“中学生中存在的歧视他人状况”的调查问卷,请你参与其中。(1)经过调查,小组得出了如下调查结果:看不起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认为农村来的同学“土” 只喜欢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交往 只愿与追求时尚的同学相处 嘲笑有残疾的同学28人 24人 17人 8人 5人该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2)调查活动总结会上,请你结合平等的知识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至少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七课 第2课时 践行平等 - 学生版.doc 第七课 第2课时 践行平等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