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测试 导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综合测试 导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期末综合测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处的社会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
①我们的社会关系中有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②人的身份是由父母确定的 
③只要我们年满18周岁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④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依据教材所学和题干可知,①④说法符合题意;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②说法错误;随着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2.俗话说:“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没有细流,河海不能就其深。”浩瀚无垠的大海,由一滴滴水珠汇聚而成;雄伟的万里长城,由一块块砖石垒就。这形象地说明( D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参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大海由一滴滴水珠汇聚,长城由一块块砖石垒就”说明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①②③说法正确;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参与,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3.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D )
①小敏在小区开展废旧电池回收活动
②小东在家不用父母督促就能认真学习
③暑假期间,小丹在家里学会了做饭
④小南通过网络关注灾区灾情并为灾区捐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互联网+”时代衍生出很多新现象,考验公众判断和社会治理能力。以下行为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B )
A.市民王某在微信群发来历不明的免费抽奖活动信息
B.李某收到来历不明的宣扬暴恐视频的邮件后立即向网络监管部门举报
C.八年级学生小乐经常在班级群里鼓吹网游,煽动大家购买游戏装备
D.孙某看到一则有关即将发生地震的消息后随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解析】依据所学分析题干,A、C、D做法错误;B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做法正确。故本题选B。
5.下面漫画《有诉必应马上办》体现了( B )
INCLUDEPICTURE "26QCD-73.TIF" INCLUDEPICTURE "26QCD-73.TIF" \* MERGEFORMAT
A.网络打破了交往的时空限制
B.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D.网络搭建了文化传播新平台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影响。漫画显示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办理民众反映的事情,体现出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B符合题意;漫画未涉及打破时空限制、搭建文化传播新平台的内容,A、D不符合题意;公民的民主权利不能随意扩大,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6.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关于社会规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B.社会规则需要人们自觉维护
C.违反规则必受刑罚处罚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A、B、D说法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违反规则必受相应处罚,但不一定受刑罚处罚,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C。
7.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出差回家、工作上下班途中的短暂时光,是人们寻求独处放松的最佳时机,然而在旅行中,乘客出行遇“闹”、静音“不静”屡见不鲜:高声打电话、旁若无人地刷抖音、看视频,车厢里调皮嬉闹的孩子们……这启示我们要( A )
①增强规则意识,遵守公德秩序
②提高自身素养,懂得换位思考
③树立诚信意识,做到诚信待人
④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依据所学分析,题文描述启示我们要增强规则意识,遵守公德秩序;提高自身素质,懂得换位思考;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①②④说法正确;诚信待人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排除③。故本题选A。
8.“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
①不分场合,大声喧哗 
②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③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④信守承诺,表里不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生活讲道德。依据所学分析,题干说明我们要做到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尊重他人,与人为善,②③符合题意;①是不文明行为,违背公共场合规则,说法错误;我们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守承诺,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9.下表中的“微行为”与点评匹配不恰当的是( D )
选项 微行为 点评
A 同学请教问题时,耐心解答不嘲笑 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B 朋友相约跑步时,按时到达不迟到 遵守承诺、诚实守信
C 亲戚来家用餐时,主动招呼摆碗筷 孝敬长辈、文明有礼
D 老师给我讲题时,聚精会神认真听 尊卑分明、理性竞争
【解析】本题考查遵守社会规则、尊重老师。认真听老师讲题与尊卑分明、理性竞争无关,D说法错误;耐心给同学解答问题是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表现,A说法正确;与朋友约定跑步不迟到,是遵守承诺、诚实守信的表现,B说法正确;亲戚来家用餐时,主动招呼摆碗筷,是孝亲敬长、文明有礼的表现,C说法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
10.古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描述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文中“信”与“礼”最能体现的道德品质是( D )
A.忧国忧民 兼济天下
B.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C.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D.诚实守信 以礼待人
【解析】本题考查践行诚信、做文明有礼的人。题文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告诉我们做人要守时、讲信用,即做到诚实守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告诉我们要以礼待人,D符合题意;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修养,在题文中未体现,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某市开展“机动车礼让行人”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司机斑马线前减速停车,礼让行人。这一活动的开展( A )
①有利于让司机形成文明礼让的行车习惯
②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③杜绝了汽车撞人的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④提高了所有司机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题干中礼让行人行动,是对行人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有利于提高司机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促进社会安定有序,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杜绝”过于绝对;④“所有”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并不是所有的司机都能礼让行人。故选A。
12.某初中期末考试开展“无人监考—诚信考试”活动,号召同学们在无人监考的情况下,遵守考试纪律、诚信应考。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 B )
①培养学生诚信的好品质 ②让学生随便答题 ③培养学生自觉、严格遵守规则的意识 ④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开展“无人监考—诚信考试”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诚信的好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严格遵守规则的意识,①③说法正确;让学生随便答题的说法错误,②排除;④与题文的主旨内容不符,排除。故选B。
13.在某校举行的“校园模拟法庭”活动中,小颖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案例、编写剧本、分配角色,最后在课堂展示环节中他们获得了优胜小组奖励。参加这一活动有利于同学们( A )
①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②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③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习惯
④远离竞争压力,学会友善待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法治意识。某校举行的“校园模拟法庭”活动有利于同学们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①②说法符合题意;材料没涉及劳动的相关内容,③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要正确对待竞争压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4.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法律意义上平等的是( B )
①我国适龄儿童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②我国在火车站设置现役军人特别通道
③社会为每个人提供的发展条件和机会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④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平等的含义。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可知,①②④说法正确;③说法太绝对,错误。故本题选B。
15.(2025·深圳三模)2024年,深圳三名学生入选广东“新时代好少年”。他们中,有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的小志愿者,有立志践行中国梦的体育健将,有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不断进行自我成长的先锋少年。他们的事迹说明( D )
①要奉献社会,以赢得他人钦佩
②要提升自身的素质,承担责任
③关爱他人,要考虑他人感受
④服务社会,不言代价与回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的意义、奉献社会的要求的认识和理解。题干描述了三位“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这些事迹共同体现了青少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的精神,这启示我们要提升自身的素质,承担责任,同时做到服务社会,不言代价与回报,②④说法正确;题干事迹体现了奉献精神,但“以赢得他人钦佩”是功利性目的,与“不言代价与回报”矛盾,不符合材料主旨,①说法错误;题干未能体现关爱他人,要考虑他人感受,③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6.一位中国留学生获得了一份丰厚的奖学金,当她得知只有放弃中国国籍才能拿到这笔奖学金时,她毅然决定放弃领奖。这告诉我们( C )
①维护国家的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②维护国家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
③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④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热爱之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这位中国留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启示我们应当顾全大局,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太绝对,应排除。故选C。
17.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下列诗句能够体现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有( C )
①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①③④都体现出国家利益至上,体现爱国之情,符合题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自然景象之壮观,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8.信党、爱党、跟党走是钱七虎一生最坚定、最重要的选择。他为了构筑祖国地下核防护工程,与家人两地分居长达16年;他将800万奖金悉数捐助贫困学子。由此可知,钱七虎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是因为他( B )
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②始终坚定政治信仰 
③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④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依据所学分析,题文说明钱七虎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始终坚定政治信仰,自觉承担社会责任,①②④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感念父母养育之恩,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9.2025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98载光辉岁月。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军旗跟着党旗走,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追求。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B )
①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②人民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柱石
③我国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已经实现
④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民军队的认识。材料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同时说明,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军之本、强军之魂,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人民军队是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③错误,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故选B。
20.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到完善国家安全体系;从把安全发展贯穿到国家发展各领域,到坚定维护国家安全;从推进稳边固边、兴边富民,到开展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等斗争……我国大力保障国家安全是因为( A )
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③国家安全是唯一的国家利益
④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题文材料表明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①②④正确;③错误,“唯一”观点太绝对。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建言献策】 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1)请你为司法维护正义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身体力行】 公平正义犹如阳光和空气,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内涵。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也应该自觉维护公平正义。
(2)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守护正义。(6分)
【答案】(1)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②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③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变得方便迅捷,还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现在很多中学生都会使用手机上网,聊天、浏览新闻、网上购物;但有些同学利用手机抄作业、浏览不良信息、沉迷于网络游戏……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网络的作用。(4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为中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提出建议。(10分)
【答案】(1)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①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学会选择网络信息。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避免被“信息茧房”禁锢。③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⑤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要努力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创新者。(答出其中任意四点即可)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八年级的肖肖课余时间喜欢搜集各种素材,以下是他的记录。
素材一 10月17日,一则寻找小雷锋的文章在某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微信朋友圈里传开。一位老人因为电动轮椅没有电被困在车流量较大的马路中间,某校三位同学主动上前询问并将老人安全推送回家。
(1)材料中的“小雷锋”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6分)
素材二 有一天,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路上遇见一位提着一篮竹扇在叫卖的老婆婆,却没有人买,他很同情老婆婆,于是就在每把扇子上都题上字,人们知道后纷纷抢购。
(2)王羲之用题字的方法帮助老婆婆,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友善待人?(4分)
素材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新兴县委员会启动“青春赋能‘百千万’筑梦乡村焕新颜”青年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县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行动,以实干担当为改善乡村面貌、助力“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青春动能。
(3)志愿者奉献社会积极参加该整治活动有哪些意义? (6分)
【答案】(1)尊老扶弱;助人为乐;关爱他人;友善待人;等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宽容他人、换位思考、助人为乐。
(3)①奉献社会能够使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道德境界不断提升。②奉献社会能够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期末综合测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处的社会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们的社会关系中有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②人的身份是由父母确定的 
③只要我们年满18周岁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④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俗话说:“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没有细流,河海不能就其深。”浩瀚无垠的大海,由一滴滴水珠汇聚而成;雄伟的万里长城,由一块块砖石垒就。这形象地说明(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④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参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小敏在小区开展废旧电池回收活动
②小东在家不用父母督促就能认真学习
③暑假期间,小丹在家里学会了做饭
④小南通过网络关注灾区灾情并为灾区捐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互联网+”时代衍生出很多新现象,考验公众判断和社会治理能力。以下行为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
A.市民王某在微信群发来历不明的免费抽奖活动信息
B.李某收到来历不明的宣扬暴恐视频的邮件后立即向网络监管部门举报
C.八年级学生小乐经常在班级群里鼓吹网游,煽动大家购买游戏装备
D.孙某看到一则有关即将发生地震的消息后随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5.下面漫画《有诉必应马上办》体现了( )
A.网络打破了交往的时空限制
B.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D.网络搭建了文化传播新平台
6.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关于社会规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B.社会规则需要人们自觉维护
C.违反规则必受刑罚处罚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7.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出差回家、工作上下班途中的短暂时光,是人们寻求独处放松的最佳时机,然而在旅行中,乘客出行遇“闹”、静音“不静”屡见不鲜:高声打电话、旁若无人地刷抖音、看视频,车厢里调皮嬉闹的孩子们……这启示我们要( )
①增强规则意识,遵守公德秩序
②提高自身素养,懂得换位思考
③树立诚信意识,做到诚信待人
④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不分场合,大声喧哗 
②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③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④信守承诺,表里不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下表中的“微行为”与点评匹配不恰当的是( )
选项 微行为 点评
A 同学请教问题时,耐心解答不嘲笑 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B 朋友相约跑步时,按时到达不迟到 遵守承诺、诚实守信
C 亲戚来家用餐时,主动招呼摆碗筷 孝敬长辈、文明有礼
D 老师给我讲题时,聚精会神认真听 尊卑分明、理性竞争
10.古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描述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文中“信”与“礼”最能体现的道德品质是( )
A.忧国忧民 兼济天下
B.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C.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D.诚实守信 以礼待人
11.某市开展“机动车礼让行人”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司机斑马线前减速停车,礼让行人。这一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让司机形成文明礼让的行车习惯
②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③杜绝了汽车撞人的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④提高了所有司机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某初中期末考试开展“无人监考—诚信考试”活动,号召同学们在无人监考的情况下,遵守考试纪律、诚信应考。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培养学生诚信的好品质 ②让学生随便答题 ③培养学生自觉、严格遵守规则的意识 ④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3.在某校举行的“校园模拟法庭”活动中,小颖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案例、编写剧本、分配角色,最后在课堂展示环节中他们获得了优胜小组奖励。参加这一活动有利于同学们( )
①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②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③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习惯
④远离竞争压力,学会友善待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法律意义上平等的是( )
①我国适龄儿童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②我国在火车站设置现役军人特别通道
③社会为每个人提供的发展条件和机会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④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5·深圳三模)2024年,深圳三名学生入选广东“新时代好少年”。他们中,有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的小志愿者,有立志践行中国梦的体育健将,有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不断进行自我成长的先锋少年。他们的事迹说明( )
①要奉献社会,以赢得他人钦佩
②要提升自身的素质,承担责任
③关爱他人,要考虑他人感受
④服务社会,不言代价与回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一位中国留学生获得了一份丰厚的奖学金,当她得知只有放弃中国国籍才能拿到这笔奖学金时,她毅然决定放弃领奖。这告诉我们( )
①维护国家的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②维护国家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
③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④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热爱之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下列诗句能够体现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有( )
①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信党、爱党、跟党走是钱七虎一生最坚定、最重要的选择。他为了构筑祖国地下核防护工程,与家人两地分居长达16年;他将800万奖金悉数捐助贫困学子。由此可知,钱七虎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是因为他( )
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②始终坚定政治信仰 
③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④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25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98载光辉岁月。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军旗跟着党旗走,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追求。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②人民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柱石
③我国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已经实现
④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到完善国家安全体系;从把安全发展贯穿到国家发展各领域,到坚定维护国家安全;从推进稳边固边、兴边富民,到开展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等斗争……我国大力保障国家安全是因为( )
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③国家安全是唯一的国家利益
④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建言献策】 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1)请你为司法维护正义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身体力行】 公平正义犹如阳光和空气,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内涵。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也应该自觉维护公平正义。
(2)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守护正义。(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变得方便迅捷,还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现在很多中学生都会使用手机上网,聊天、浏览新闻、网上购物;但有些同学利用手机抄作业、浏览不良信息、沉迷于网络游戏……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网络的作用。(4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为中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提出建议。(10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八年级的肖肖课余时间喜欢搜集各种素材,以下是他的记录。
素材一 10月17日,一则寻找小雷锋的文章在某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微信朋友圈里传开。一位老人因为电动轮椅没有电被困在车流量较大的马路中间,某校三位同学主动上前询问并将老人安全推送回家。
(1)材料中的“小雷锋”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6分)
素材二 有一天,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路上遇见一位提着一篮竹扇在叫卖的老婆婆,却没有人买,他很同情老婆婆,于是就在每把扇子上都题上字,人们知道后纷纷抢购。
(2)王羲之用题字的方法帮助老婆婆,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友善待人?(4分)
素材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新兴县委员会启动“青春赋能‘百千万’筑梦乡村焕新颜”青年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县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行动,以实干担当为改善乡村面貌、助力“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青春动能。
(3)志愿者奉献社会积极参加该整治活动有哪些意义? (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