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单元总结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单元总结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INCLUDEPICTURE "节.TIF" INCLUDEPICTURE "节.TIF" \* MERGEFORMAT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单元总结       
eq \o(\s\up7( INCLUDEPICTURE "知识网络.TIF" INCLUDEPICTURE "知识网络.TIF" \* MERGEFORMAT ),\s\do5(       ))
INCLUDEPICTURE "3.TIF" INCLUDEPICTURE "3.TIF" \* MERGEFORMAT
eq \o(\s\up7( INCLUDEPICTURE "单元作业.TIF" INCLUDEPICTURE "单元作业.TIF" \* MERGEFORMAT ),\s\do5(       ))
一、选择题
1.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B )
①自由是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自由就是无拘无束,这一规定是对自由的侵犯
③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法律规范之内的自由
④手机是公民合法财产,中小学生可在课堂上自由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珍视自由的要求。题文中,《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说明自由不是随心所欲,是法律规范之内的自由,自由是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①③正确;自由不是无拘无束,此规定是对自由的保护,②错误;中小学生不可以在课堂上自由使用手机,④错误。故本题选B。
2.作为中学生,珍视自由我们应努力做到( D )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②依法行使权利
③尊重他人的权利
④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珍视自由的要求。作为中学生,珍视自由我们应努力做到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①②③说法正确;④是践行平等的要求,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这是因为不平等行为( B )
①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②损害了公民的权利义务
③都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④违背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不平等行为的危害。不平等行为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损害了公民的权利义务,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①②④是正确的;只有犯罪行为才会受到刑罚处罚,③是错误的。故选B。
4.小敏通过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校园欺凌反映一些同学缺乏平等意识,她呼吁同学们要践行平等。反对欺凌、践行平等要求我们做到( D )
①平等对待同学,尊重每位同学的生命健康权等人身权利
②只尊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尊重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③只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交往,鄙视家庭贫困的同学
④敢于批评和纠正那些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同学的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如何践行平等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践行平等,就要坚决反对特权;要平等对待他人;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等等。①④说法正确,②③说法错误。故选D。
5.随处可见的无障碍坡道、房间内单臂可操作的推拉门……在北京冬残奥村,残奥运动员感受到贴心的无障碍环境带来的方便。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D )
①有利于维护残奥运动员的特权
②有利于残疾人平等地参与各项活动
③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关怀和善待
④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平等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践行平等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利于残疾人平等地参与各项活动,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关怀和善待,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平等意识,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权利都是平等的,残疾人也没有特权。故本题选D。
6.(2025·珠海一模)某校以“中学生如何在学校守护公平正义”为主题举办讨论会,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B )
A.在与其他班打篮球赛时,大家都遵守竞赛规则
B.在评选新时代好少年时,有人提议排除贫困生
C.在同学遇到校园欺凌时,我们主动向老师报告
D.在学校问卷评议老师时,我们要客观公正地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公平正义的有关知识。在与其他班打篮球赛时,大家都遵守竞赛规则,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A符合主题;评选新时代好少年时,有人提议排除贫困生,这是一种机会不公平的行为,B不符合主题;同学遇到校园欺凌时,我们主动向老师报告,这是在保护弱者,是维护公平正义的行为,C符合主题;在学校问卷评议老师时,我们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不偏袒某一方,不偏袒某个人,也是公平的表现,D符合主题。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B。
7.2025年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指引意见对外公布。其中提出,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这一政策( A )
INCLUDEPICTURE "26Q8SD-26.TIF" INCLUDEPICTURE "26Q8SD-26.TIF" \* MERGEFORMAT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B.体现了尊重他人的权利
C.有助于人们在政治上平等参与
D.消除了区域就业参保的差距
【解析】本题考查维护公平正义。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A说法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尊重他人的权利,B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政治上平等参与,C不符合题意;“消除”说法太绝对,这一政策有利于缩小区域就业参保的差距,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8.旅游景区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游客有门票优惠、特殊通道等优待政策。这种做法有利于( C )
①实现绝对自由 ②践行平等理念
③保障一切特权 ④维护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践行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分析题文,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由于他们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获得社会帮助等方面,会享有一定的优先权,这种差别对待的做法,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平等;公平正义要求社会资源分配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优待政策有助于老人、儿童、残疾人等更好地享受旅游资源,体现了公平正义,②④符合题意;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①说法错误;我们要坚决反对特权,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9.公正无私,方能赢得人心之平;公平待人,方能换得世间之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
A.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
B.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C.正义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D.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公平的重要性。题干材料表述的内容体现公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依据教材知识,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D符合题意; A、B本身说法正确,但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公平,不符合题意;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0.某市曾经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醉驾车辆冲岗拖行交警,三名互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相互配合,合力将肇事轿车逼停,及时挽救了交警的生命。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应该( B )
①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②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
④履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公民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守护正义。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应该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还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自觉履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公民义务,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我国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排除。故本题选B。
11.2025年5月26日,广东省政法委发布《广东省拟推荐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候选人事迹公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活动从1988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英雄模范的正义之举之所以感动无数人,是因为( B )
①正义行为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
②捍卫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③正义是法治的唯一价值目标
④正义之举弘扬社会正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守护正义。依据所学分析题干可知,①②④正确;“唯一”一词太绝对,③错误。故本题选B。
12.你认为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做法是( B )
①小伟痴迷动画图书,甚至在课堂上也偷偷地看
②小叶将“今日事,今日毕”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③小刚做事言出必行,对朋友的任何请求都是有求必应
④小建不小心打碎了班级的玻璃,他主动认错并及时补上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依据教材所学和题干可知,①③观点错误;②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13.(2025·广州二模)“以爱心为圆心,以爱为半径,构成爱心的同心圆,温暖自己,照亮他人。”广东实验中学圆点公益致力于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做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学生们参加圆点公益活动( B )
①是勇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②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美 
③用热情改变了他人的命运 
④为社会注入了生命的正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服务社会的意义、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知识。参与公益活动是主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助力他人、服务社会,①符合题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并非为获取赞美,②说法错误;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公益,能给予帮助,但 “改变他人命运” 夸大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作用,③说法错误;公益活动传递爱心与温暖,带动更多人关注公益,为社会增添积极力量,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14.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或困难处境的人,特别需要大家的关心、帮助与尊重。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 B )
①动员父母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 
②把他们的困难反映给当地政府 
③制定政策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④告诉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关爱他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结合教材知识分析题干可知,作为中学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①②④正确;③错误,中学生不能制定政策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故本题选B。
15.近年来,微公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参与。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给社区老人送温暖等活动,不仅帮助了他人,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B )
①奉献社会能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
②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奉献社会
③我们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参加公益活动
④奉献社会能够使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微公益活动这种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行为能够使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有利于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奉献社会。①②④说法正确;③中的“所有”过于绝对。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5年高考前,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2025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举报反映涉及2025年高考的问题线索,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1)公平的内涵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公平的重要性。
【答案】(1)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都要按照规则办事。
(2)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5年6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施四周年,该法在第四章“文化繁荣”中专门提到“促进男女平等”。四年来,全国各地给予妇女与男性平等享有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充分发挥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倡导男女共同分担家庭职责,有力促进乡村文明,践行男女平等。
材料二 法律的权威来自最底层、最朴素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法律应该让坏人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不是让好人为维权而承受更高的成本。
(1)根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应如何践行平等?
(2)根据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正义的价值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面对非正义行为,个人应该如何守护正义。
【解析】(1)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践行平等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关键信息:全国各地给予妇女与男性平等享有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充分发挥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践行平等。(2)本题需要运用正义的价值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关键信息:法律应该让坏人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不是让好人为维权而承受更高的成本→正义的价值。(3)本题考查个人守护正义,可以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答案】(1)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践行平等要坚决反对特权;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
(2)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3)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单元总结       
eq \o(\s\up7(),\s\do5(       ))
eq \o(\s\up7(),\s\do5(       ))
一、选择题
1.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自由是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自由就是无拘无束,这一规定是对自由的侵犯
③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法律规范之内的自由
④手机是公民合法财产,中小学生可在课堂上自由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作为中学生,珍视自由我们应努力做到( )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②依法行使权利
③尊重他人的权利
④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这是因为不平等行为( )
①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②损害了公民的权利义务
③都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④违背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A.①③④ B.①②④
4.小敏通过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校园欺凌反映一些同学缺乏平等意识,她呼吁同学们要践行平等。反对欺凌、践行平等要求我们做到( )
①平等对待同学,尊重每位同学的生命健康权等人身权利
②只尊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尊重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③只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交往,鄙视家庭贫困的同学
④敢于批评和纠正那些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同学的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随处可见的无障碍坡道、房间内单臂可操作的推拉门……在北京冬残奥村,残奥运动员感受到贴心的无障碍环境带来的方便。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
①有利于维护残奥运动员的特权
②有利于残疾人平等地参与各项活动
③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关怀和善待
④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平等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5·珠海一模)某校以“中学生如何在学校守护公平正义”为主题举办讨论会,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在与其他班打篮球赛时,大家都遵守竞赛规则
B.在评选新时代好少年时,有人提议排除贫困生
C.在同学遇到校园欺凌时,我们主动向老师报告
D.在学校问卷评议老师时,我们要客观公正地评价
7.2025年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指引意见对外公布。其中提出,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这一政策( )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B.体现了尊重他人的权利
C.有助于人们在政治上平等参与
D.消除了区域就业参保的差距
8.旅游景区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游客有门票优惠、特殊通道等优待政策。这种做法有利于( )
①实现绝对自由 ②践行平等理念
③保障一切特权 ④维护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公正无私,方能赢得人心之平;公平待人,方能换得世间之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
B.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C.正义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D.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10.某市曾经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醉驾车辆冲岗拖行交警,三名互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相互配合,合力将肇事轿车逼停,及时挽救了交警的生命。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应该( )
①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②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
④履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公民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2025年5月26日,广东省政法委发布《广东省拟推荐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候选人事迹公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活动从1988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英雄模范的正义之举之所以感动无数人,是因为( )
①正义行为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
②捍卫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③正义是法治的唯一价值目标
④正义之举弘扬社会正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你认为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做法是( )
①小伟痴迷动画图书,甚至在课堂上也偷偷地看
②小叶将“今日事,今日毕”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③小刚做事言出必行,对朋友的任何请求都是有求必应
④小建不小心打碎了班级的玻璃,他主动认错并及时补上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2025·广州二模)“以爱心为圆心,以爱为半径,构成爱心的同心圆,温暖自己,照亮他人。”广东实验中学圆点公益致力于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做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学生们参加圆点公益活动( )
①是勇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②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美 
③用热情改变了他人的命运 
④为社会注入了生命的正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4.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或困难处境的人,特别需要大家的关心、帮助与尊重。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 )
①动员父母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 
②把他们的困难反映给当地政府 
③制定政策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④告诉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关爱他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近年来,微公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参与。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给社区老人送温暖等活动,不仅帮助了他人,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奉献社会能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
②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奉献社会
③我们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参加公益活动
④奉献社会能够使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5年高考前,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2025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举报反映涉及2025年高考的问题线索,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1)公平的内涵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公平的重要性。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5年6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施四周年,该法在第四章“文化繁荣”中专门提到“促进男女平等”。四年来,全国各地给予妇女与男性平等享有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充分发挥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倡导男女共同分担家庭职责,有力促进乡村文明,践行男女平等。
材料二 法律的权威来自最底层、最朴素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法律应该让坏人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不是让好人为维权而承受更高的成本。
(1)根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应如何践行平等?
(2)根据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正义的价值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面对非正义行为,个人应该如何守护正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